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紧急!全澳230万量车因安全气囊被强制召回!快来看看你的车中招了吗?

 澳中商圈 2021-01-06



今日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宣布了一项汽车强制召回令要求全澳230万辆安装了问题安全气囊的汽车必须全部召回,尽快更换气囊。该公司生产的气囊被曝存在质量缺陷,有致命的危险。
1
车辆强制召回令

很多热门品牌的汽车的安全气囊都发现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在某些情况下安全气囊在弹出时会飞出碎片造成原本不必要的人员伤亡。目前在全球,由于该气囊的问题已造成23人死亡,230人受伤。

目前全澳共有约230万辆安装有该问题气囊的汽车还在上路行驶,因此谭宝政府紧急宣布了澳洲史无前例的一次大规模强制召回,要求所有安装了该气囊的车辆必须在两年内,也就是2020年12月31日之前全部完成气囊更换。

出现问题的气囊品牌为日本高田公司生产的一种气囊(Takata Airbag),全澳多家热门品牌的汽车制造商都受到牵连,包括福特、霍顿、大众,都被要求需尽快更换所有问题气囊。

这也意味着几乎所有主要汽车品牌都存在安全隐患,包括丰田、马自达、本田、尼桑、三菱、福特、霍顿、奥迪、宝马、奔驰、雷克萨斯和法拉利等25个汽车品牌,甚至还包括本田品牌的一些配有安全气囊的摩托车。全部的汽车品牌信息可以在政府的召回网站上进行查看:recalls.gov.au 。也可以见文末品牌列表。

高田公司表示安全气囊的问题只会在生产后12.5年再暴露出来,但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通过2016年9月进行的安全测试发现,气囊生产后6年就会逐步暴露问题。由于使用时间越长,风险越大,因此此次更换的优先顺序主要根据已使用时间决定,超过6年的车辆为主要更换对象。

此外,在高田公司所有安全气囊中“最致命”的是高田Alpha系列(Takata's Alpha model,这也是目前最急需召、问题最严峻的安全气囊。如果驾驶车辆装有该系列安全气囊,那么其安全隐患是极其大的,车主在更换气囊之前都不建议继续驾驶该车辆。

2
事件元凶——高田气囊

该安全气囊的充气装置中含有硝酸铵,但该成分在长时间暴露于潮湿的环境后很可能会发生分解,从而导致安全气囊弹出时力量不受控制,甚至飞溅出碎片,致使驾驶员受伤。

目前全球超过1亿辆汽车正在使用该品牌安全气囊,均可能都存在安全隐患。至今该问题已导致23人死亡,230人受伤。在此之前只有美国和马来西亚发生了安全气囊致死的事件,但去年7月澳大利亚也不幸地成为了第三个国家。

一位58岁的悉尼男子正驾驶着自己的本田CR-V行驶在路上,却在遭受意外时被弹出的安全气囊中飞出的碎片击中,不幸身亡。

同年4月,在北领地也有一名21岁的女性在驾驶丰田RAV4发生了事故时,却被安全气囊中飞出的碎片击中头部,导致了严重的面部受伤。

3
强制召回原因

此次事件,预计全澳每5辆车中就有一辆急需召回,尽管这会给数百万家庭带来不便,但发起人表示政府显然意识到了这种风险的危险与严重性,所以召回在所难免。

要知道,这是澳大利亚汽车历史上第一个如此大规模的强制召回令,之前最多也只针对170万辆汽车发出过自愿召回令,也就是去年对丰田、马自达和本田汽车发出的召回。

当时各汽车制造商共计召回170万辆汽车,并对安全气囊进行了替换,其中有8.9万辆汽车原本使用的是问题最大的Alpha系列。

但谭宝政府仍认为自愿召回的更换速度太慢了,截止到今年1月,只有63%的问题车辆被召回。因此,谭宝政府此次下令强制召回,以尽快解决该问题,避免该类事故发生。

4
更换气囊刻不容缓

为了自身及他人安全考虑,车主都应该及时查看车辆是否在召回名单内,并尽快联系厂商。政府也会不断督促各厂商按要求为所有车辆进行更换。

另外,此次召回的修理费用全部由汽车制造商承担,并按需求提供拖车或运输车辆,特殊情况下还应为车主提供租车、借车服务。

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Australian Competition and Consumer Commission,简称ACCC)将主要负责此次车辆召回,并要求全部制造商都要在今年4月2日前公布全部装有问题气囊的汽车系列。

目前已知上路的问题车辆共有230万辆,其中仍有约25,000辆汽车使用了问题最大的Alpha系列,急需更换。

由于数量众多,人员有限,一些车辆可能需要等待至少6个月才能得到更换。先前一些欧洲品牌进行召回时,一些车主就遇到过厂家以断货为由不给换的情况。对此,ACCC敦促各厂商不应故意拖延时间,同时也鼓励车主举报不配合的厂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