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故宫有的宫门没有门槛?了解真相后,难怪大清会亡国

 北京范儿 2021-01-06

去过故宫的人都知道,故宫的每一道门,都有很高的门槛,有的都的人甚至一步都跨不过去。既然这么不方便,当初建造故宫的时候,为什么要设置门槛呢?

门槛在我国的建筑中有着很高的地位,不是有这么一句老话吗,“哟呵,你们家门槛太高,我可迈步进去”,这句话通常用来讽刺对方态度比较傲慢。在过去,门槛的高低,象征着主人地位的高低,身份越高,门槛越高,故宫的主人是皇帝,门槛自然而然是最高的了。其次门槛可以时刻提醒人们注意自己的举止端庄。在古人看来,站有站样坐有坐样,走路也得有走路该有的样,不能跑来跑去不懂规矩,门槛的设置就是提醒宫中的妃子、宫女、太监们走路要端正。除了这些象征性的意义,门槛也有实用的一面,古代的门都是木质的,有了门槛,可以避免木门直接与地面接触,防止变形,而且门槛还有一定的保温作用,提升门与门槛之间的气密性。

这就不难理解故宫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高门槛了,但是细心的游客会发现,故宫中有的门并不是都有门槛,其实这不是刻意设计的,而是有人故意把门槛砍掉了。谁这么大胆,居然敢砍掉故宫中的门槛?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要说溥仪砍门槛这事,那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就是溥仪的英文老师庄士敦。

了解溥仪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很欣赏西方文化的皇帝。他的很多观点都很贴近西方文化,这都源自他的英国老师庄士敦。因为这位外国老师总能给溥仪带来一些他闻所未闻的新鲜玩意。除了那些让溥仪着迷的新鲜玩意,庄士敦带给溥仪更多的是对旧传统的反抗精神。所以这些传统的礼数并不能完全束缚溥仪。当然也不是庄士敦教溥仪砍掉门槛的,老先生虽说是个外国人,但也不至于这么没溜。促使溥仪砍掉门槛的直接原因,是一件新婚礼物。

在溥仪大婚的时候,他的堂弟爱新觉罗·溥佳送了溥仪一件新婚礼物,一辆自行车,也叫洋车,这绝对算是一件用心挑选的礼物了。因为在溥佳小时候,曾经是溥仪的伴读之一,俩人一起学习洋文。当时京城贵族正在盛行骑自行车,别说在民国时期了,就是在70年代,谁家要有一辆自行车那都是有钱人了。溥仪从小就被圈养在高墙内,第一次见到自行车,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后来溥仪开始学着骑自行车,这在当时遭到了很多清朝大臣的反对,但是溥仪骨子里就是任性的人,没人能管的了他。后来溥仪为了提升自己的车技,每个月拿出100大洋,特地从宫外请来一位师傅,这个师傅名叫“飞车小李三”,是当时京城有名的车手。在“飞车小李三”的调教下,溥仪的车技突飞猛进。为了显示自己的新玩意,溥仪不管去哪儿都骑着自行车,但是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各宫之间都有着高高的门槛,每次都要下车搬过去,这让溥仪很恼火。俗话说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这时,一个最佳损友出现了, 他就是溥仪的小舅子、婉容皇后的亲弟弟润麒。他就是让溥仪砍掉故宫门槛的罪魁祸首。

润麒是出了名的淘气包,不知道各位看没看见过一张溥仪爬故宫房顶的照片,这上房就是润麒教给溥仪的。听到溥仪抱怨故宫的门槛,润麒说砍了不就行了吗,我为了骑自行车,把我们家的门槛全砍了。溥仪一听,我怎么没想到呢。随后便命令太监们把故宫门槛全砍了去,这可把太监们吓坏了。这俩小祖宗不知道怎么回事,小太监们是最知道规矩的,连忙跪倒在地说万岁爷这可使不得啊。不一会儿就有人请来了隆裕太后,把溥仪一顿臭骂。溥仪只好暂时作罢,但是一直心心念念的准备砍掉门槛。没过多久,溥仪就等来了机会,隆裕太后病重,这下没人拦得住溥仪了,溥仪把他常去的几个宫的门槛全都砍掉了。

溥仪一共让人锯掉了20多处门槛。这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毕竟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还没有哪位帝王干出锯掉自己宫殿门槛的事情。如今那些被溥仪锯掉的门槛,依旧静静的躺在故宫之中,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1

END

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