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禪偈百首》!!!

 一人一心一念 2021-01-06

                                             《禪偈百首》

呱呱墜地到結緣眾生,多在追求和掙扎中度過,從來無暇停下來究竟觀照自己的內心。業力的慣性牽著自己,標榜過著積極奮鬥的人生。世態炎涼的感懷,時過境遷的無奈,換不來曾經寧靜的延續。所有的責任與愛,究竟結果竟是自私心的滿足。你無法預知自己的下一秒,卻為著爭辯浪費時間,“無常”的變化卻實實在在的改變著你的身體,你的境界,你的生活,少貪嗔而多證悟,做好當下的一切!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面對“無常”你的選擇還有什麼?
 

有“追求”,是一種積極地人生態度。人類在進步,世界在發展,個體順應潮流,與時俱進是客觀推動,你不可能選擇不動,無非是否更主動、更積極而已!物質基礎的差距決定不了你的人生。有“追求”,更“主動”才是真正的財富!曾經的“慢怠”、“瞧不起”也許成為若干年後“羨慕”、“嫉妒”的談資。有“追求”,會讓你有更完整的人生體驗! “不強求”,不是無可奈何,不是消極適應。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命里無時不強求。努力還要繼續,記住---忍耐是爆發力的積蓄,相信量變到質變的真實。能力的積累也許不是正比例的回報,但絕不會消失,功不唐捐,你的終歸是你的,時間早晚而已。“不強求”,會讓你在人生體驗的過程中更從容! 有“追求”,,“不強求”是一種智慧的人生境界!


當你有一碗飯可以飽腹、有一杯水可以解渴、有一兩件衣服可以覆體、有一點錢可以買上面所說到的那些東西時,你的基本生存條件就已經得到滿足了這時候,所有其他的東西,都是一種身外之物。有和沒有,都改變不了你的生存本身。你買一間再大的房子,睡覺時,都只需要一張床;你吃再好的東西,賺再多的錢,也只不過是希望自己能活得快樂。那麼,假如得到這一切的代價是付出你的快樂,那麼它們對你來說又有什麼真正的意義呢?

黃山覺時夢來晚

恨未相逢懵懂時

隨緣度日終覺淺

原是無明證曾經

多生多劫困無明

今朝又逢日月升

懸崖撒手終不晚

絕後再蘇起修行

一朝紅霞映滿天

地水火風彩雲巔

問道能容多幾許

靜待花開香滿園

聞法得道一念間

扶搖直上九重天

和光同塵本一體

無住生心入涅槃

如如不動本無相

奈何心動碰桅桿

二元對立分別苦

同體同悲破冥頑

物來則應風拂面

過去不留了無痕

不迎不拒何來擾

遁世逍遙方寸天

金剛般若無上智

半部哲學安乾坤

色法生滅本無相

盡度眾生方便說

無諍三昧心生法

最為第一通圓融

須彌山前忙尋路

一念轉身此山中

人哭我亦哭

人笑吾亦笑

眾生造次生

分別亦非意

境隨心頭念

借假來修真

風月無古今

情懷自淺深

十一

有事不亂觀自在

無事不空本自足

因緣生滅有為法

盡度苦厄為眾生

十二

業因相續自流轉

成住壞空本無常

夢中試解禪中趣

大道初現指家鄉

十三

六界本無救世主

佛力相持亦為幫

護持心念清淨場

道法自然出平常

十四

清風輪換四時天

誤入喧囂放紙鳶

離欲方得金剛智

恆順眾生尋因緣

十五

花開花落自有時

不貪功名不羨仙

行深般若終有果

人天合一皆自然

十六

真我無相遍虛空

法界分別萬物生

春秋大業盛世景

盡在南柯一夢中

十七

惚兮恍兮一念覺

大道無形自守中

不偏不倚行世事

何來無常亂此生

十八

幡然有悟勤自省

忍辱精進為修行

端坐蓮台心生法

任爾東西南北風

十九

君臨天下莫由衷

虹橋殘月嘯西風

莫道浮誇盛世景

東京夢華一場空

二十

南柯一夢盡虛空

紅塵盡現凡夫景

唯有心靜呈原明

滅諦四相度眾生

二十一

人身難得今已得

佛法難聞今已聞

修身度劫千般苦

萬法助綠求夲真

二十二

生死大事不由已

凡間瑣事不纏身

只管發心善護念

不枉今生擺渡人

二十三

苦集滅道依緣起

知幻修幻正當時

離幻即覺無漸次

圓覺妙法自然拾

二十四

僧自恣日佛歡喜

盂蘭盆節報慈恩

六道眾生皆发愿

倒驾慈航菩提行

二十五

夢中明明有六趣

覺後空空無大千

莫衷一是話開悟

本是放下一念間

二十六

不悲過去一闡提

不貪未來袈裟衣

願解如來行大道

功不唐捐日日持

二十七

妄起即覺不相續

覺起離妄一念心

菩提煩惱不取捨

真妄不二無分別

二十八

看盡眾生浮華景

方懂念止萬事休

謹言慎行不二過

戒急用忍度蹉跎

二十九

悟了還同未悟時

依然只是舊時人

功不唐捐行履處

行深般若皆自然

三十

善心昭昭終有報

一念純真可熔金

太湖仙島佳絕處

虛極靜篤萬物通

臥佛涅槃吉祥地

孔子問道虛其心

老聃垂目辨天地

至虛無上歸本真

三十一

花開見佛莊嚴相

九龍灌浴紫氣升

八風來水出鳳口

隱秀靈山為眾生

三十二

莊公夢蝶不知周

俄然覺後一念休

方生方死齊萬物

何來分別強說愁

三十三

始知念止萬事無

何苦八方問不休

萬般神通皆小技

體解大道空悠悠

三十四

佛魔同體一念間

勸君莫入錯時禪

悟後起修真無我

永扶正法在人間

三十五

圓教成就當下解

一心三藏非有空

我盡虛空遍法界

萬法由心一念生

三十六

因緣生法非義諦

性空色相皆本然

如來藏中清靜事

哪管身後水滔天

三十七

性本相知相背離

如來藏中萬物生

地水火風空見識

依幻緣起一念中

三十八

人法二空四禪地

喜定住捨享輕安

空空散盡無客塵

滅諦涅槃入圓通

三十九

萬法歸宗妙蓮華

一實相印無別他

花開蓮現皆可度

塵揚順風還本國

四十

有情無情皆一體

十世古今融當念

時間空間合一界

無始眾生顛倒行

四十一

因地不真招迂曲

直心向佛不生滅

剔塵除垢勤自省

我向今生修此身

四十二

如來如去無所戀

涅槃生死等空花

隨順世事無罣礙

無生法忍菩薩行

四十三

自取流轉循六道

安知無常三昧時

心能轉物終成果

盡在般若一指中

四十四

鏡中尋物自顛倒

霧里看花不可得

妙明真心恆常在

剎那如來君未知

四十五

一葉障目不見山

大海浮凹迷中參

不二心性離能所

恆常未動自圓滿

四十六

攀緣妄念起六塵

修幻離妄不生心

個人隨緣各得解

法性契合戚戚焉

四十七

貪文解字聞思修

離岸仍執腳下舟

直指人心當頭喝

錯拾羅扇不知秋

四十八

事事無礙十方土

理事圓融通八方

不執不著轉萬物

本性周遍通如來

四十九

離妄覺相不分別

念念即住守靜篤

切忌時時從他覓

獨往處處得逢渠

五十

難易相成同來處

有無相生名不同

見聞覺知非實在

性本自然無有空

           

五十一

隨順世緣無罣礙

行走坐臥觀想中

起心動念皆合道

心行正直不言修

五十二

因緣而生非義諦

托緣呈現無始終

如來藏深本無底

三千世界我能容

五十三

生生不息無始終

因緣和合畢竟空

諸法空相本無住

行之當行為安心

五十四

日鏡相遠非和合

戲論取火自然生

性色本空遍法界

循業發現真如中

五十五

蒸沙尋食不解意

說食不飽空中花

信解行證丈夫事

踏石留痕行履中

五十六

識生相滅山非山

妙有真空水是水

十年辛苦重重礙

無法無我破牢關

五十七

若生若死反觀己

十方世界吹小塵

無所從來滅生死

於無心處法性身

五十八

有緣出世為示現

無緣滅度盡逍遙

法尚應捨何言度

瞭然自知各用功

五十九

性在作用妙總持

作繭自縛莫說愁

虎頸銅鈴誰人斷

解鈴還需系鈴人

六十

待悟之心不可有

悟境亦是迷人說

正信起修綿不絕

得力之後無修行

六十一

同異執著有為法

法性圓融無礙觀

清靜本然藏天下

自他不離一毫端

六十二

小中見大觀天下

大中見小末毫端

明明白白一條路

或嗔或貪不肯行

六十三

器小易盈難究竟

自閉妙明輪溺中

遠離驕慢逆水行

身心合一本具成

六十四

性在作用出五濁

知妄相出窮其根

應無所住生其心

清水無垢映客塵

六十五

慎思明辨主心思

莫貪神通染六識

空有起滅皆為妄

法而如是大自在

六十六

色空不二大隨順

六塵不惡同本覺

無邊剎土入我身

帝網天珠無礙行

六十七

名利權情水中月

十層顯見話見經

能所不二皆生滅

契理之智亦為空

六十八

世間極處是佛法

佛法究竟世間法

法不用求永存世

即心即佛無差別

六十九

法法平等無高下

條條大路通長安

修需漸修方頓悟

心形寂滅無上覺

七十

一真法界本不動

起心動念現六塵

超凡入聖一念差

佛果究竟無等級

七十一

浸潤之譖亦可覺

膚受之愬堪能忍

行之當行丈夫事

離奸佞妄世間行

七十二

克人不過膂力勇

勝己方可稱為強

天不藏奸照萬物

仁者無憂始成鋼

七十三

是非只因多出口

煩惱多為強出頭

人前莫譏不如己

人後焉知或在天

七十四

虛而不屈量萬物

動而逾出陰陽平

棄己任物笙簫悅

橐龠虛中自出風

七十五

安以動之徐生處

躁進欲盈日日新

萬物並作以觀復

事緩則圓靜守篤

七十六

企者不立難持久

跨者不行勉為之

周行不殆恆常在

體解大道漸漸行

七十七

無為有意順自然

不言之教四季生

大象無形天下往

虛名之下身必酥

七十八

萬物本閒處處道

不為而成萬物生

求之不得人自鬧

綱舉目張通圓融

七十九

善者不辯止是非

知者不博攻專精

信言不美真實意

為而不爭靜水深

八十

自覺覺他行圓滿

得意忘言非有無

心念存正終生果

諸法唯識不分別

八十一

依智行事修身時

何來六道佛法事

不愚不惑戒定慧

八識田中結善知

八十二

行所當行過便修

莫做聖解無不同

緣散緣聚豁達處

但盡凡心皆真如

八十三

善不受報無用心

循法行事好修行

自信不及難究竟

不修之修終大成

八十四

定而不慧大昏沈

狂慧頓發非成就

定慧雙修觀自在

行盡坐看雲起時

八十五

大事涉俗入紅塵

小事求真本無心

莫談無相無不相

圓頓當下一念間

八十六

今日之病由先罪

無常苦空常有時

不入過去了常想

與事無隙本性來

八十七

佛不渡人人自渡

認物為主大妄想

命自我立證究竟

萬法歸宗任我行

八十八

舊日來時緣未到

再循普賢入山中

問佛頂禮觀金頂

捨身崖處煙雨瀠

夜宿峨眉山腳處

輾轉入夢尋音聲

人間有漏終無果

發願精進待有成

八十九

橫來正對循正業

逆來順受好修行

隨緣變現諸法界

萬物大千本不生

九十

一心三藏現萬物

自取自心悟中修

當念信解如來藏

無修無證入金頂

九十一

夢中諸象千千萬

無緣大慈攝四方

法華三昧享自在

全性起修當下成

九十二

少欲知足菩賢行

見之不見方始終

自利利他眾生現

如來三藏一念中

九十三

圓頓之悟不言證

即心即佛好修行

一燈照破千年暗

永存光明在心中

九十四

仰天射箭終會落

無住涅槃非佛果

依智能滅萬年欲

瞞天過海證普提

九十五

師從諸法各不同

嬉笑怒罵皆慈悲

聽經聞法大福報

愛莫能助無緣人

九十六

外省住演斷六根

心如牆壁便入道

置心一處是根本

條條大路圓滿行

九十七

易子相教各圓滿

最難叫醒枕邊人

心平氣和應萬物

安而行之真修行

九十八

迷時師渡入法門

明時自渡破牢關

直指人心無義理

念念不念無附焉

九十九

自編自導多戲論

幕落何處是家鄉

今朝終到源頭處

緣起緣滅夢一場

100

山高自有客行路

水深自有渡船人

聚沙成塔無捷徑

信念篤定斷疑猜

二〇一九年三月七日

(二月初一)

                 

          

心平何劳持戒 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 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 忍则众恶无暄

若能钻木出火 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 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 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 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 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 西方只在目前


一一六祖惠能大师


(下图为恩师墨宝)

一青一黄一秋

岁月如此悠悠

苦空无常无我

佛子与世何求

饿了张口吃饭

困了伸腿一宿

心中一事无挂

如是潇洒风流


一一般若讲堂释明净法师

心地慈悲善良

身如天地无彊

万物本是虚化

何须东奔西忙

闲来无事办道

品茶悠悠坛场

若问行者怎修

无住生心离相


一一般若讲堂释明净法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