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创作究竟应该怎样执笔?王羲之和赵松雪是这样做的!

 jplhj06 2021-01-02

书法起步往往都是从执笔开始的。卫夫人说:“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真书去笔头二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执之。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唐人孙过庭将执笔列入书法学习的四大内容之一,称其为“执使转用”。

唐代的张旭传授颜真卿笔法,也是从“执笔”开始的。他说:“妙在执笔,令其圆畅,勿使拘挛,其次识法,谓口传手授之诀,勿使无度。其次在于布置,不慢不越,巧使合宜。其次纸笔精佳。其次变化适怀,纵舍掣夺,咸有规矩。 五者备矣 , 然后能齐于古人。 ”

那么,书法创作究竟应该怎样执笔呢?我们首先来看一看王羲之和赵松雪的执笔方式是怎样的?

关于王羲之是怎么执笔的?《晋书》中这样记载:“(王献之)七八岁时学书,羲之密从后掣其笔,不得,叹曰:‘此儿后当复有大名!’”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王羲之认为书法创作中执笔要紧!

这种执笔方式被元代大书法家赵松雪用来教育子弟学书。元人孔齐在《至正直记》卷二记载:“赵松雪教子弟写字……潜立其后掣其管,若随手而起,不放笔管,则笑而止。或掣其手,墨污三指,则挞而训之。盖欲执管之坚,用力如百钧石也。”这里,赵松雪不仅模仿了王羲之偷着抽儿子笔管的做法,还对执笔不紧的子弟进行抽打。

王羲之与赵松雪都是书坛的巨擘,其权威性几乎不容置疑。但是,虽然如此,这种执笔要紧的方式却仍然受到了很多批评。唐代书家卢肇说:“用笔之力,不在于力;用于力,笔死矣。”(《拔镫序》)苏东坡更是直接否定了王羲之的做法,他认为执笔并非越紧越好,否则岂不是力气越大的人书法就越好了?(“书不在于笔牢,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为得之……不然,则是天下有力者莫不能书也。”)

近代书法家白蕉骂执笔紧的人是笨蛋,他说:“昔人有误解一个‘紧’字的,说是好像要把笔管捏碎一般才对,真是笨伯!”书法家启功更是嘲笑了王羲之的做法说:“骑过自行车吧?你死死拧着车把,不是撞大树就是撞老头。都说王献之练字的时候,王羲之站在后边没能把他的笔抽出去,你说他是让儿子练字呀还是练拳呀?”

那么,王羲之与赵松雪的执笔方式错了吗?执笔紧不对吗?

其实,客观来看,王羲之和赵松雪所教的执笔方式并不能算错,因为他们的这种方法是在针对初学者使用的!而批评者往往是忽视了它的适用范围(王羲之和赵松雪都是在教育小孩子学毛笔),所以导致了错误的评论。对于初学者来说握紧毛笔当然是对的,也就是说,执笔紧——这是适合于初学者使用的执笔方法!但是,等到执笔技巧熟练了之后,握笔当然就无需这么紧了!

这就像人们骑自行车,一开始不熟练的时候肯定是会攥紧车把,这几乎是学车时一个必须经过的步骤!但是要是练熟了之后再骑车,握车把就松了,那就是一种介于“带扶不带扶”的状态(正如书法家林散之说:“写字要在有力无力间”),甚至于可以“脱把”而骑了。打乒乓球也是这样,有一句口诀——“松握拍”,说的就是技巧熟练之后的握拍情况。又如小孩子执筷子也是如此“先紧后松”的,先要执得紧,防止松脱,等到使用熟练后就可以正学执筷,松紧适度了!

如果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执笔时的“松”与“紧”其实是辩证统一的,即所谓“松中有紧,紧中有松”!这好比,人们在骑自行车的时候一般是“松握把”,但是遇到拐弯或者不好骑的地方,那往往仍然会握紧车把。同样的道理,执笔到了转折以及不容易写的地方,握笔也要适当紧一些。

执笔松,但“松”时刻能转变为“紧”,“紧”又能时刻转变为“松”,当松则松,当紧则紧,松紧配合,“松中有紧紧中有松,这个方法掌握了之后,这个才能进入书法的妙境,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吧”!唐人韩方明在《授笔要说》中说“执之愈急,愈滞不通,纵用之规矩,无以施为也。”又曰:“夫执笔在乎便稳,用笔在乎轻健,故轻则须沉,便则须涩,谓藏锋也。不涩则险劲之状无由而生也,太流则便成浮滑,浮滑则是为俗。”

对于这个道理,书法家孙晓云如是说:“‘虚’得要能‘握卵’,切不可掌实,掌实则无法运指。‘宽’亦是相对‘紧’来说的,意把笔不宜太紧……‘从后取其笔而不可’意指转笔必须指实;若指虚转笔,笔易没落,且无法发力。指实,并非用死力而不动指。”

近代书法家邓散木则说得较为具体,他说:“执笔不要太松,也不要太紧。太松了笔管容易掉落,太紧了笔管会颠抖,手也容易累。拿骑自行车来作比,初学骑车的,为了怕摔跤,往往把车把攥得紧紧的,结果车身反而更容易倾倒。执笔跟攥车把一个道理,要不松不紧,恰到好处。相传东晋时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看到小儿子献之在练字,从背后出其不意地拔他的笔,竟没有拔动。由于这个故事,后人便误以为笔要执得紧。其实如照前面所说的方法执笔,不用很大的指力去攥住笔管,而笔管自然稳如泰山,要想拔去,确实是不大容易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