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读书计划8:幸福原动力-赢得快乐竞争力的5个秘诀

 北山读书 2021-01-06

一本书的精华,10分钟的干货

作者:肖恩·埃科尔(Shawn Achor)

类别:积极心理学 幸福


拥有“幸福力”的人什么样?

“这些人在工作中似乎拥有点石成金的本领,他们可以让每一个机会、每一段关系、每一次挫折变得非常有价值。他们能够不断发现新的可能性,能够找到方法绕过似乎最无法逾越的障碍,能够解决看起来最棘手的问题。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看不到世界中的消极现实,而是因为他们更看重自己拥有改变这些现实的能力。”

这本书就是告诉你,如何成为这样的人。

什么是积极特质

埃科尔提醒一位朋友没系安全带,但是他却说:“不系,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

埃科尔说,那不是乐观,而是愚蠢。这种非理性的乐观,不能避免其他汽车撞你。就像这次疫情全球蔓延,发达国家那些迷之自信的人们,他们不是乐观,而是无知和傲慢。

那什么才是积极特质?

积极特质不是关于悲观、乐观的,也与看见杯子是半空还是半满的无关。悲观主义者和乐观主义者都太专注于如何解释眼前的那个玻璃杯,可能会忽略第三个事实——桌上有个大水罐,可以往杯子里加水。

积极特质就是能看到满满的大水罐,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更丰富的机会、更多的可能性以及更多的成功道路。

积极特质是发现更多的可能性,而不是在不幸的时候对于不幸的自嘲和自我安慰。

在埃科尔的前一本书《快乐竞争力》中讲到,先有快乐后有成功,而这本书要讲的,是在快乐之前还需要什么?如果你想创造积极的改变,你就必须改变你的现实。

作者总结,通过五个步骤,就可以把自己的现实变得积极起来,从而获得更多的快乐,更大的成功。

步骤一

构建积极现实

看见其他人看不见的机会。

你现在可以试着在纸上画一个咖啡杯。

策略1:认识到其他现实

大脑每秒只能处理40比特的信息,而你从感觉器官获得的信息,每秒超过1000万比特。所以,我们的认识只是世界的一部分,而不是世界的全部。

所以,现实有多个版本,可能有一些是你没有注意到的。比如,春天的花,夏天的叶,秋天的果,冬天的雪,有那么多美好的事情等待你去发现。

埃科尔发现,在金融危机中失业的人中,那些能够尽快认识现实并欣然接纳的人,更快的重振旗鼓。

比如, 压力。我们都认为压力不好。压力确实不好,但是有趣的是,你越是强调压力不好,人们就越有压力。

应该怎么办呢?看到另一种现实,就是压力背后的正面意义。每一种情绪的背后,在潜意识层面,都是对自己有益的,是保护自己的。

如果能够看到压力背后的积极意义,知道压力其实是有助于更好的工作,接纳压力之后,压力反而减轻了。

好了,现在你发现了没?无论你的咖啡杯画的是否好看。几乎所有人的咖啡杯,都是侧面的,而不是从上面看的。世界其实有很多个视角。

策略2:增加观察点

作者提到耶鲁大学医学院的教授,会带着忙碌的学生去美术馆,要求他们盯着几个世纪前的绘画作品,对画中的人物进行诊断。一名学生说:“这让我注意到我的眼睛不曾看到的事物”。

增加观察点,能帮助你注意到其他人忽略的但是可以利用的可能性。

如何发现这些细节呢?就是改变固有的模式。比如,选择一条不同的驾驶路线去上班,或者有意识的和一个平常没有交往的人聊一聊,去一个新地方吃饭,找一个不打算成为客户的人聊一聊。

策略3:寻求最有价值的现实

20世纪50年代,有一家生产电子琴的公司需求突然下跌。所幸,公司领导没有把自己看成是夕阳产业,他们决定不去看自己的缺陷,而是看自己拥有什么资源

结果发现他们拥有大量的电路专家,于是转向成为生产菲亚特汽车的电子转向系统,为军队测试威胁检测系统,为医院生产卫生水电子设备等等。

一种现实可能导致破产,另一种现实却带来长达50年的创新和利润。

假设你的老板走进你的房间,不太积极的人会看到“压力”、“威胁”、“我不行”。反之有的人会看到“良师益友”、“留下印象的机会”、“晋升的关键”……

作者建议,在做重大决策前,一定要让三个具有不同观察点的人参与进来。多元化就是多视角。立场决定视角,立场越多元,视角越开放。(建议参看“判断与决策1-选择性知觉:我们为什么会视而不见?”)

另外,如果经理只是说一句:“我能想象你现在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了”。这样就会让员工大脑负责情绪的一部分脑区平静下来,启动前额叶皮质,员工心态就会更积极。

步骤二

绘制心理地图

意义里程碑,就是生活中对你重要的事情,比如职业晋升、新公司开张、孩子上好的学校、身体更健康,等等。(【TEDX】如何在五分钟内知道你活着的意义?

策略1:突出你真正的意义里程碑

耶鲁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人们把自己的职业看成是工作、事业或使命的差别是巨大的。创造意义的是人,而不是工作本身。

埃科尔让他的学生画哈佛校园,他发现每个人都把重要的画在了中间,不关心的甚至都不画。作者说,那些没有画出来的,可能像你画出来的一样重要。

让人们画出一个时间和快乐的折线图。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事很快乐,另外因为什么事不快乐。对人最有意义的是,哪些事情很有意义,但是可能并没有被画到显示地图中?

策略2:重新定位你的心理地图

无论想实现什么目标,作者建议我们拿出一张纸,写下自己拥有的所有资源。比如获得晋升,专注于如何利用资源获得晋升上,比担心自己为什么不能晋升,使自己更能转向积极的一面。

当我们消极、抑郁时,会感到世界缩小到只剩下自己。你是那么专注于自己,很难看到机会和可能性。怎么办?就是做利他行为,把他人放到你的地图中心,扩展你的世界,让你看到更多通往目的地的路线。

策略3:先绘制成功路线,再绘制逃跑路线

你的注意力集中在什么上,什么就会成为你的现实

如果你在准备马拉松比赛,不要一开始就担心可能会受伤,如果跑不下来多难堪?相反,你应该制定训练计划,想象一下随着自己越跑越长,感觉有多棒,完赛以后的庆祝场面。

当人们更消极的时候,视野会比较窄。反之,当人们更积极的时候,他们的视线范围会更大,看到更多的可能性。积极的员工会看到更多晋升通道,积极的企业家会看到市场更多的趋势,积极的运动员会看到更多传球机会……

步骤三

寻找X点

马拉松选手到了42千米的时候,眼看前面就是终点,虽然身体极度疲劳,但是大脑会释放大量的内啡肽和其他物质,鼓励他们加速跑完最后一段,这个点就是X点。所以,很多心肺复苏的抢救点就设在X点。

你觉得自己离成功越近,前进的速度就会越快。

策略1:靠近目标(距离)

有时候设定目标的时候,把已经取得的进步也包含进去,比如,要设计一个健身表格,不要从第一天开始打钩,而要把前几天也包括进去,这样你会觉得自己已经向目标前进了一些。

有的咖啡馆推出一个累积10个积分送一杯咖啡活动,但另外一种方式是12个积分送一杯,但是前两个积分已经被画上了。本质上一样的,但是后者消费者更快完成。因为他喝的第一杯,只是前者的1/10,而看起来是后者的1/4,感觉后者更快接近目标。

所以,无论任何工作,在中间主动设置X点,缩短目标和现实之间的差距,让团队成员感受到成功尽在咫尺,会起到很大的鼓舞士气的作用。

把大任务分解成较小的、渐进式的目标和任务,这是时间管理和目标管理最有效的方式。

策略2:放大目标(成功的可能性)

靶子越大,射中的可能性也越大。这不是玩笑。

利用艾宾浩斯错觉,在高尔夫球洞周边放上小的球洞,会显得这个球洞更大。

所以这也说明,当我们觉得自己会成功时,成功会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

所以,埃科尔会说,没有什么比走进巴诺书店(Barnes & Noble)更令人气馁的了。因为在那里你立刻就能发现,书已经多到了人类有生之年根本读不完的地步。这种认知,会大大地影响你的写作进度。

策略3:重新计算投入(所需精力)

人的认知是需要能量的,就像你在健身房刚练完举重,就没法帮人搬家。所以,重要的事情早一点做

所以,如果一个人在之前的决策中,耗费了过多的心理能量,那么他就很难再做其他需要耗费能量的事。

有研究表明,法官在接近中午的时候,批准假释的比例最低,因为那时候他的能量消耗的差不多了,着急吃饭。如果你打算让对方做慎重决策,还是让他吃饱了才好。

对于你熟悉的任务,可能不会调动过多的认知资源,很多行为都成为半自动的了。所以,不断重复,刻意练习,就能让自己更熟练更流畅,从主动控制变为自动驾驶。(人生算法4:掌控大脑的两种模式

作者在前一本书《快乐竞争力》中提到过“20秒法则”,超过20秒的行动很难启动,因此他通过把遥控器电池扣下来放到很远的地方,结果戒掉了看电视。把吉他放到客厅,结果更容易拿起吉他。

步骤四

消除噪声

策略1:辨认信号

购物场所嘈杂的背景音、眼花缭乱的商品海报,最大的目的是让你信息过载,用噪声淹没你的判断能力,让你最容易下单。律师如果想迷惑陪审团,就会把海量信息作为噪声,把他们淹没。

问题是,每天多如牛毛的信号,我们怎么区别哪些是噪声,哪些是真正有用的信号?作者给力四条标准:

1、不可用的信息,不能激发你改变自己的行为。

2、不合时宜的信息,不能马上用到。

3、假设的信息,某些人自己的猜测,而不是事实。

4、分散注意力的信息。

策略2:不再对噪声上瘾

如果你常坐飞机,会被强大的噪声所困扰,有两种方式可以降噪。一是塞耳塞,这只是阻挡声音。二是买一个降噪耳机,对冲噪声。

消除噪声的方法,就是主动降噪

作者说,如果你在一个社区的排队,一个朋友走过来开始喋喋不休的跟你说附近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接下来又是新闻上看到的一起谋杀案,然后又会谈到……你要怎么做?

首先放下酒杯,然后与房间另一侧可能并不存在的人招手,请这位朋友原谅,然后离开。

策略3:消除内容噪声

在《尤里乌斯·凯撒》中,莎士比亚说:“懦夫在死之前,已经体会过很多次死亡了,而勇者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死,直到那天真的到来。”

说唱歌手Tupac说的更好:“懦夫会死几千次,而勇士只死一次。”

我们太多人,只是因为可能发生的悲观事情就忧心忡忡,带着担心的比例却异乎寻常的高。如果一件悲观的事情发生的概率很低,比如5%,我们担心这件事的时间和精力就不应该超过5%。

步骤五

积极启动

我们不但自己要积极,也要有能力帮助身边的人更加积极。

策略1:特许成功

任何成功靠的都是复制某种有效的做法、程序或心态。特许成功是让别人复制能够带来成功的积极认知模式的技术。

经验可以传承。成功的经验可以复制

作者讲了一个医院的案例,学习五星级酒店的服务标准,要求他们对迎面走过的病患微笑。开始很多人以为这只是做做样子,没什么实质作用。但当他们发现他们走过的时候,很多人冲他们微笑问好,他们自然的反应也是微笑回礼。

微笑也会传染。

其实一个小小的改变,就可以产生积极启动。你只要积极一点点,对方就可能无意识的会有好的反馈,这也会促使你更乐观更积极。父母和孩子,丈夫和妻子,都是如此。

策略2:改写社会脚本

如果你希望传递积极的信息,要成为第一个说话的人。

同样是开场白,如果你说“让我们赶紧开会吧,今天有很多事要做”,另一个是“今天我很高兴见到大家,有如此强大的一个团队为参与这个项目真是太好了”。现实是相同的,但看法非常不同。

不只是语言,非语言的表情,也会对团队的影响也有很大的不同。

改写你的脚本,写出你自己的喜剧

如何写,就是学会幽默。当然你不必学习成为一名喜剧演员,你只要搬运有趣的文章或视频即可。

策略3:创造共享的叙述

富有情感和意义、深入内心的个人叙述,能够创造最有效的积极启动。

不管一个领导者,如何吐沫横飞的宣讲,都很难让人信服。但是如果加上一个普通员工的应和,传递与你一样的信息,就会让人感觉更有说服力。

所以,如果你想让职场中的某些人,相信积极的现实,那么找出这种现实的受益者,比如满意的客户、快乐的同事或者你自己。

逆境不一定会削弱员工的积极性和投入程度,心理基础来自于费斯汀格提出的“认知失调”的理论。

有些社团会给新加入的伙伴制造层层困难,那些经历这些挑战的人,对这个社团会更有归属感,因为他们要给自己的行为找到一个自洽的解释。

所以,每当你的团队或公司承受压力时,那便是告诉团队为什么压力会让他们更团结、更强大的一个好机会。

凡是打不败你的,都会使你更强大。

因此,在取得一项重大成功后,不要片刻不停的继续前行,而应该利用你们战胜逆境的过程,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记录了这么多,我不知道怎样结尾。原以为积极就是一种心态,没想到这哥们居然可以扯这么多哈。积极的人看来都能扯。

怎么说呢?哪怕不学那么多方法,就当做一个打卡书,心理按摩的书,都应该时常翻出来。心理能量太重要了,需要不断给自己打气。

这个既是技术,也是本事。

积极的人可以看到世界,消极的人可能都看不清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