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伴随一生的礼物

 我的教育人生 2021-01-06

  作者:李广生|摄影:孔建斌  

生命活力是有节制“活”和负责任的“活”。

课堂上的激情澎湃和热火朝天固然是可喜的,但我们有必要深究——这是一种负责任的行为吗?情感的恣肆与活力的绽放在有些时候很难区分,但前者与自信且自律无关,自卑者为掩饰自卑甚至会表现出比自信者更加活跃。我们经常看到,课堂上注定无法在学业上获得成功的孩子,通常会采取特别的方式引起别人的注意以证明自己的存在,而这看似活力的表现恰恰不是活力,他们的桀骜不驯也恰恰证明自己内心的空虚。

可以肯定的是,自信且自律来自于责任。当教师把教的责任、学生把学的责任主动承担起来,是责任赋予的使命而激发出的内驱力,不是迫于任务和压力的驱使,教师才能自信且自律的教,即为不教而教;学生才能自信且自律的学,即为自学而学。生命活力得以焕发。

激情的昂扬与责任的担当如果恰如其分的融为一体,带给师生的益处是无法用一张试卷评价的,作为一种优秀品质的自信和自律将伴随他们一生,助力他们成就美好的、有尊严的生活。今天,孩子在课堂上懂得了学习以及学会学习是自己的责任;明天,他们步入社会便会自觉肩负起生活的责任、家庭的责任和社会的责任。不推诿、不懈怠、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课堂上被焕发出来的生命活力,不仅点亮了童年,而且温暖着人生。从一定意义上讲,自信且自律是我们送给孩子一生的礼物。

明确教与学的责任,划定清晰的边界,既不越俎代庖,也不推诿扯皮,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

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入门是教师的责任,修行是学生的责任。教师不再挥霍他们的经验,学生也不再消耗他们的激情,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成为各负其责的合作关系。在这种状态下,课堂可能是平静的,节奏可能是缓慢的、容量可能是较低的,但活力潜行其中,也正因为如此,它能保持的更为长久、蓄积更大的力量,乃至沉淀为素养,伴随孩子的一生。日本学者佐藤学所倡导的“静悄悄的革命”,便蕴含着这样的旨趣。

责任感是个极容易膨胀的家伙,或许因为人们给予它的美誉太多。某种行为虽跨越边界而对别人形成侵犯,可一旦贴上责任感的标签,或被认定为受责任感所驱使,则会被宽容、接纳,而不去考虑被侵犯者的感受。教师被要求建立强大的责任感,但没有为他们划定清晰的责任边界(事实上这个边界很难确定),导致教师的责任感极容易膨胀,教的责任经常性的侵入学的领地。责任感像是个气球,很轻易地膨胀,但一根针就可以让它彻底崩溃。教的责任感在膨胀的同时刺破学的责任感,教的压力越来越大,但学的并不轻松。在教师这方面是责任膨胀带来的不堪重负,在学生这方面是责任崩溃产生的消极懈怠,责任失衡导致教与学的恶性循环。

教的责任更多的表现为支持,学的责任更多的表现为选择。提供更有力、更丰富的支持但避免形成干预是教的责任,进行审慎的选择并承担相应的任务是学的责任。设计学习任务、优选学习材料、提供学习指导,是教师的责任;选择学习方式、消化学习材料、完成学习任务,是学生的责任。“学什么”教师说了算,这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学生走进教室,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要学习的内容一片茫然,则是教师的失职;“怎么学”学生说了算,教师只需要提供必要支持和指导。如果教师把“怎么学”的工作也大包大揽下来,则是越权的表现。其结果使学生放弃学的责任而依赖于教师。

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教师令人遗憾的懈怠应尽的责任,却热衷于争夺学生的责任。当学生的学完全处于教师的控制之下时,自信心首先被瓦解,即使取得成功也不认为是自己的成功,自律性随后被破坏,即使遭遇失败也不认为是自己的失败。成功和失败都与自己无关,他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任务,没有责任自信且自律从何而来?

一位五年级的班主任跟我抱怨,他的班的孩子特别懒,什么事情都依靠教师监督。为了配合学校推广读书活动,他帮学生选书、制定读书计划、安排好每天的读书时间,为了便于学生写读书笔记,他设计了一个样表,发给学生,让他们把书中获取的信息和感想填到表中。他的一系列工作得到领导的表扬,但对于推广阅读作用不大。和另一个没有做这么多工作的同事的班级相比,他的学生主动性更差,更依赖教师的督促。两个班的班级文化和学生本身的差异固然存在,但是不是因为教师做的过多而让学生变得更懒了呢?读书是独立承担的责任还是教师监督完成的任务?

课堂应该成为培养责任感的试验田。把学习的任务和要求转化为孩子的应尽的责任,在学习过程中建立学习主体的责任意识,通过克服困难、探索实践等学习活动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使他们成为敢干承担责任、勇于承担责任、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孩子不是等待教师的教而是主动地学,不是被动的解决问题而是积极的发现问题,不是逃避困难而是直面困难,意味着他们的责任感的建立,自信和自律的意识被激发,自主发展才成为可能。

在“生命课堂”的视域下关照课堂,“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还不能涵盖课堂的全部意蕴,它与师生生命成长的密切关系让我们寄希望于课堂焕发师生的生命活力,不仅表现为积极而专注的状态,而且表现为自信且自律的品格的培养。毫无疑问,责任感的建立,让教与学成为师生的责任——不可推卸、无法替代、彼此界限分明的责任——是最为重要的一条路径。如果说自信且自律是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那么责任感的建立让它成为伴随孩子一生的礼物。

 

 焕发师生的生命活力 

第一章:积极而专注

为不教而教,为自学而学

 长按二维码,识别,添加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