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孩子独立分享、共同合作的精神

 新父母在线 2021-01-06

作者 郑巧云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社会,“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是赋予人才的基本要求 ,只有能与人合作的人,才能获得生存空间;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欧洲著名的心理分析学家阿德勒认为:假使一个儿童未曾学会合作之道,他必定走向孤僻之异途,并产生牢固的自卑情绪 ,严重影响他一生的发展,所以说“合作能力是孩子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 。”

因为工作地距离家比较远,儿子周一至周五都跟着奶奶生活,能陪儿子的时间是少之又少,在这仅有的两天时间里,如果天气较好,每周我基本都会抽出半天至一天的时间陪儿子出去游乐园、沙滩、公园……

在我的教育理念中,一直都是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会与其他小朋友友好相处,共同做游戏,互相交换自己的玩具,共同玩耍。用来培养儿子和小伙伴间自主游戏、合作分享的好习惯。

随着孩子的日渐长大,出去游玩时变得礼貌了很多,不小心撞到别人会说:“对不起。”别人帮助他会说:“谢谢你!”结束回家时互相道别说:“拜拜”然后互相归还对方的玩具。”吃完的果皮纸屑会撰到手中,路过垃圾桶时会自觉的扔进去,通过玩耍,很好的学会了爱护环境,和其他小朋友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学会合作和分享自己的零食玩具。

游戏是培养孩子交往合作的最有效的活动。在游戏中,可以逐步摆脱孩子在家庭中“以自我为中心”的角色,多途径培养孩子的合作行为,孩子之间的合作常常会带来积极的愉快的结果,活动的成功,事情的完成,又增进了与其他小伙伴的友谊 。每当我看到儿子与其他小朋友一同友好配合地玩耍、互相协商或者给予帮助时,我总是及时的告诉儿子:“两个人一起玩多有趣啊,交换玩具,你们都可以选择自己没有的、喜欢玩的、想玩的玩具,帮助哥哥弟弟,你也会觉得很开心,对不对?”

培养孩子独立分享、共同合作的精神,要从小做起。生活中给予他足够的自由和独立,可以让孩子养成独立自主,学会分享的良好品质。作为家长要多给孩子时间和空间,让他自主的完成每一件小事:刷牙、洗脸、吃饭、收拾玩具……不要每次都以孩子小为借口大包大揽,或者觉得孩子收拾东西,做事情太慢,自己抢过来三下五去二的做完。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逐步退出他的世界,多多给予陪伴、鼓励,学会安静的看他做他自己的小事情,如果孩子对你提出请求:“妈妈,你帮帮我吧!”“妈妈,我们一起收拾吧!”这个时候,我们再参与进去,和他共同完成。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谦虚友爱的民族。从古时起就有许多关于热心友爱团结互助的诗句,古时更是崇尚谦谦君子孝顺有敬,爱护父母兄弟。孔融让梨的故事从古流传至今,不仅反映了要尊老爱幼,同时也教育人们学会分享。分享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大爱。会分享的人更能爱自己爱他人,也能收获很多友谊。

玩耍也能长本领,让我们的孩子在游戏中体会合作的乐趣,分享的快乐,学做一个有礼貌、有思想、有道德的好孩子。

新年粉丝福利:2021年新父母教育名师团推荐的书单来了。请按以下方法获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