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学习成绩差了可以补,“吃相”若坏了,妙手也难整容

 平湖一柱家教号 2021-01-04

【平湖一柱 第1280期】

【核心提示】吃饭不是一件小事,饭桌上的细节最能体现一个人修养,而这个修养,非一日之功,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学习成绩差了可以“补”,吃相一旦形成,可能终身难变,所以,智慧的家长,不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每次吃饭时,更注重塑造孩子的“吃相”!


有个朋友的孩子上小学,学习成绩很好,考试经常全级第一,朋友为此颇为自豪,常常把孩子学习挂在嘴边。

一次,朋友聚会,约好都带着孩子,让他们交流交流,相互学习。可是,吃饭时,朋友家那个考第一的孩子,吃相却让人眼镜大跌:一开始,孩子就把一盘大虾抢到自己跟前说,“这是我最爱吃的!”然后旁若无人地大吃起来,朋友不但不制止,还一边帮着孩子剥虾,一边讪笑着说“这孩子,就爱吃大虾!”吃完虾,孩子又两眼放光,将桌上的菜打量一边,然后不管别人是不是正在夹菜,又自顾自地转动转盘,用筷子翻翻这个菜,挑挑那个菜,在各个菜里找寻……

孩子的学习成绩固然很好,但这个“吃相”却实在难看。

人活着,就要吃饭!不仅吃,而且要天天吃,一天至少要三顿。一个吃饭可以不讲究,但两个人以上吃饭时就有了讲究,特别是在“饭局”上。

在民间,和自家人以外的人吃饭,人们俗称“饭局”。,“饭局”不仅是填饱肚子的地方,更是一种人际交往的场所:亲情是在“饭局”上拉近的,友情是在“饭局”上建立的,事情是在“饭局”上办成的……因此,在中国民间文化中,“饭局”很重要。

人们之所以把同“外人”吃饭称之为“局”,就是说里面有诸多的规矩、讲究,甚至还暗藏了许多的玄机!所以,吃饭是一门学问!一门很深的学问!这个学问的外显就是一个人的“吃相”。

“吃相”是一个动宾结合的偏正词组,从其组成上来看,是先有“吃”,后有“相”,是在“吃”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也就是说,“吃相”与一个人的相貌不同,并不是天生与俱的,而是后天养成的。一个人从小养成的吃饭习惯,固化成了这个人“相貌”的一部分,与其自身便不可分割,吃相一旦形成,无论后来学习成绩多好,学问有多大,从事什么职业,都很难再改变!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几个名牌大学生,毕业后参加招聘。几个应聘者都非常优秀,令主考官无法下决心。这时,正好到了午饭时间,于是主考官请应聘者去吃饭。

吃饭时,主考官发现,有一个应聘者,拿着筷子不下筷,两眼满桌乱扫,发现自己爱吃的菜,不管别人如何,就转动转盘,把菜转到自己面前,然后举起筷子在菜里挑寻一番,看到中意的菜块,两眼放光,嘴角露笑,夹起来,放进嘴里,放肆地咀嚼起来,双肩轻晃,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

当然,下午面试还未开始,主考官就在他的名字下画了“X”号……

如此吃相,岂能做出好的工作来,即使业务能力再强,一个吃相如此贪婪的人,也不可能与他人很好地和睦共处——主考官在拒聘评语中这样写道。

吃饭不是一件小事,饭桌上的细节最能体现一个人修养,而这个修养,非一日之功,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学习成绩差了可以“补”,吃相一旦形成,可能终身难变,所以,智慧的家长,不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每次吃饭时,更注重塑造孩子的“吃相”!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在家是小皇帝,凡事都是第一,吃饭更不用提,从小都是有饭他先吃,他想怎吃就怎吃,别说他自己把盘子翻个底朝天,就是他不翻,大人不是也翻了把肉夹到他碗里?从小到大都如此,大人习以为常,孩子更觉天经地义,常此以为,不良“吃相”形成,就像南方人吃大米,北方人吃面食一样,一个人从小养成的“吃相”有时终身都能不可改变,等到孩子大了,不仅影响其和周围的人交往相处,更可能影响找工作啊……

(作者,李玉柱,本文为 平湖一柱 原创作品,欢迎指导,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违者必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