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驼山石窟:不厌驼山路,千峰到翠屏

 CHANJIJI陈吉吉 2021-01-04

去岁春节之后,我和老白踏上西行的列车,一路风雪无阻,自郑州至海州,再蜿蜒北上,一路过临沂,到青州。不仅饱览北齐青州造像之绝代风华,也爬驼山,登云门,欣赏了位于山麓之上的石窟造像。比之于存在博物馆华丽灯光之下的造像,我更倾心于在山野之间的石窟造像。

正如驼山,如云门山。他们是有根脉,有生命之存在。

驼山石窟在青州市西南之驼山南麓。石窟自北向南开凿于山崖之上,依次编号,共计5窟,沿山势蜿蜒曲折,乃是一方胜景。驼山之上原建有驼山寺,又改成昊天宫,成为道教宫观,现是青州道教协会所在。

驼山第1窟为平顶方形窟,窟内正有坛基,坛上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五尊像,侧面塑有二菩萨,二力士。本尊释迦摩尼面相丰满,头部肉髻高耸,并佩有莲花瓣项链,身穿右袒肩式袈裟,结跏跌坐于佛座之上。侍立之二弟子,迦叶居左,阿难居右,右侧菩萨头部已不见,左侧普测头部饰高发髻,胁侍菩萨面相丰满,项链复杂华丽垂于胸前,上身袒露,披巾由左肩斜垂,在上身缠绕飘然而下,长裙轻薄贴体,尊贵华丽。

窟内有带题记的造像龛,共计题记三则,摘录如下:

(1)“长安二年三月二十日戊辰,二十六日癸巳,前羽林郎任玄览奉敕于紫蒙(象?)军御,敬造观世音菩萨一躯,及亡过父母,亡男□尗及亡女玉罗,见存眷属及法界苍生,咸同私(斯)福”。

(2)“长安二年岁□七月庚辰朔二十五日甲子,青州益(都)县佛弟子尹思真为亡过妻张氏及女侍□,见施净财,于驼山寺敬造石□像一铺。上为金轮皇帝,下及师僧父母。振众子炎埃,挽群人于耜□,忘者生净土,□乐无穷。法界苍生,咸同斯福”。

(3)“长安三(年)十月十九日,李怀鹰为亡过母任及妹九娘,见存父仅施净财,敬造弥陀像一铺。普愿见在眷属,咸同斯福。高文纪书”。

上述题记表明,1号窟当开凿在武周前期,至迟在长安二年便有造像。同时,上述题记也提到了驼山寺,说明至迟在长安二年,此地已有驼山寺。至迟在元代,驼山寺已改为道教的“昊天宫”。

第2窟亦是方形平顶窟。窟内正塑一坐佛,两侧各有一胁侍菩萨,窟门塑二力士,一侧还有千佛和供养人像。主尊手施无畏印与与愿印,结跏跌坐,袈裟上尚有赭石色田相方格残留。最美的是左右胁侍菩萨,体态优美,衣饰华丽,其头戴宝冠,面带微笑,冠带长垂至肩部,颈带连珠状的项链,披帛下垂与胸腹间而后缠绕于臂上,精致的璎珞自右肩下垂至腿部,长裙曳地,轻薄贴身。

此窟亦有题记,佛座上有:“像主张小叉敬造”,“像主叉妻吕敬造”,“比丘尼光供养”等,惜无年号。根据李裕群教授的考证,此窟与第3窟基本同时开凿,但完工略晚。其开凿年代大约在:“隋开皇元年至开皇三年间,完工于开皇十年。” 

第3窟是驼山石窟中规模最大的一窟。窟呈方形尖拱顶,窟内塑有一佛二菩萨像,左右两壁刻以后千佛共计三百余尊。窟内主佛手施无畏与愿印,结跏跌坐,发髻低矮,面相丰圆,颈短而粗。眼脸细长,眼角微微上扬,双目微闭,表情肃穆,成沉思状。佛像肩宽平,内着僧祇支,胸前结带,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袈裟上有红色彩绘,衣饰简洁流畅。佛像左右为胁侍菩萨,混融圆润,头戴宝冠,体态宽厚,颈佩如意状项圈,璎珞长垂至腿部,长裙曳地,异常端庄华美。

主尊佛座之上有题记:

大像主青州总管柱国平桑公

像主乐安郡沙门都僧盖

另隋书有载:

“世康从父弟操,字元节,刚简有风概。仕周,致位上开府、光州刺史。高祖为丞相,以平尉迥功,进位柱国,封平桑郡公,历青、荆二州总管,卒官。谥曰静。”

依上述材料,阎文儒在《云门山与驼山》中指出:“大像主青州总管平桑公”中的平桑公即是后周至隋,平尉迟迥叛乱有功而被封为平桑郡公的韦操。结合青州设置总管府的时间,阎文儒推断3窟开凿的时间应该在北周建德六年至隋开皇十四年。李裕群在此基础上,结合“像主乐安郡沙门都僧盖”中“乐安郡”的设置时间,进一步考证此窟开凿的时间为隋开皇元年至三年之间。

驼山三窟之后,便是藏在铁栅栏深锁之下的第4.5二窟,以及在4.5窟之间的摩崖造像一处。第4窟中心塑一倚坐佛,二弟子,二菩萨,窟门还有二力士,壁龛内还有小佛一百余尊。温玉成在《青州佛教造像考察记》中认为,此窟应开凿于初唐贞观年间。

第5窟窟内为一坐佛及二胁侍菩萨,正壁及两侧还有小坐佛。此窟规模较小,所谓位置也较为偏僻,窟内无造像题记,或许是由民间修建。从造像风格上来看,应为隋代作品。4.5窟之间的摩崖雕刻有佛像、菩萨十余尊,应为隋唐时期的作品。

国保名录中将驼山石窟定为:“北周至隋”,大概是受阎文儒推测第3窟开凿“北周建德六年至隋开皇十四年”所影响。虽然李裕群在其后进一步将其开凿时间框定在“隋开皇元年至三年之间”,我们仍然能够看出其风格上带有鲜明的北周色彩。尤其是与拉梢寺摩崖大像进行对比,发现存在风格上的相似之处。结合韦操平叛尉迟迥叛乱的史实,以及拉梢寺又是尉迟迥所开凿。我们大胆猜测,驼山第3窟为拉梢寺摩崖开凿的匠人所营建,而他们正是韦氏在平叛后带回山东的。

尉迟迥叛乱发生在北周大象二年,即公元580年。一年后,公元581年,杨坚称帝,是为开皇元年。正好比李裕群教授推定出的“隋开皇元年至三年之间”略早一年,甚至是几个月,这种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

历史也许永远埋葬在那则没有纪年的题记之中。然而,冬日之际,顶着凛冽的寒风与好友凌晨爬驼山的时光,却永远记在心间,不能忘却。也正如那印刻在石头上的造像,鲜活如初,充满了生命,迎接每一天勃勃升起的太阳,光明照耀着朝拜他们的人们。

不厌驼山路,千峰到翠屏。

山登绝顶,当人们历尽千辛,迎着朝阳看到石窟的那一刻,一定无比温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