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造我们的语言

 我的教育人生 2021-01-06

改造我们的语言

李广生

虽然发达的媒体技术部分的减轻了教师讲授的负担,但并没有因此而降低对教师语言能力的要求。在语言运用这件事上,启发比讲授更具有挑战性。把一个知识讲清楚,固然需要教师下功夫,但只要在知识上下功夫就可以了;而要想启发和引导孩子的思考,光在知识上下功夫就远远不够了。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要像火种,激发孩子的智慧、点燃孩子的思维。以下几点建议,对家长同样适用。

一、能否不要那么碎呢?我曾做过一个统计,一位教师在一节课中居然问了26个问题,平均不足2分钟问一个问题。如果这26个问题都能引发孩子的思考的话,短短的40分钟思考26次,可想而知思考该是多么的零散和混乱。而零散和混乱又是思维的天敌,这样的思考不但不能提升思维品质,反而会降低思维能力。如果这26个问题不能全部引发孩子的思考,那又何必问那么多呢?这一现象不仅出现在普通教师的课堂,那些刊登在期刊上的名师、大师的课堂实录,同样如此——小问题连篇累牍。似乎每个精心设计的问题都很有意思,也都能引发孩子的思考,却让我们忽视了另一个重大缺陷——割裂、斩断思维,破坏了思维的完整性。教学要“小步走”的观点我基本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不可以用“大问题”引领“小步走”,以保证思维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二、能否再开放一些?教师经常这样问学生:读完这篇文章之后,你认同作者的观点吗?表面看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但仔细分辨,我们会发现,它的开放程度非常有限,只有两种可能——认同或是不认同。这就意味着孩子只能沿着这两条线索进行思考,从而限制了孩子的思维的发展。除了认同和不认同,难道就没有别的选择了吗?这不就是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嘛。换一种表达方式:读完这篇文章之后,联系你的生活经历,谈一谈对作者观点的看法。这样就给孩子更加开放的思维空间——他们可以认同、也可以不认同,可以部分的认同、也可以部分的不认同,还可以跳出认同与否的束缚,从其他角度展开思考。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如何思考,即联系。思维就本质而言,就是在事物之间建立某种联系。

三、能否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在学习《长城》一课时,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任务是:课文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特点的。这样的语言把孩子带入文本,引导孩子去寻找、发现,但不是思考。如果换一种表达方式:你去过长城吗?或许你一定了解一些关于长城的知识,联系这篇课文,说说你所看到或知道的长城。很明显,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全在课文之中,与儿童的生活密切联系,孩子必须调动联想的功能,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思维也就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培养和训练。

四、能够把温度注入语言?人们通常把情绪误以为是温度,所以在教师的课堂评价中常见一些情绪化的语言,如:你说的真好、你说的真棒、老师很为你自豪,等等。但是,好在哪里、棒在何处、为何自豪,却是一头雾水、一团迷雾。说得多了,老师就敷衍塞责,听得多了,孩子也不以为然。温度是理性和真诚的产物,告诉孩子你真棒,不如真诚的对孩子说:你观察事物的角度令我眼前一亮。这样的语言,即使说得很平淡,也充满了温度感。当孩子遇到困难,不能完成任务或不能正确回答问题时,很多教师转变了做法,不再一味的批评,而是安慰和鼓励。这些表面看来很有人情味的做法,对于培养孩子的思维其实帮助不大。教师可以这样说:如果你再给自己几分钟的时间,也许会有所突破。或是这样说:如果我是你的话,就尝试用另一种方法。这绝不是简单的安慰和鼓励,而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引导。

教师是靠嘴巴谋生的职业,可是我们的嘴巴不单单是用来讲授的,它的更重要的功能是启发和引导。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和思维的工具,培养孩子的思维,当从改造我们的语言开始。


欢迎关注·感谢分享·期待留言
关注生命 致力原创
微信号:jiaoyu_rensheng
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