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青诗评:词约旨丰 事近喻远

 远山星际 2021-01-05
遠山之巔,星穹之下。
邂逅君子,温其如玉。

词约旨丰  事近喻远


词约旨丰  事近喻远
——评高丽涛《中秋口占》
柳    青
雁阵行千里,云天影一双。
衔来今夜月,挂上故人窗。


所谓“口占”,即不用起草而随口吟成的诗作。这类作品因是随口而成,多见于小巧的绝句。五绝,是格律诗中篇幅最小的体裁,只有二十个字,然而,就这二十个字来说:“五绝究以含蓄清淡为佳”。好的五绝要做到“语短意长声不促”(施补华《岘佣说诗》)。时下,写格律诗的作者不少,动辄就是华丽堂皇的律诗,令人有“不写律诗就显不出本领”的感觉。相形之下,短小精悍的五绝,则较少见诸报刊。


上引之作就是一首如明月珠子般玲珑玓瓅的五绝。其好处在于语言简洁,用意悠远,想象绮丽。此诗截取中秋节这一典型的民间节日,作为诗的背景。以秋夜雁阵,这一典型北方时序景物作为起兴。再以“云天”、“双影”承接,展开描写中秋之夜“淡天一片琉璃”的澄澈之境。作者北方原籍,南移定居,时逢佳节,思念家乡之情油然而生,这就促成了作者回归北方家乡的臆想。故北方秋天、秋月的澄明;雁阵于秋水、秋云间的南徙,统统成了此时此刻展现在作者脑海中的场景。于是,在作者的心中,自己犹如南徙大雁的化身,带着一瓣皎洁的诗心,把最美好的节日祝福送给南方的师友、故人。


一首诗的结构,无非就是“起、承、转、合”,故历代诗家认为,“(绝句)宛转变化的功夫全在于第三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元·杨载《诗法家数》)于是,作者在第三句大笔一转,展开了大胆的想象:“衔来今夜月”,把心中的雁由“影”而“形”凸显出来。而月可以“衔”,这是多么奇妙的想象,因为这个可衔的“月”,就是作者的一瓣诗心。不是有一句流行歌词叫“月亮代表我的心”吗?更加令人叫绝的是第四句,衔来的这一轮圆月,竟然是挂上了故人的窗口!这两句在意境上,如童谣般天真烂漫,如童话般绚丽奇幻。在语序上,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般圆转流畅。
因限于其篇幅,写五绝不可能洋洋洒洒地纵横笔墨,故此,它的内容多限于一景一物,一时一事。前人说:绝句要曲宛回环,删芜就简,句绝而意不绝。(元·杨载《诗法家数》)此论不谬。上引诗只有寥寥二十个字,却写得风流浪漫,意味无穷。更可贵的是,此诗没有一般写节日诗的俗套语言,而是另辟蹊径,把现实与幻想之情,用写实与虚构的手法有机地融汇于一体。而这种情感的寄托又表达得那么新颖,那么深致。可见,一首好的的诗词,其佳处不在文辞的多寡,而在于旨意的丰腴。东坡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天下之至言也”。诚哉,此言!


2016·6·3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