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槛原指门下的横木,中国传统住宅的大门入口处必有门槛,人们进出大门均要跨过门槛,起到缓冲步伐,阻挡外力的作用。老北京大门一般都有门槛,但也有例外。
![[转载]老北京大门的“门槛” [转载]老北京大门的“门槛”](http://image85.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5/1421/53554382_1)
【城门】
北京“内九外七皇城四”,大大小小的城门,设置的都是可移动的门槛。白天开城门后,就把巨大的木门槛移到旁边,以方便车辆通行。晚上守门兵丁再把门槛搬到石质卡槽里,关上城门。当然这都是百年前的程序,现在,城门楼子都拆差不多了,就更没有“关城门喽!”这一说了。 ![[转载]老北京大门的“门槛” [转载]老北京大门的“门槛”](http://image85.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5/1421/53554382_2)
(正阳门城楼里石质的大门槛卡槽,这扇大门已半个多世纪没关过了。)
![[转载]老北京大门的“门槛” [转载]老北京大门的“门槛”](http://image85.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5/1421/53554382_3)
(故宫神武门的大门也没有固定的门槛) 【溥仪锯门槛】
虽然故宫(紫禁城)的大门没有门槛,可是紫禁城里边--尤其是帝后日常居住的紫禁城北部“后三宫”,却都有门槛。为此就引出了“溥仪锯门槛”的闹剧。
末代皇帝溥仪当年在故宫里骑过的自行车。溥仪觉得骑着自行车一到大门就得下来,还得把自行车从高高的门槛上搬过去,很不方便。于是,他命令砍掉故宫内部分大门的门槛,这样他可以在里面自由骑行,穿过大门也不用下车。!就这样从御花园的顺贞门东侧的门槛锯起,往南经集福门,琼苑西门、长康右门,近光右门、内右门,乾清门西边的隆宗门和东边的景运门,...
...直至通往东六宫的大成左门、咸成左门、广生左门,都给锯了。
太监们见那些被锯下的门槛好好的,扔了怪可惜的,于是就在大门后设置了一个汉白玉的石座,然后将被锯下的门槛放在上面,有的还包上一层铜皮,以防被损坏。但不知什么原因,西一街西侧的大成右门,也就是储秀宫东侧的门槛南端只锯了一半,就停下来了,现在锯口还在。
![[转载]老北京大门的“门槛” [转载]老北京大门的“门槛”](http://image85.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5/1421/53554382_4)
【寺庙的门槛】
鲁迅先生笔下刻画过一个悲惨而愚昧的祥林嫂与门槛的故事。嫁过二夫的祥林嫂,听人说“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便相信到土地庙捐一个门槛,当做自己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可是,以历来积存的工钱,在土地庙捐了门槛后,并没能使祥林嫂摆脱人们的鄙夷,不久她就悲惨地死去。可见捐门槛是没用的。
现在旅游还没有打破“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团体游套路。每去寺庙,导游就开始忽悠:“过门槛一定男客要先迈左脚,女客要先迈右脚,不要迈错了,男客迈左脚是入西方净土,迈右脚是入十八层地狱,女客正相反,马虎不得。”“还有就是不要踩门槛,这会使人在阴阳两界飘浮不定,既成不了神也投不了胎。”导游说得神灵活现,游客吓得胆战心惊。
【百姓家门槛】
![[转载]老北京大门的“门槛” [转载]老北京大门的“门槛”](http://image85.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5/1421/53554382_6)
《论语·乡党》讲孔子,“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说的是走路,注意避免踩门槛。
老百姓就没那么多“臭讲究”,不信你看上面的照片,不踩门槛能这样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