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翡翠识别

 博搜艺术 2021-01-02

  2009年,有两件清代翡翠流入市场,其中的“青玉卧牛”成 交价340万英镑、“御凤麟洲水净沙明”翡翠组玺成 交价1769.6万元。2010年,清代翡翠九狮盖炉成 交价1568万元、清代嘉庆帝御宝交龙钮翡翠玺二方在苏富比以7906万港币成 交。2011年,清乾隆白玉角端在保利以5520万成 交。2012年,清翡翠雕辟邪水丞4945万成 交。

  翡翠承雕琢而圆融,有华光而含蓄,流溢彩而温润,秉奇赋而莹洁,质坚硬而韧伟。欣赏翡翠的形质之美,不仅可以看到传统东方文化的博大精深,还可以品味其所蕴含的丰富人生智慧。

  由于早期开采条件的限制(完全人工开采),翡翠产量很低。开采时,只要是绿色的,不管质地如何,颜色是鲜艳还是暗淡,都会被加工为成品。因此,老工翡翠虽有精品,但数量很少。另一方面,翡翠属于私人化的收藏品,具有家庭的传承性,被收藏后很少会流通到市场上。

  辨别翡翠优劣的四个标准:一、透明度好的翡翠,质地细润,翠绿和深绿均具有透明感,如清澈的泉水,并赋有光泽,水份好;二、颜色是决定其价值的重要环节,颜色要浓艳并且均匀,必须正;三、翡翠的形状、大小、厚度应适宜,磨工粗细均匀;四、质地是否干净,是否含有杂质也决定了翡翠的优劣,翡翠中无黑点、斑点、无裂纹、无花痕的较好。

  得益于女性使用者的推动,翡翠在宫廷中终于找到了其应有的地位,依托着中华玉文化的深厚积淀迅速上升,又有着西方宝石首饰因素的介入,加上女性掌权者的喜爱,使其不仅成功的成为玉器家族的成员,其价格甚至超过了和田玉,某种程度上达到了王者之尊。

  慈禧太后对翡翠有一种近乎疯狂的"宠爱",根据清朝史书的记载,湖北的一个官员为了讨好慈禧太后,就找了一颗世间罕有巨大的宝石,然后把这颗宝石做成漂亮的头饰,去拿到清宫里进贡给太后。谁知道慈禧太后看了这颗宝石以后,没什么惊奇的神色,对这名官员的态度也算不上多热情。反而另外一个小官给了慈禧太后一个翡翠的玩物,慈禧太后拿着左看看右看看,立刻就喜欢上了这翠绿的珍宝,对这个小官宠爱备至,还给他升了官,由此可见,这碧绿的翡翠对于"老佛爷"来说,似乎有着一种特殊的吸引力,慈禧到底对翡翠有多喜爱,找找清宫的史书,其实理不清也道不明,但是从很多事例上我们都能看出,一看到这玉石,慈禧就为之疯狂。

  玉是矿石中比较高 贵的一种。玉石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如锌、铁、铜、锰、镁、钴、硒、铬、钛、锂、钙、钾、钠等,经常佩戴和使用玉器,对经络血脉皮肤等都有好处,能起到一定的保 健作用。玉石的特殊分子结构能和人体细胞产生共振吸收,从而达到改善循环、刺激细胞再生、酶活 性提高、生理功能恢复等保 健作用。玉之润可消除浮躁之心,玉之色可愉悦烦闷之心,玉之纯可净化污浊之心。翡翠的绿给人一种大自然的感觉,许多人买玉也是希望在玉身上寻到天然之灵气。玉乃石之美者,色阳性润质纯为上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