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俄国兄弟受难,我们不能不管!”一声号令,该国1/5的人参军

 James5291 2021-01-05

常言道,苏联是一个由十多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大家庭,是一个统一的战斗集体。自1917年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通过实施各种有助于民族团结的政策,而逐步改变了沙皇时代民族不平等的状况。

因此,到1941年卫国战争时,面对希特勒德国的侵略,大量非斯拉夫民族的青年英勇参战,以捍卫苏维埃大家庭。同时,卫国战争也不是俄罗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战争,而是苏联各民族共同参与的战争。其中,就包括以下这个民族。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第一部分,在沙俄统治时备受压迫

这个民族就是乌兹别克人,他们的加盟国为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十月革命前,乌兹别克先民还是古老、落后的中亚农耕民族,包含了“布哈拉人”、“花剌子模人”等数个操伊朗语、突厥语的族群集团,尚没完全形成“乌兹别克”的概念。

19世纪,乌兹别克人分属布哈拉、希瓦、浩罕三个封建政权。此时,俄国正欲南下中亚,打通前往印度洋的通道。布哈拉、希瓦等三国处在俄国扩张的必经之路上,势必遭受沙皇的觊觎。

1876年,浩罕汗国被沙俄吞并。此后,沙俄通过1881年《阿哈尔边界条约》,将波斯势力逐出中亚,确立了对布哈拉和希瓦的“保护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中,中亚沦为沙俄的“后花园”。

19世纪80年代之后,包括布哈拉、希瓦在内的中亚地区,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且半殖民地的成分更加浓重。1890~1910年,布哈拉等地向沙俄本土输送了大量的棉花、黄金、铁矿等战略资源,成为沙俄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

第二部分,苏联成立后,获得新生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中亚带来了苏维埃政权。1917~1918年,塔什干等地建立起苏维埃政府。1920年,苏俄红军和中亚当地的革命力量联合出击,攻灭了希瓦汗国和布哈拉埃米尔国。由此一来,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在中亚走向了覆灭。

但并非所有的中亚人都支持革命。苏俄国内战争时期,费尔干纳等地的巴斯马奇匪帮拉起了反苏大旗,猖獗一时。他们同白卫军、外国干涉军串通一气,进行叛乱。但这种力量注定成不了大气候。1920年以后,随着苏维埃政权在中亚巩固,巴斯马奇运动逐渐销声。

苏维埃革命兴起后,中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贫农们分得了土地,妇女们获得了解放。与此同时,苏维埃政府还对中亚各类人群进行了“民族身份识别”。苏维埃政府设立乌兹别克苏维埃国家,而此国的主体居民,便被划分为乌兹别克人。

1924年6月12日,乌兹别克成立,并于同年加入苏联大家庭。加入苏联的最大好处,便是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中央对乌兹别克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帮助乌兹别克建立工业。与此同时,苏联也废除了沙俄时代的民族压迫政策,积极保护乌兹别克人的传统文化。于是,乌兹别克人日渐拥护苏联。

第三部分,积极保卫苏联,1/5的人口参军

因此,当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时,乌兹别克通过多种途径捍卫苏联祖国。首先,乌兹别克作为战争后方,承接了西部地区的大量工业,以保障苏联军工体系的正常运转。其次,大量的乌兹别克青壮年,也踊跃参加苏联红军。

最令人感慨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的一件事。当时,乌兹别克民众给前线战士们寄送了一封有241.2万人联合签名的书信。信中写道:“希特勒匪帮闯入了你俄国兄弟的屋子,闯入了你乌克兰、白俄罗斯兄弟的家园,带来灾难和死亡。但俄国兄弟的屋子也是你的屋子,因为苏联是一个友好的大家庭!”以此来鼓励前线官兵。

“俄国兄弟正在受难,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兄弟正在受难,我们不能不管!”在此口号的激励下,更多的乌兹别克青年男女积极投身军队,参加卫国战争。据统计,20世纪40年代,乌兹别克加盟国的总人口不过700万,但是踊跃参军的人却高达140~150万。

而到1945年二战胜利之时,乌兹别克族官兵同样获得了卓越的功勋。据统计,有8万乌兹别克军人获得苏联勋章和奖章,69名乌兹别克军人获得“苏联英雄”称号。但与此同时,乌兹别克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整个卫国战争期间,乌兹别克至少有30万人牺牲,阵亡人数甚至超过法国、英国等西方大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