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解经典 | 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紫薇院 2021-01-06
太极疗2021-01-04 17:46:00

名家解经典 | 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杨澄甫注:

顶者,头顶也。此处道家称为泥丸宫,素呼天门。顶劲非用力上顶,要空虚,要头容正直,精神上提,不可气贯于顶。练久眼目光明,无有头痛之病。丹田在脐下寸余,即小腹处。一身元气总聚此地位,行功如气海发源环流四肢。气沉丹田,身与气不偏倚,如偏倚,如瓷瓶盛水瓶歪倒,则水流出矣。丹田偏倚,则气不能聚矣。此说佛家称舍利子,道家为炼丹。如此练法,气壮多勇。功久,外有柔软筋骨,内有坚实腹脏,气充足,百病不能侵矣。

许禹生注:

虚,一作须,似宜从虚。虚者,对实之称。实即窒滞难巧也。顶者,头顶,亦曰囱门。小儿初生时,此处骨软未合,常随呼吸颤动,道家称为上丹田泥丸官,盖藏神之府也。佛家摩顶受记,道家上田练神,《易》曰行其庭不见其人。《黄庭经》云:“子欲不死修昆仑。”均示人修养之要诀也。夫人之大脑主思想,小脑主运动。而头顶实首出庶物,支配神经,为主率之枢府,其地位重要如此,宜为修养家所注重。练太极拳者,向主身心合一,内外兼修,精神与肉体二者同时锻炼,故运功时必须智于脑,贯神于顶,务使顶上圆光虚灵不肤,所以练神也。盖头为全身纲领,纲举则目张。头顶悬则骨骼正直,筋肉顺遂,偶有动作,全身一致,左右前后无掣肘之虞矣。

“气沉丹田。”丹田,穴名。道家谓丹田有三,一居头顶以藏神,一居中脘以蓄气,一居脐下以藏精,此指下丹田也,常用深呼吸使气归纳于此,自能气足神旺。《黄庭》云:"呼吸庐外下丹田,审能行之可常存。"盖常人呼吸短促,每至中脘而回,不能下达此处,因之循环迟缓,肺力薄弱,不足排泄腹中炭养,血脉不能红活,于人之寿命关系至锯。老子曰:“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又曰:“虚其心,实其腹。”盖吐故纳新,归根复命,以心意导精气于下丹田而施烹炼也,久之能延华却病。下丹田为全身重点所在,习拳术者沉气于此,则屹然不动,不易撼倒。但沉者徐徐而下,在有意无意之间,非若外家之用力下沉,外臓小腹也。

名家解经典 | 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王培生注:

顶指头顶。练太极时应该无思无虑,沉稳安静,聚精会神,专心一志。不该在昏昏欲睡的状态下进行练习。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运智于脑,贯神于顶才能提起精神。然而却不能用力,一用力则头顶发硬,气血不能畅通。必须要虚灵才能合乎要求,而免去弊病。

头为全身的主导,头正则周身骨骼正直,筋肉顺遂,这样在动作上才能全身一致,没有偏左偏右的毛病。

丹田是穴名。对丹田的位置有种种说法。有说在脐下一寸的,有说在脐下二寸或三寸的,其实丹田仅是一个注意点或内部紧张点。一般人呼吸短促浅表,假使在练习时能使气归纳于丹田,锻炼呼吸深长,则可更好地收到练习太极拳的功效。然而要注意这种使气归纳于丹田的作法,只有用意下沉,决不可用力,一用力则易违反生理而产生弊病,这点要特别注意。

沈寿注:

颈部肌筋要放松,头部要正直而自然地向上领起;并采用腹式呼吸,使内气能下行而沉于丹田部位(不致使气血上浮)。

学而思之:

平常我们经常听到的练神、练意、练气,归根结底还是要从拳架上求,而拳架里的功夫还是要从放松与入静入手,内家拳的进阶可谓是一环扣一环,一层深一层,许多要领没有切身体悟的话,就从更加基础的身法要求做起,功夫到了,各种要领自然水到渠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