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久违的古时

 江一写作课 2021-01-06

久违的古时

与《鸿门宴》一样,《荆轲刺秦王》也是画面感很强的古文。对于他们,舞台演绎应该是最合适的创设情境的方式。但是,这一次,我却没有采用舞台剧来做,而是做了一个人物形象的分析。

其实,对《荆轲刺秦王》这篇课文,要是做一个深入的文本探究,是不容易的做出情境来的,因为本身这篇课文的篇幅较长,要把这篇课文中古汉语知识讲完已经很不容易,强弩之末下,又如何生出什么精彩呢。我认为自己对这篇课文的设计就打破了这个尴尬,这是值得我欣慰的地方。

对于这篇古文,探讨人物形象,如果把握不到重点,很可能会让整个设计显得混乱不堪,讲解起来也容易流于说教。而我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探讨一个话题,那就是生死。探讨的依托就是荆轲。有人认为荆轲该死,有人认为荆轲不该死,有人认为荆轲死的有价值,有人认为荆轲死的没价值。可是这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问题。这就导出一个问题,荆轲在你心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我让学生用一个字回答,学生概括出10个字:智、勇、仁、义、信、强、悲、壮、侠。我把其中的八个字分别写出来,用“悲”和“壮”两个字来概括荆轲的一生,从这一点看出我是认可荆轲的、肯定荆轲的、赞扬荆轲的,这样一来,孩子们就跟上了我的思路了。

当我完成板书的时候,学生们已经掀起了一个浪潮,他们的激情已经被我激发了出来。当我读了自己写给荆轲的句子时,学生的热情又一次升高到顶点。这时,我引导孩子们冷静下来。我问孩子们除了荆轲,你还知道谁还如此的生过,如此的死过。孩子们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下进入了沉默之中,之后大家列出了一连串的舍生取义的古人名单,这是他们的心中的英雄。

以上是我对这个课堂设计实施过程的简要回顾,其间,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时间分配问题,或者说是课堂重点的问题。虽然几经调整,但还是未能把课堂设计的所有内容进行完。第三部分——生如新竹,死如简策则直接没有进行,只是让学生匆匆看看而已。因此,对于如何凝练这节课,还需要继续研究和实践。不过,从课堂效果来看,这堂课还是能够让学生感到耳目一新。学生参与度挺高,课上十分积极,课下与学生交谈,他们也表示的确很精彩,收获很多。

反思自己这节课为什么能够得到孩子们的认可,为什么能够让孩子们有所得、有所悟?我想情境创设是功不可没的,这节课,创设情境的工具依然是语言,用经典、精彩、精准的语言来表述形象与情感,以此来激荡学生心中的同质情感。虽然这是一个工具的问题,但更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否则,思路好,固然好,如果没有可行的工具,效果也是很难出来的。

而设计这堂课的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久违的古时”,这样设计的初衷在于让荆轲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下,用自古以来的志士仁人与荆轲对比,在对比中找出这些人的共性,这样的工作做起来容易,但在学生们中间却可以引起不小的反应。因为,他们似乎从来没有这样对比过从这里可以看出,孩子们在思维方式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缺陷的,归纳、对比的能力较差。一路走来,人物,从先秦到我们跟前,从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实与荆轲一样或者说相似的人不止一个,而是很多。这就启示孩子们,在人类的历史中,渴望和平,反抗暴力,追求幸福,推进和谐是一个大趋势,无论在任何时代,在任何时候,都是如此的。

因此,我觉得这样来设计这堂课,无论是设计,还是实践过程,都是值得我继续研究和探索的。

附录——《十评荆轲》与《荆轲颂》

《十评荆轲》

仁者:吹熄战火,挽救苍生;

智者:随机应变,处乱不惊;

勇者:不畏强秦,深入虎穴;

义者:殒身不顾,捍卫人道;

强者:力搏秦王,睥睨群臣;

侠者:侠肝义胆,锄强扶弱;

忠者:竭尽全力,不负使命;

信者:忍辱负重,恪守前约;

悲者:捐放黎民,血染长空;

壮者:千古留名,后人仰视。

《荆轲颂》

壮兮,悲兮!献出生命之力,催动圣贤之智。荆卿,是你,牵出了星辰之怒;是你,点燃了燎原星火;是你,挥动了傲天一剑。这一剑,是仁之剑,是智之剑,是勇之剑,是信之剑,是强之剑,是侠之剑,是义之剑,是忠之剑,是悲之剑,是壮之剑,是天地人三才的最强剑意。让风雨凝吸,使苍生胆寒。星空闪耀,斯人已去。悲兮,壮兮!

榷山

戊戌榴月

【江一简介】

江一,青年作家,诗人,中文课程设计师,原名金江昆,号榷山,1988年生,2012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师从实力派作家、诗人、著名文艺评论家胡业昌先生,著名儿童文学研究专家侯颖教授,现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衡水市作家协会会员、签约作家,河北衡水中学语文教师,衡中诗词协会理事,著有长篇小说《渡缘》《一江琴声》《湖畔弦歌》、诗集《桃花坞雨》《榷山问樵》、美学著作《美的唤醒》、哲学著作《生活世界与艺术境域》、学术著作《情境之门》《一个诸境斋的故事》《洒落的从前》《唐宋诗发展史简话》等,指导中学生创作诗文集《繁荇集》《化境风》《童音》等。发表的论文有《叙事类写作限制初探》《传统文化传承问题探究与解决》等。曾独立开发课程《汉字硬笔书法入门与提高》《美的唤醒》《中西思想小史与文学写作》《知“古”与知“己”》,并教授北大先修课《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青少年心理问题与对策探究》《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承》《责任教育》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和青少年职业规划》等。曾长期负责全国创新作文大赛的指导工作,并担任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河北省决赛评审委员会委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