分享

2021新年感言!

 中医朱为康 2021-01-02

朱瑞群学术思想研讨会

2020年的最后一天

    2020年的最后一天,12月31日下午我参加了我祖父朱瑞群的学术思想研讨会。感谢上海是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儿科专业委员会、海派中医儿科联盟的各位领导和中医前辈给我这个机会,让我能回到中医儿科的大家庭回顾我祖父生平的点点滴滴。会上看着我祖父生前的临床工作,学术研究资料感慨良多,会上我也谈了祖父的学术思想对我的影响和我对中医儿科的感悟。回到家中我心中仍感澎湃,多方思绪想一吐为快。

中医儿科不应该被轻视!

    因为今年新冠疫情的原因,医院中上半年受到冲击最大的科室以儿科首当其冲,2020年对于中医儿科是艰难的一年,虽然随着疫情的控制此情况在下半年得到了缓解,但是其中凸显的问题值得中医人深思。中医儿科的规模一直在萎缩,这有各个方面的因素,但是就我从医多年来说,中医儿科是中医学习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儿童生病一般病情较单一,咳嗽、哮喘、肺炎、纳差、便秘、佝偻病等,一般情况一人一病,一人三病的情况比较少。这是实践教科书的好机会,中医医生上了临床后遇到最大的问题是什么?空有屠龙之技,却无龙可屠!

    曾经有个中医的笑话说是这样说的:中医老师问学生,你们觉得中医学习上最大的困难时什么?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虽然书本知识学得很好,但是到门诊却不是那么回事,遇到的病人都不按照教科书来生病呀!

    成年人的工作压力,生活琐事,性格问题,家中客观条件限制,加上年龄的增加本身身体机能就容易出状况,所以到医院来看病的成年人及老年人都是“一身病”,一个病人一问既往史同时患糖尿病+高血压+小中风+痛风的比比皆是,如果这时候他来看咳嗽,就不是单纯的外感或内伤咳嗽,医生需要考虑的问题就很多,连病人的饮食习惯也不能放过,因为光开中药治疗咳嗽,你会发现临床有效率会大打折扣。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干扰因素太多,加上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所以哪怕你药方开对,病人的病可能并不是按照预想的那般迅速见效。更不要说成年人都有自己的主见,医生面前一一点头,到家自己来自己的一套。这样有效率降低其实是很打击初上临床的中医医生信心的,总觉得自己没开对药。

    儿童就不同,儿童的家长对医生的医嘱是100%执行的,对儿童的病情是100%不会隐瞒的,对儿童的病情变化是100%如实汇报给医生的。加上儿童体质清灵,身体机能反应迅速,因此只要开对药方,疗效往往立竿见影,如桴应鼓。这是考验医生技术最好的战场,而且也是积累经验最好的阶段。

    我在临床上如果辨证正确,但是疗效不佳时,往往并不急于换方,而是进一步询问病人可能会影响疗效的其它因素。比如对于胃口不佳的病人哪怕你开了健脾开胃的中药,如果他天天啃半打红薯,天天吃5种水果,不规律饮食的他,脾胃是永远也调整不好的。如果对于自己的药方没有这样的了解,不去找病人背后其它的原因,那左换方,右换方,换到后来临床经验都是杂乱无章的。

    我是幸运的,因为幼年跟随祖父学习的经历让我明确知道哪些处方对于哪一类病人是肯定有效的,儿童见效快,而成年人见效会慢,排除了各项因素后还需要耐心“守方”(守方就是要病人坚持吃一段时间中药)。没有儿科的临床基础,这些经验就无从获得,所以我说儿科是中医最不能忽视的地方。

我又来总结啦!

     儿科虽小,五脏俱全。中医博大,儿科不可或缺,在这个讲究数字的时代,希望能从中医的全盘考虑,把儿科重视起来,如果连儿童的病都治不好,上来就看疑难危重症,那岂不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如有偏颇请中医同道批评指正!

    最后我祝愿各位2021年,转乾坤,身体健康,事事顺心!

中医朱为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