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然和实然

 我的教育人生 2021-01-06

应然和实然

作者:李广生

春天来了,美丽的大中心繁花似锦,各种各样的花竞相开放美不胜收。饱餐一顿梅菜扣肉之后从食堂出来,拿出手机拍照,同行的同事说:多可惜,这么美的花居然不结果儿。而另一位同事说,越是美丽的花越有可能不结果儿。心里一惊,竟然忘记了拍照,他们随口一说,却说出了一个非常严肃的哲学命题,也是一个非常难以破解的教育难题——应然和实然的关系。

应然和实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奇妙的两样东西,虽然它们指向同一事物,而且指向同一事物的同一方面,好像是一回事,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状态。“应然”指的是应该的样子,“实然”指的是实际的样子。它“应该的样子”和“实际的样子”应该是一样的,但实际上存在着很多的、很大的不同。付出应该得到回报,但实际上很多付出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努力应该获得成功,但实际上很多努力最终的结果是一事无成。在理想状态下,应然和实然具有同一性,但在现实环境中,应然和实然具有差异性和矛盾性。这不难理解,几乎是尽人皆知的道理。

令人觉得吊诡的是,应然和实然的区别虽然被人们所熟知,但还是有很多人,包括洞察它们的矛盾性的人,依然执着地固守它们的同一性。用应然代替试然、把应然视为实然是他们的固有的思维模式,其牢固程度足以让他们无视实然的存在,怡然自得地栖息在应然的世界之中,两耳不闻窗外事。

教师觉得:我付出了努力就应该获得回报,虽然自己不求回报;我认认真真地教,学生就应该踏踏实实的学;我讲清楚了,学生就应该听明白了;学生听懂了,就应该理解了;学生参与了,就应该有收获,等等。实际情况如何呢?教师讲了学生可能没听,听了可能没懂,懂了可能没有掌握,掌握了可能不知道如何应用……“我讲的很清楚了,他们应该理解了,怎么还会出现错误?”很多教师百思不得其解。

同样的问题在教师研修活动中同样存在。昨天下午,在后沙峪小学组织一场主题为建设有合作的课堂的研修活动。在三位同事的陪伴下我赤膊上阵,与参与研修的十所学校的干部教师进行了2个小时的对话和研讨。现场效果令人满意,我记录的时间表明,80%的时间是参与研修的教师在活动,对话层层推进,思考也逐步深入;我期望看到的深入的反思在现场出现了并且真实可见;我们共同努力创造了研修的趣味性,几乎所有的人都表示这是一次有意思的研修,同时也很有意义。更让我觉得可喜的是,我们研修的主题是建设有合作的课堂,而合作竟然在我们之间自然而然的发生了,我们在合作中学习合作。现场效果挺好,大家应该都有很大收获吧,后面的工作应该能够顺利进行吧,两周之后的研修活动各个学校应该能够拿出相应的成果吧,我真的不那么乐观。闫老师是个“老江湖”,实践经验非常丰富,他问我:你觉得他们回到学校,后续的研修活动会进展如何?我摇摇头说:真的不敢保证。

从研修现场到学校现场,从研修活动到真实课堂,从应然到实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还有很多的变数,还有很多的不可预知的困难,某一环节的稍稍放松,足以让这一期付之东流。如果我仅仅满足于成功的举办一次活动,现在就可以举杯庆祝了,但我希望它真的有用,就像我对“生命课堂”的那份感情一样,希望它真的有生命力。这就意味着我给自己出了一道难题。

在第一环节“寻找真实的自己”中,我从一个几乎每天都发生在我们身边事例入手,引导大家反思“但是”背后的自己的真实的意图——是解决问题还是推脱任务。我没有要求大家分享,因为把真实的自己展露出来真的是一件很让人不安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是这样,一方面希望彼此之间坦诚相待,一方面对自己遮遮掩掩。真实的意图只有自己知道,问题是要不要回避真实的自己。

应然是枝头的花,虽然很美,但可能结不出果实。我喜欢花的美丽,但不迷恋,我更希望看到在花枝招展的地方结出沉甸甸的果实,并愿意为之而努力。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