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一:讲台需要雅声、需要男声

 江一写作课 2021-01-06
讲台需要雅声、需要男声
/江一
 
“我们走吧,这个听了也没多大意义。”一周前,我陪一位老先生旁听一个教育主题的分享,听到一半,老先生这样和我说。
“好的,我送您回家。”我连忙说,因为我也不想再听下去了。
原因,有两点。第一,内容是知识灌输性的,而不是经验分享性,而且那些知识又是很普通的知识,我想听会人都知道;第二,讲的方式吸引力不够,再直白说就是表达能力不强,表达缺乏魅力。
“这个一听就让人觉得有点儿烦躁,感觉文化修养不够。”在车上,老先生缓缓地说。
“对,我也听出来了。按说做这么多工作,应该积累了很多案例,用案例分析的方式不是更好吗,再者,语言粗糙,语气凌厉,确实没有心理工作者的温和和沉稳。”我回应道。
“是呀,心理工作,一定要积累真实的案例,而不是照本宣科。”老先生又说道。
内容什么的,我们暂且不管,因为可能是主办方所要求的。但是,方式方法就可以稍微计较计较了。因为这不是别人能规定的,自己可以自主决定的。说的再直接点儿,就是我们需要雅声,而不是厉声、疾声。温文尔雅、娓娓道来的那种。有人说每个人的性格不同,说话方式也不一样。但是,温文尔雅、娓娓道来不仅是方式,还可以体现出更深层次的修养、素养。所以,一个人的性格可以急躁,但在急躁中也是可以体现出修养和素养的。
正所谓,粗中有细,要知道粗中有细的背景是什么,自然是对自己所做事情的深度热爱。一个真正热爱自己工作的人,他(她)的气质会不断地成熟。浮气、戾气也会逐渐消失。因此,讲台需要的雅声只是一个标志,教师深厚修养和素养的标志。
几天前的一个下午,我独自到一栋教学楼里参观,想看一看楼里的文化布置,再看看教师和学生的状态。整个楼,那么多班级,对比一下,每个人都会发现其中的不同点,或者说一些外在的高下、优劣。但我最想说的是,在特定时间内我所参观的班级中,讲台上讲课的没有一位男老师。如果说巧合,那也太巧合了。但还是反映出一个问题,男教师真的没有女教师多。
“对,现在教师女性化很严重,尤其是低学段的学校,比如小学,几乎都是女教师。”就此情况聊天时,一位朋友说。
“那今后,岂不是为孩子找一个男老师都很难了。”我笑着说。
记得我还在上大学时,我们大学的附小就有这么一件有趣的事情,当时他们那里只有一位男老师,然后家长们都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到他的班里,理由是男老师带出的学生真的不一样,当然是和女老师带出的学生不一样。我想,家长们如此选择也是有道理的吧。我还听说,年级的奖项,这位男教师从来不争,后来,大家该有的奖项都有了,也就也记得给这位男教师留一份。哈哈,这一点算是个趣谈了。所以,我觉得讲台讲课的还需要男声。
雅声,是修养、素养的标志,男声、尤其是儒雅的男声则是一种稀缺的资源。
 
榷山翁
庚子坤月(11.25)
于湖城湖畔
【作者简介】
江一,原名金江昆,1988年生,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青年作家,诗人,现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衡水市作家协会会员,教育学术杂志课堂内外好老师签约作者,出版作品有《渡缘》《桃花坞雨》《艺术里的童颜》《美的唤醒》《情境之门》等。教育与写作理念:师德是知与行的合一,信仰中文,写作育人,让灵魂的启蒙不断发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