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因通用”治泄泻,通导积滞治其本。

 济宁大狮子 2021-01-06

张激扬

副主任医师

原创:张激扬

“通因通用”治泄泻,

通导积滞治其本。

王某,男,46岁,2017年6月24初诊。患者于三年前夏季患急性菌痢,当时未能彻底治愈,以致其后反复发作,尤以食荤饮冷后发作较著。曾经在盐城三院、射阳中医院等多家医院治疗,均收效甚微,或即使稍有效果,亦不能持久,患者因久治不愈,已失去治疗信心。近日因饮食不节而诱发旧疾复作,证见腹痛阵作,有时肠鸣,大便带有粘液,肛门有下坠感,日三五行,面色黄,食纳差,口干,有时形寒,苔黄微腻。

综合症情,系湿热蕴积肠道,传导失司,当以调和气血,清热化湿法。

方用:芍药汤化裁。

处方:白芍12g,当归10g,黄芩10g,黄连5g,制大黄12g,木香5g,槟榔10g,肉桂3g,甘草3g。3剂。

二诊:服上药后,得大便甚畅,所下脓血粘液较多,自觉身轻体爽。然肠中仍不时鸣响,腹痛隐隐,痛则有欲便之意。仍予前方加减。加入草果、知母、川朴,连续服用20剂左右,病情逐渐好转而痊愈。

体会:慢性泄泻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粪便中可以夹有脓血或粘液等。本病多起于痢疾、泄泻经久不愈之后,临床上可反复发作,难以彻底治愈。本病例为急性菌痢未能彻底治愈而致常年累月反复发作,每次多因寒温失调、饮食不节而诱发,病已历三年,不堪其苦。久治失治,余毒未清,因而投用治法以调和气血为主,兼以清热解毒;燥湿化积。此即经云:“泻白而便脓血,气行则血止,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初诊所用处方取芍药配合当归调和营血,再配合甘草能缓急止痛;用黄芩、黄连苦寒之品燥湿而清泄肠热;方中又加用了制大黄,有导热下行、去腐生新之妙用;木香、槟榔能行气导滞;在苦寒之中配以肉桂,其意在温通行气,且能防止苦寒损伤阳气之弊。故用药后,借本方推陈出新和调和气血之力,而使肠中积滞湿热得以排出,大便自能较为畅通。二诊时加入川朴以加强行气之力,草果以温脾燥湿,同时又用知母以监制草果之燥烈,故用药之后,病情日见减轻,终于使三年之顽疾获愈。该方特点在于气血并治,寒热同用。但因其病机毕竟以热为主,所以药味亦以寒性者较多。方中所用的槟榔和制大黄,则有通因通用之义,通导积滞治其本,故而收效。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