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苦旅》

 名字怎么辣么难 2021-01-02

余秋雨是个很有争议的学者,有人认为他是“文豪”,“文坛圣手”;也有人认为他是“流氓,是“文格余孽”?是招摇撞骗、欺世盗名的“文化骗子”。我之前看过他上过的一档节目,具体是什么节目记不清了,当时感觉这人口口声声文化文化的,感觉有点虚伪;有人说过“一个人越炫耀什么,就越缺少什么”。

在《文化苦旅》这本书中,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有都江堰的雄伟,有西湖的秀巧;不仅有黄河文明的盛衰历史莫高窟的玄秘与圣洁,还有莫高窟的玄秘与圣洁,不仅有江南的秀美与娇艳,还有庙宇的悠远与深沉,在描述的字里行间,作者加入了自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见解很自然地融合到文章中去有批评,有褒扬。作者可能想让我们在阅读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理解作者的历史观点,并接受了这种观点,从而引发了我们对文化的某种反思,使我们得到精神上面的一种升华。

其次,作者的文笔功底非常的深厚,从风景秀丽的江南到大漠孤烟的大西北,从冰天雪地的北国写到充满民族风情西南边陲,美丽的都江堰,深厚的莫高窟,都被他那些诗化的语言表现的跃然纸上,叙事的故事化也是其艺术特色之一。余秋雨《文化苦旅》语言的诗化现象比其它作家的美文表现得更为突出,比如《都江堰》这篇文章中的“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不光写出了风光,同时写出了两地不同的文化属性;还有《江南小镇》这篇文章中的语言就显得富有诗意,特别是文章中引用了一些楹联,例如“浅诸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等等。

单个看其的文笔,思想或者其他的一些东西,的确无可挑剔,但是总体看完后,总觉得作者有些卖弄才华,无病呻吟的感觉;还有些媚俗,过度的煽情,在其反复的拷问历史中,生硬地引用了些东西,更显得生搬硬套,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所谓的装逼吧。

我觉得,如果这本书的书名用游记之类的名字会更好,很多游记也都是这种路子,美景+历史+感怀,不强加“文化”字样在上面,可能会让人感到更加舒适,也同样能让人了解文化。

有人说过“余秋雨是个文化人,更是一个商人”,应该是个客观的评价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