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巧端马官屯炮楼

 彬彬宁静书屋 2021-01-03

1942年5月1日,日本华北派谴军司令冈村宁次纠集骑、步、炮兵共5万多人,采取“四面围歼,连续合击”的战术,对冀中进行了疯狂的“扫荡”,企图将冀中抗日根据地机关和部队一举消灭。当时,鬼子的指挥所就设在深县。鬼子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见人就杀,见房便烧,见东西就抢。据《深县志》记载:敌人的残酷扫荡,使冀中军民受到重创。其中,群众被杀、被抓达5万余人,整个冀中平原“无村不戴孝,到处是狼烟”的悲惨景象。”

让马官屯村民想不到的是,“五一”大扫荡后,日本鬼子竟在马官屯村村西和村东各修了一个炮楼,并挖了围村大沟。炮楼高约10米,共3层,呈圆柱型。炮楼周围还挖了深3米,宽5米的大沟,安上了吊桥;围村大沟,深3米、宽5米,一面出土的围村封锁沟,只在西南角留了1个出入口,安上了大梢门便于把守。之后,贴出布告:要求村民只准走西南大门,并逼着村民照“良民相”,凭“良民证”出入村庄。否则,格杀勿论。是时,冀中的炮楼、据点、碉堡达到1700多个,平均每5个村就有一个敌人的据点或岗楼。鬼子还挖了许多封锁沟,把冀中根据地分割成了2000多个小块,那真是“抬头见岗楼,迈腿过沟墙”,鬼子称之为“囚笼政策”,用来限制八路军游击队的活动。

为了方便互相调动支持行动,鬼子还在马官屯村南,修了1条东西走向,直通西蒲疃中心据点的简易公路,并将路两旁100米以内的高秆杆作物和大小树木一律砍掉,以扩大视野,便于监视八路军、游击队的活动。是时,村西南的炮楼住着一个鬼子小队(约一个排),共有30多人。配有30支三八大盖,两挺歪把子机关枪,2门无坐力小炮,还有1套通讯装备;村东北的炮楼住着一个皇协军(伪军)小队。里面也有30多人。但武器简陋,没有机枪,只有十几只三八大盖。任务是配合鬼子监视出入村子人员,严防八路游击队活动。

除了修炮楼,鬼子还在各村实行“治安强化运动”,强迫刁马庄、段左、程柴屯、北斗、张村、大贾村、双井、寺头、刘庄、马官屯10个村成立了维持会,由大贾村一个姓马的担任总会长,在马官屯村办公;是时,日伪军经常进行剔掘清剿行动,几乎每天进村活动,不是搜查八路军游击队伤病员、存放枪支、军用物资,抓捕地方干部和失散掉队的八路军游击队员,就是催要粮食,借机抢劫财物,骚扰百姓。

面对敌人的恐怖行动,马官屯村民没有被吓倒。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秘密成立了武装会、青救会、妇救会和儿童团等抗日组织。村民白天在敌人的刺刀下被迫给日寇修路、修炮楼、挖封锁沟等,到了晚上,按地下党指示,秘密开挖地道和隐蔽洞,坚壁清野,破坏修好的公路和封锁沟,配合八路军、游击队与敌人开展斗争。

1943年下半年,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鬼子兵力出现严重不足,开始收缩据点。这时,马官屯村西南炮楼里的鬼子兵,全部集中到了附近的唐奉镇西蒲疃村中心据点。马官屯东北炮楼里的伪军搬到了西南的炮楼里,东北炮楼则交由各村受训的警备队员看守,没有配备枪支,只是站岗看门。深北县地下党和有游击大队得知这一情况后,认为有机可乘,决定伺机端掉马官屯村的两个炮楼。先除掉村西伪军驻守的炮楼,村东炮楼自然投降。当时,执行任务的是唐奉游击区小队。针对炮楼里的伪军多数为本地人,并存在“一旦日本战败,自己下场可悲”的恐慌心理,区小队首先采取了瓦解敌军策略,动员伪军家属和亲友夜间到村西炮楼前喊话,进行心理攻势。主要是进行规劝,让其认清形势,不要再跟着日本鬼子做坏事。喊话活大大动摇了敌伪军心,士气低落。接着,区小队制定了详细的拔掉炮楼智取计划,并及时通知了炮楼里伪军中的我地下人员。

一天早上,除了混在伪军中的我地下人员和另一名伪军留守值班外,村西炮楼里的其它伪军全部离开炮楼去外面跑操。我地下人员趁机控制了留守的另一名伪军,并把炮楼里的武器全部收集起来。然后,快速放下吊桥,让隐蔽在附近的区小队员进入炮楼。

等到外面出操的伪跑回炮楼时,看到炮楼早被游击队占领,武器也被全部收缴,30多名伪军只好乖乖地举手投降,当了俘虏。最后,游击队一把火烧掉了炮楼。村东的炮楼见村西炮楼被端,毫无反抗就投了降。至此,一天功夫,两个炮楼不费一枪一弹,全被游击小队端了,老百姓再也不受欺负,真是大快人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