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EGFR-TKI不良反应管理专家共识 - 良医汇-肿瘤资讯 https://www.liangyihui.net/doc/48798

 pdkfly 2021-01-03

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阿法替尼、奥西替尼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皮疹、腹泻、甲沟炎、口腔黏膜炎、肝损伤、间质性肺炎等。

共识的证据等级及推荐等级见下表

1.jpg

2.jpg

EGFR-TKI相关性腹泻

从目前已公布的不同EGFR-TKI的III期临床研究中,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为9.5%-95.2%,≥3级的发生率为1%-14.4%

对于EGFR-TKI治疗前无腹泻而治疗后出现腹泻症状者,或EGFR-TKI治疗前已有腹泻而治疗后腹泻症状加重者,均应考虑EGFR-TKI导致腹泻的可能性

3.jpg

EGFR-TKI相关性腹泻的预防 

EGFR-TKI治疗期间应低脂低纤维饮食,忌食用咖啡因、酒精、奶制品、脂肪、纤维、橘子汁、葡萄汁以及辛辣食物,少食多餐

EGFR-TKI相关性腹泻的处理

4.jpg

EGFR-TKI相关性药物性肝损伤

从目前已公布的不同EGFR-TKI的III期临床研究中,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为5%-55.3%,≥3级的发生率为0.4%-26.3%

EGFR-TKI相关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目前仍属于排他性诊断。在实践中,对疑似药物性肝损伤患者,首先要确认患者是否存在肝损伤,其次需排除引起肝损伤的其他病因,最后通过因果关系评估量表来确定肝损伤与可疑药物EGFR-TKI的因果关系。通常RUCAM量表打分在6分以上时,可建立药物性肝损伤诊断;3-5分时是否可建立诊断目前仍有争议。

由于(1) 药物性肝损伤的潜伏期差异很大,可短至数日至1个月、长达数月,药物和肝损伤的关系比较隐秘;(2)药物可以导致目前已知的所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肝损伤类型;(3)同一种药物在不同人群中可导致不同的肝损伤类型;(4)中国有大量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和脂肪肝等慢性肝病背景的患者等,这些因素导致了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充满挑战。尽管药物性肝损伤的组织学无特异性表现,但进行鉴别诊断时,尤其是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 AIH)不能除外时,肝脏组织学可以提供额外的信息帮助我们进行鉴别诊断。因此,在遇到肝损伤病因诊断仍不明确、疑难和重症肝损伤患者时,建议转诊至肝病专业协助诊治

需要提醒的是,对肿瘤患者而言,患者除了应用EGFR-TKI外,有可能同时服用其他药物包括其他处方和非处方药、传统中药、保健品等治疗,而这些信息患者可能不会主动告知医生,因此,在建立药物性肝损伤诊断时,肝损伤是由EGFR-TKI引起的还是服用其他药物引起的,应注意鉴别。

诊断药物性肝损伤后,应对肝损伤进行临床分型。对于EGFR-TKI所致肝损伤,目前无证据显示可造成肝脏血管损伤。因此,对多数患者,分型可参考中华医学会药物性肝病学组发布的《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 进行:(1)肝细胞损伤型: ALT≥3×ULN,且R≥5;(2)胆汁淤积型: ALP≥2×ULN,且R≤2;(3)混合型: ALT≥3×ULN, ALP≥2×ULN,且2<R<5。 R=(ALT实测值/ALT ULN) /(ALP实测值/ALP ULN)。

 EGFR-TKI相关性DILI的临床评估 对所有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可参考中华医学会药物性肝病学组发布的《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 ,评估肝损伤的严重程度,见表7。

5.jpg

EGFR-TKI相关性药物性肝损伤的预防 

对于EGFR-TKI所致肝损伤的预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认真阅读EGFR-TKI类药物的说明书,了解药物肝毒性的整体情况,了解药物应用的禁忌证和注意事项;用药后严密监测肝损伤的发生,定期进行肝脏生化学检测;遵循说明书和临床指南合理用药;联合应用C YP3A4酶抑制剂或诱导剂,应对EGFR-TKI进行剂量调整;加强用药知情同意管理,提高患者对EGFR-TKI所致肝损伤风险的意识;肝功能改变严重或恶化时,考虑终止用药等

EGFR-TKI相关性药物性肝损伤的处理原则

(1)及时停用可疑肝损伤药物;(2)充分权衡停药引起原发病进展和继续用药导致肝损伤加重的风险;(3)根据肝损伤的临床类型选用适当的药物治疗;(4)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subacute liver failure, ALF/SALF)等重症患者必要时可考虑紧急肝移植。由于在多数人群中机体对药物的肝毒性可产生适应性, ALT和AST的暂时性波动临床上很常见,真正进展为严重肝损伤和肝衰竭的情况相对少见,因此,多数情况下血清ALT或AST升高而无症状者并非是必须立即停药的指征。但出现TBil 和(或) INR升高等肝脏明显受损的情况时,若继续用药则有诱发ALF/SALF的危险 ,重度或怀疑有急性肝功能衰竭征象者,应及时转诊到专科医生,必要时行肝移植治疗。 DILI的具体治疗措施见表8

6.jpg

关于停药后,能否再用同一个 EGFR-TKI或换成其他的EGFR-TKI进行治疗,目前没有明确的共识和推荐

EGFR-TKI相关性皮肤不良反应

EGFR-TKI导致的皮肤不良反应,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正常治疗无法继续,严重影响肿瘤的治疗效果,其中又以皮疹/痤疮样皮疹和甲沟炎两类不良反应最为常见

不同EGFR-TKI的III期临床研究中皮疹/痤疮样皮疹的发生率为15.5%-89.1%, ≥3级的发生率1%-16.2%。甲沟炎的发生率4%-56.8%, ≥3级的发生率0-11.4%

7.jpg8.jpg

EGFR-TKI相关性皮肤不良反应的预防 

使用EGFRTKI治疗之前,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患者教育:首先, EGFR-TKI所致的皮疹不具有传染性;其次,皮疹与普通痤疮具有差别,部分非处方药(over the counter, OTC)类的痤疮治疗药物缺乏疗效 。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如嘱咐防晒,建议使用防晒系数(sun protection factor, SPF≥30)的广谱防晒用品 ;每天保持皮肤的清洁与湿润,温水洗浴后适当涂抹保湿乳霜; EGFR-TKI治疗过程中需穿宽松、透气的鞋子,坚持温水沐足后涂抹润肤霜可预防足部皮疹的发生,治疗足癣等原发疾病对 

于 不 同 类 型 的 皮 肤 不 良 反 应 的 预 防 措 施 见 表12

9.jpg

EGFR-TKI相关性皮肤不良反应的处理 

针对痤疮样皮疹和甲沟炎的具体治疗方法见表13和表14

144.jpg国外有文献推荐:治疗痤疮样皮疹1级时,可使用1%-2%的红霉素;治疗2级痤疮样皮疹时,可口服土霉素500 mg bid(5A) 。治疗瘙痒时,可使用的抗组胺药包括:左西替利嗪5 mg qid、地氯雷他定5 mg qid、苯海拉明25 mg-50 mgtid、羟嗪25 mg tid或非索非那定60 mg tid。重度瘙痒者可使用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GABA)受体激动剂(如果患者有肾功能损害则调整),如加巴喷丁每8小时300 mg或普瑞巴林每8小时50 mg-75 mg;三环类药物,如多西平每8小时25 mg-50 mg、阿瑞匹坦三次:第1天125 mg,第2天和第3天各80 mg(5A) 

国外推荐用药:治疗1级甲沟炎时,可外用1%红霉素、 1 %四环素、 1 %氯霉素和碘软膏和 2 0 %硝酸银(5A)

EGFR-TKI相关性口腔粘膜炎及其处理

EG F R -T K I药物所致的口腔粘膜炎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吉非替尼所致所有级别口腔粘膜炎的发生率约 1 7 % - 2 3 . 9 %, 3级及以上的发生率 < 1 % ;厄洛替尼所致的口腔粘膜炎的发生率约8%-13%, 3级及以上的发生率为1%;阿法替尼所致口腔粘膜炎的发生率约51.9%-72.1%, 3级及以上的发生率4.4%-8.7%;奥希替尼所致口腔粘膜炎的发生率约15%-29%, 3级及以上的发生率<1%

EGFR-TKI药物引起的口腔粘膜炎,常在用药开始第13-19天出现 。病人口腔粘膜出现红斑、水肿、糜烂,进一步形成点状、片状溃疡,可波及上下唇、双颊、舌、口底粘膜;粘膜溃疡表覆伪膜、渗血,引起疼痛、吞咽困难、味觉异常等。口腔粘膜炎分级亦采用CTCAE 5.0 的分级标准,见表16

11.jpg

EGFR-TKI相关性口腔粘膜炎的预防 

鉴于当前国人口腔卫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龋病、牙周炎及口腔粘膜病发病率高,目前仍是常见的口腔疾患。所以建议在使用EGFR-TKI类药物之前,应接受口腔健康教育指导,从而降低EGFR-TKI相关口腔粘膜炎的发生率和级别。口腔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指导肿瘤病人完成日常个性化的口腔卫生维护,包括口腔保健品(牙刷、牙膏、牙线、牙缝刷、冲牙器)的选择及使用,如发现病人口腔存在严重感染病灶应适度干预 。与病人建立联系,以便对使用EGFR-TKI相关药物的病人进行随诊,及时发现并干预1级和2级口腔粘膜炎,适时适度缓解症状,防止口腔粘膜炎发展成3级及以上

EGFR-TKI相关性口腔粘膜炎的治疗 

EGFR-TKI所致的口腔粘膜炎,其临床处理原则及目的为:控制疼痛,覆盖溃疡面,使其尽早愈合;保持口腔清洁,减少多重感染;阻止口腔粘膜炎发展为3级或4级;多学科协作治疗口腔粘膜炎引起的溃疡出血、口腔多重感染、营养不良、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EGFRTKI类药物治疗前及治疗中,肿瘤专科医师、口腔医师、营养师应沟通协作;口腔医护人员指导患者自用药起,每天自行完成口腔检查、口腔清洁,保证每日均衡营养及水的摄入,禁烟酒,禁用含有酒精的含漱剂,唇部干燥可使用无刺激性油膏;如有不适,可与口腔医师沟通。见表18

12.jpg

国外指南或文献对口腔粘膜炎的管理措施和用药

推荐:1 级 : 餐 后 可 使 用 苄 达 明 含 漱 液 [(1 A ) 。 可使用帕利夫明(hu man kerat i n o c y te g row t h f ac to r- 1 palifermin) (2A)

3级:如严重疼痛影响生活质量,可局部给予2%吗啡含漱剂(3A)、 0.5%多虑平含漱剂(4A) 

EGFR-TKI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ILD及其处理

EGFR-TKI导致的ILD虽然发生率较低,但一旦发生可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不同EGFR-TKI的III期临床研究中药物相关性ILD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不同 (发生率: 0%-5.3%;死亡率0%-0.9%) ,此外,不同EGFR-TKI相关性ILD的发生时间也不同

EG F R -T K I所致 I L D的主要临床症状常见以咳嗽(以干咳为主)起病,伴或不伴有渐进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和发热

胸部CT影像学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可有急性弥漫性间质性肺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隐源性机化性肺炎、嗜酸粒细胞性肺炎等的影像学改变特征,如双肺散在或融合的斑片状阴影、或弥漫性分布的磨玻璃样或网格状改变、小叶间隔增厚、多灶性肺实变、肺实变伴牵拉性细支气管扩张,最终可进展为肺纤维化、肺容积缩小、甚至蜂窝肺等

13.jpg

EGFR-TKI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 

EGFR-TKI相关性ILD的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诊断和排他性诊断。具体如下:(1)近期使用过EGFR-TKI;(2)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学提示ILD;(3)除外其他引起ILD的病因;(4)停药后症状好转;(5)重新使用该药物,症状再发

EGFR-TKI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的分级标准 目前临床尚无统一的EGFR-TKI相关性ILD的分级标准,本共识参考2017年NCI发布的CTCAE 5.0分级标准,药物相关性ILD分级标准如下

EGFR-TKI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的预防

EGFR-TKI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的处理

ILD的治疗目标是抑制炎症反应,促进渗出吸收,防止肺间质纤维化,保护心肺功能。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氧疗、机械通气、糖皮质激素以及按需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进行再评估和检查

具体处理措施

(1)临床上一旦发生或怀疑ILD时,应立即停止EGFR-TKI;若有引起或加重ILD的合并用药(如博来霉素、胺碘酮等),可换用其他对ILD无影响的药物;(2)对于确诊或高度怀疑EGFR-TKI相关性ILD的患者,应立即开始以糖皮质激素治疗[90],并注意补充钙及维生素D,监测血糖,预防消化道出血:①1级:密切监测症状体征和血液学检查,一旦恶化,按2级-4级治疗; ②2级:起始泼尼松龙0.5 mg/kg/d-1.0mg/kg/d或等效药物,持续2周-4周症状体征恢复后缓慢减量,总疗程至少6周 [90](1A); ③3级:起始泼尼松龙1.0 mg/kg/d-2.0 mg/kg/d或等效药物,持续2周-4周症状体征恢复后缓慢减量,总疗程至少8周[91](1A) ;④4级:甲泼尼龙500 mg/d-1,000 mg/d冲击治疗, 3天后泼尼松龙1 mg/kg/d-2 mg/kg/d,持续2周-4周症状体征恢复后缓慢减量,总疗程至少8周-10周 [91](1A);(3)经验性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按需或根据微生物学检查结果选择敏感抗感染药物);(4)氧疗:推荐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氧疗指征,静息状态低氧血症[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artery oxygen, PaO2)≤55 mmHg, 1 mmHg=0.133 kPa,或动脉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of arterial blood, SaO2) ≤88%]的ILD患者接受长程氧疗,氧疗时间>15 h/d;(5)发生呼吸衰竭时行机械辅助通气

发生EGFR-TKI相关性ILD后,在肺部损害缓解前不宜再次使用EGFR-TKI。建议3级以上患者永久停药。 1级-2级患者待肺间质损伤消退或治愈后,在全面充分评估临床获益与潜在风险后,且在没有其他种类全身系统治疗药物可以选择的情况下,方可考虑谨慎再次使用EGFR-TKI,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病情,如果再次发生ILD,则永久停药

与 EG F R -T K I所致皮肤和消化道不良反应相比,ILD发生率明显较低,但由于其病情发展迅速,及时停药后,病死率仍较高。因此,早期发现识别ILD以及提前采取相关的预防措施是至关重要的。从预防角度来讲,选择进行EGFR-TKI药物治疗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一些高危患者,如高龄、男性,吸烟、既往有肺部放疗史等。对于服用EGFR-TKI药物的患者突发咳嗽加重、呼吸困难,应及时想到ILD,此时应及时监测肺部影像学变化而不是等待症状明显加重时再进行,应及时停药并给予恰当的处理以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 EGFR-TKI不良反应管理专家共识。中国肺癌杂志,2019,22(2):57-8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