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与祸是相对的

 官展呈国学 2021-01-05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与福也是相对的,所谓惹祸上身,比如上面捡钱的那个人,正高兴的时候,却不知跳进了骗子的陷阱,骗子用一百块骗走了他一千块。而那个得了急病的人,因为一场病明白了保养身体的重要性,以后得以长寿。这就是祸福相依的道理。

人生是这样,企业经营也是如此,繁荣的时候隐藏着失败,萧条的时候孕育着成功。

有一种智慧,叫终于明白了“祸福”。

稻盛和夫说过,在波澜壮阔的一生中,我们在遭遇和应对各种境况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心性,磨炼自己的人格,这才是人生的目的。

不管是人生还是事业,我们最关键的就是洞察祸福的转化,以获得成就和幸福。而这需要磨炼人格、提升心性才行啊。

古人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事实就是这样,从某种意义上,人的祸福主要是取决于自己的起心动念和言行。

人心起一念,天地俱皆知。世界如水,心念如涟漪,祸福无偏,善恶相连,无论好的还是坏的,根脚都是在自己。

所以说,祸福的背后是因果,这是宇宙的定律。

“惟忘机可以消众机,惟懵懂可以祓不祥。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

机是“机巧、机关和权术”的意思,天道忌巧,人若是喜好玩弄人心,则因果繁复纠缠,多心多事多是非恩怨,那必然会种下祸因,遗祸无穷。而仁者无忧,人若心平而忘机,不骄不躁,谦卑谨慎,以淳朴堪忍待人,则自然能远离灾祸,后福无尽。

所以说,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

然而,祸福终究不可避,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的人生修行也离不开经历和感受福祸。因为只有经历和感受过之后,我们才能应对和转化。

“福不可徼,养喜神以为招福之本而已;祸不可避,去杀机以为远祸之方而已。”

这是《菜根谭》里的一句话,“徼”是强求的意思,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王阳明说常快活就是真功夫,“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人若内心喜悦平和,则福气不来而来。“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祸不可避,人若祛除内心不好的念头,则是远祸之方。

其实不仅是中国人,就是西方人也明白心地是祸福之本。比如罗曼·罗兰就说过,“人生是一场无休、无歇、无情的战斗,凡是要做个够得上称为人的人,都得时时刻刻向无形的敌人作战。本能中那些致人死命的力量,乱人心意的欲望,暧昧的念头,使你堕落使你自行毁灭的念头,都是这一类的顽敌。”

看到现在,相信诸位都能明白反求诸己的重要性,归根到底,人生不是一场欲望和物质的盛宴,而是一场盛大的自我修行。

一个人如果管理不好自己,那他就往往是在逆境蹉跎;一个企业如果内部管理不好,他它就有败亡之祸。

“人必求其胜己,言不畏乎逆心,恒自反其才之所不及”,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个奋斗不但是努力向前的奋发和努力,更是向着自己进攻的修炼。

要知道,三省吾身,不加检点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最后,不管祸与福,还是因与果,都是我们修行的资粮。当它们过去之后,我们不牵挂不纠结;当它们正在身边的时候,我们洞悉转化,从容周旋;当它们要来的时候,我们无忧无惧,坦然面对。

想了解更多精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