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才

 我的教育人生 2021-01-06

人才

作者:李广生

面试时接待一位川大的研究生,她给我讲了一对美国夫妇的故事。他们在美国有很好的工作、收入和生活,但他们甘愿放弃这一切,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去非洲做了七年的义工,现在来到中国,经常到川大的英语角,义务教学生说英语。她说她深受感动,希望自己能够向他们一样,拥有自己的梦想并为之而奋斗。她的表达有些混乱,但我还是能够听出来,通过服务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她梦想的一部分。

在我所接受的教育中,服务社会造福他人几乎是理想的全部。虽然当年的教育有些空洞,但经过反复的熏陶已经让它们深入到我们意识的深处。遗憾的是等我从事教育后,服务社会的观念变的不合时宜,甚至会遭到嘲弄。虽然还会讲服务社会,但讲的人和听的人心里都清楚,这只是冠冕堂皇的说法。人生价值越来越物质化和功利化,理想也失去了光彩和温度。

何为人才?人才的定义相当模糊,标准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有才的人不一定是人才,即便他才华横溢。无数事实证明,许多才高八斗的人不但没有成为人才,反而成了祸害,而且越有才华危害越大。才华是显性的,表现为能力,可以通过成绩、学历、文凭、职称、证书等来衡量,但它仅是人才的必要条件。

何谓必要条件?简而言之:如果A为条件,B为结论,有A不一定有B但有B一定有A,没有A一定没有B但没有B不一定没有A,则A是B的必要条件。

才华是人才的必要条件,是人才一定有才华,但有才华不一定是人才,这种逻辑关系几乎尽人皆知。但在实际中很多人不讲逻辑,不把才华作为人才的必要条件,而把它作为人才的充分条件。

何为充分条件?简而言之:如果A为条件,B为结论,有A一定有B但有B不一定有A,没有A不一定没有B但没有B一定没有A,则A是B的充分条件。

把才华视为人才的充分条件,就会建立这样的逻辑:有才华一定是人才。选拔人才因此而变得简单,只看有没有才华,或是说只看有没有能力、学历和文凭就可以了,美其名曰“唯才是举”。

曹操是唯才是举的典范,独揽大权后曾于建安15年、建安19年、建安23年连发三道命令,要求各级官员为他举贤进士、网罗人才。在《求贤令》中他明确提出“唯才是举”的用人观;在《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中他又强调“士有偏短,庸可废乎!”在《举贤勿拘品行令》中他更是直言不讳地说,即便“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的人,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也要加以重要,并要求各地“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求才若渴之心由此可见。

司马懿是曹操亲自选定并不遗余力提拔的人才。他志远才高年少得名,建安六年曹操征其入府,但他耻于为曹操卖命,称病不就。建安十三年,曹操就任丞相,强行征召司马懿并委以重任,开启了他辉煌的人生,最终使他官加九锡、位极人臣,享受“入朝不趋、拜赞不名、剑履上殿”的极高待遇,司马家族的势力得以壮大。虽然后来曹操也发现司马懿有“雄豪之志、狼顾之相”,不是久居人下之人,提醒儿子曹丕小心提防,但司马懿勤于职守,废寝忘食,最终消除了曹操的疑虑。司马懿确实有雄才大略,别的不说,不战而屈人之兵让诸葛孔明饮恨五丈原,足见其奇谋善断,比孔明计高一筹。

司马懿是人才吗?就像对曹操的评价一样,对司马懿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但是有一点不容改变,曹操一手提拔的这个人最终成为曹魏政权的掘墓人,曹氏家族是怎么攫取东汉政权的,司马家族就是怎么吞噬曹魏政权的,如出一辙。

唯才是举成就了曹操,也颠覆了曹操。

人才的充分条件可能并不存在,从逻辑学上讲,关于人才的假言推论也许并不成立。这就意味着人才选拔是一件难度极大的事情,而且风险极大。事实上人的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司马懿入仕之前“常慨然有忧天下心”,不想屈节于曹操手下,装病躲避征召。而其入仕之后,同样为曹家卖命不遗余力,并且积极谋求权力、培植家族势力,通过三代人的努力最终鲸吞曹魏政权。不能武断的说之前的司马懿是伪善矫饰而之后的司马懿是原形毕露,我倒是觉得正是曹操改造了司马懿,让这个志存高远的青年才俊走上窃权谋私之路。

发现一个人才很难,但毁掉一个人才很容易。

因为成就人才的充分条件不确定,所以只能通过必要条件选拔人才,但切不可把必要条件当成充分条件,更不能当成充要条件。这就意味着选拔出来的人才还需要进一步引导,让他们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到服务社会造福他人上,而成为真正的人才。

用什么吸引人才也很重要。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