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徽休宁:苦槠树结出“致富果”

 相逢就是缘 2021-01-04
安徽学习平台
2020-12-31
作者:盛红兵 宋建忠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鹤城乡有不少苦槠树,其中有些树龄高达百年以上。苦槠树每年四五月开花,十月结出锥形的坚壳果实。果实成熟落地后,村民便一粒一粒捡拾回家,然后加工制作成一道传统美食——苦槠豆腐。

在鹤城乡的一户农家乐里,游客正在津津有味地品尝苦槠豆腐。“这个苦槠豆腐以前没有吃过,鲜嫩滑爽、风味独特,非常好吃,而且是原生态的食品,既健康又营养。”

苦槠豆腐的食材是苦槠粉。那苦槠粉又是怎么来的呢?正是冬闲时节,趁着天气晴好,鹤城乡不少村民这些天都在忙着用苦槠果实加工苦槠粉。村民潘绿娟介绍说,“苦槠果实捡回家之后,先要晒干,然后去壳,再放在木桶里用水浸泡、除去果实中的涩味。一般要浸泡半个月以上。

经过浸泡除去苦涩味之后,村民将苦槠果实送去磨浆,然后包上纱布反复加水、用力搓揉,尽量将有用的浆液挤压到木桶中。浆液经过一天一夜的沉淀之后在木桶底部形成一层淀粉。从桶底取出淀粉,然后晒干搓碎,苦槠粉就做成了。村民潘连芹说,“这个苦槠粉用处不少,可以做成苦槠豆腐,也可以打粉皮、做粉丝,味道都非常好。”

除了制作成各种菜肴外,村民也会直接出售苦槠粉,一般可卖60元一斤。苦槠粉多的人家,一年可增收三四千元。潘连芹说,“因为晒干的苦槠粉用途多、好存放,而且是山区土特产,现在不少游客都会买些带回去。”

对于苦槠粉,当地村民以前几乎都是自己食用,或者馈赠亲友,很少有走上市场的。近年来,为了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鹤城乡加大了对当地各类土特产的宣传营销力度,使苦槠粉等土特产走出大山、销往各地,有效促进了村民增收致富。

来源:黄山文明网
责任编辑:胡婧 王小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