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巧用导学案提高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效率初探

 新用户65147843 2021-01-05

摘 要:新形势下,信息技术课程不断改革,在教学实践中被深入地实施,所以教育工作者们更侧重研究课程的有效实施。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要对课程的思想、知识体系和实践方法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了解与其他课程的不同。本文着重对有效教学的导学案设计进行探究,希望有助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导学案 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0-0-01

现代信息社会人们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便是信息技术,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显得愈发重要。教师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就一定要努力提高教学效率,这也是所有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探究的课题。

1 初中信息技术课的导学案设计

1.1 激发学习动机,准确提出学习目标

在一般教学条件下,学生往往有着十分混乱的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内部动机进行有效的调节,从而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以此来帮助学生维持很好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在设计信息技术课程的导学案时,进行特定情境和启发性问题的创设,从而对学生积极引导,帮助其主动思考和探索。[1]此外,考虑到信息技术课程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对于导学案的设计要做到明确学习目标,紧密结合实践。要在导学案中运用恰当的、适合信息技术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且目标明确。诸如,任务驱动式、主题探究式和研究式学习方式等都是比较切合信息技术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

例如,八年级信息技术的一节课“元件及运动渐变动画”。这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理解元件的含义,对制作运动渐变动画的技术加以掌握。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倾向于技能操作方面。所以,设计好课堂导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同时还要考虑案例的设计和问题的提出,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最关键的是要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解决提出的问题,获得相关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这节课的课堂教学设计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和导学案的教学模式进行。从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效率,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比较常用,教师在出示任务之后再进行演示,学生在旁边观察模仿,最终独立完成任务。导学案的设计是要先学后教,在把知识问题化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发散其思维,也将教师“导”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1.2 根据不同的学情,精心设计导学案中的学习任务

教师设计导学案要充分地了解学生,包括了解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等。据此来思考让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现代学生观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理解教材,了解学生的知识经验水平是为了了解学生感知教材的能力;研究教材也要从学生的思维进行,导学案的设计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困难有充分的考虑,并设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应对困难。信息技术课程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因而学习任务的设置对把所学知识、技能放在具体问题中学习特别重视。教师精心设计的完整导学案,对于学生而言,其收藏价值很大,可用于学生的后续复习。

1.3 将分层教学融入导学案设计中去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有着不同难度的模块,可能会造成学生严重的两头分化,在程序设计模块可能更是如此。教师教学的关键就是要让不同的学生在完成相关教学内容的同时要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分层教学”是教师可以尝试的不错的方法[2],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导学案是针对全体学生的,同时学习任务的设计也要具有针对性,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善加引导,令其积极主动参与且获得成功体验。教师这时候就需要按照不同层次的班级来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学生可自主选择,最终独立完成任务。

1.4 结合课程特点,做好学习总结

在信息技术课程当中的学习模块很多且不同,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因而教材中蕴含的知识可能很零散。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归纳小结,帮助学生一起形成完整、清晰的框架。所以,导学案对于这方面工作要做好。归纳小结存在多种多样的形式,文字概括或是图示总结都可以。

2 导学案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步骤分析

尽管不少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已经意识到导学案的重要性,可是导学案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还有不少问题的存在。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加以改善,这样才能在利用导学案的基础上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一些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应用到导学案,教师应该对导学案的操作步骤加以特别重视,尽可能地避免操作问题带来不好的发挥。一般来说,关于导学案的操作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课前导学、课堂研讨和复习巩固。

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也就是课前准备阶段。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以教材学习目标作参照,并且要研究学情,即学生自身具备的知识经验水平情况。其次在导学案中加入本课时的重点内容。在信息技术课前导学阶段,信息技术教师应该与教材的重点内容相结合,编制适合学生的、合理的预习计划,这样学生就能在课前一定程度地了解教学的重点内容。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在这一环节,对学生善加引导并促使其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且安排强化预习的内容。对于导学案中的有关知识可以给学生做展示,包括基础知识级、理解应用级和拓展级等。这样学生对自己所要完成的学习目标就有了一个明确的了解,从而适时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也能促使自身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同时也提高了信息技术相关技能。参考论文

3 结语

通过教师的具体教学实践,优化设计导学案将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并为此架起一座更便捷的桥梁。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就要努力对导学案进行精心设计,在设计的同时还需要对使用的技巧和方法特别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导学案的思想。而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和有效教学策略的采用也十分重要,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更有效的教学,但是这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狮城中学,广东 佛山 528225)

参考文献:

[1]付强.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J].成才之路,2009(14).

[2]孙玉华.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1(14).

参考资料;http:///index.php?c=show&id=550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