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识水与太极拳

 tjboyue 2021-01-05

  太极观真(网名)在《扯掉“太极健身”这块遮羞布看清太极拳濒临失传的真相》文中说:“松、松、松,太极功……太极拳这么练的真正目的就是改变身体特性,将固体特性的身体改变成类似于液体特性的状态,从而将身上的杠杆力性去掉,换成类似于‘浮力’性质的内劲儿,这个内劲儿就叫‘太极劲儿’!”太极拳名家王壮弘在一九八七年所说的水性太极拳之“水”,比“类似于液体特性的状态”更简单明了,说得更系统更有深度。他的水性太极拳有四大特色,“转固体为流体水性”就是其中之一的特色。
    一九八九年,王壮弘在香港给弟子们演示过海浪劲,相传猛烈发放时可以使人如受巨浪的冲击,五脏皆裂,他还强调行拳走架要松透和走弧形,要做到松空圆满,化僵体为柔软体;化固体为流体。要打出水性。只有这样,才能借到地心引力及其反作用力,才能做到真正太极拳的不顶不丢。

    从水的性质上来说,水是最柔弱的物质,故有“天下至柔莫过于水”之说,同时,手又是坚硬的东西,能滴水石穿;平静的水是柔和的,而巨浪滔天的水是凶猛的。太极拳的劲儿、技法与运动方法,很多都是用水之理和仿水之法。经典太极拳论中的“极柔软,然后达到极坚刚”,这是体现水的性质。
    从名家明师的练拳体会得知:水的意境在太极拳研练中是较为重要的。郑曼青先生在《陆地游泳》文中说:“专气致柔之运动,最合乎太极拳之原则者,游泳而已……积气犹积水然,积水浅,则载力微,虽一盂一盘未易浮也。积水深,则万钧之航,犹泛泛然不为重也。有扛鼎之力者,亦不过积气稍深耳。苟能知积气之方,如积水,则其力可达乎无穷……每一运动,即觉气之鼓荡如游泳,吞吐浮沉,以及乎进退如游泳……”有些太极拳家是这样描绘自己练太极拳的功夫层次:初期练太极拳是如站在水至颈深,姿势变换要慢匀,是不会游泳者的游泳;中期练太极拳如浮水中身是空,长江大河浮游中,已会游泳;晚期大成之时,练拳身体如在水上行,如履薄冰。
 

    恩师林墨根说的“运劲要连绵贯穿,见缝就渗”,其中之“渗”,就有水渗流的特点,正是所谓液体特性的状态。林墨根老师强调推手要劲顺气和,其中“顺”的内涵就如同大禹治水,讲究治水须顺水性,同理,劲顺才好化劲发劲。
    水之形,自无定形而随容器之变;水的包容性,装在什么容器里就是什么样子;太极拳推手的舍己从人、引劲化劲,有了水的包容性就会好使了。
    把空心球放入水中,手按空心球随球体不断向水中深入,向下压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大,同时我们的手也会感觉到球的反弹力也越来越大,这种水中产生的强大反弹力,就是柔中之刚,太极拳的身手软弹劲、腿脚沉弹劲和蓄而后发,就像水那样运动的。
    水往低处流是一个自然现象,是水的重量受地心引力影响的结果;太极拳的松沉身势与松沉劲,也是与水那样同理同法。水还会有水的流动、波浪、漩涡,其理法也可用于太极拳的推手、散手训练。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水因地形而制约它奔流的方向随机而动,因动而活,因活而进。如果用在太极拳的技击上,就是像水的运动规律那样避开高处向下奔流,避开对方坚实之处而攻击对方的弱点;水没有固定的形态,技击中没有固定的方式,根据攻防的实际情变化而取胜。太极拳的技击重在符合太极拳内涵的松功,亦重在意、势、招、劲等变化的功夫。
    据我观察,因常人的习惯本能易使拙力,加上一些人的急功近利和争强好胜,故不易练成水性太极拳,更是难以从“有为法”过渡到“无为法”的阶段。欲要练成练好水性太极拳,需要提高练拳觉悟,深入认识理解真正的太极拳,持良好心态,明理得法的下苦功去修炼。
                        2021年1月5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