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幸福就在路上

 木香草堂 2021-01-07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过上幸福的生活。然而,通往幸福的路有千万条,你知道哪一条属于自己的孩子吗?每一位父母都想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然而,很多人却忽略了:教育的本质和终极目的是什么?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和自己身处的这个世界、这个时代产生连接,然后找到自己的坐标,孩子更是如此。”

通过教育,让一个家庭和睦,让一个孩子快乐,让一个人找到自己的价值,让一个人可以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这就是幸福的教育,由孩子自己主导的生命教育。

家庭教育必须拥有这样深远且不可缺少的洞见与视野。作者三川玲、白滔滔,他们称自己永远不做专家,却被读者称为“最了解中国家长和孩子的人”。

他们是中国新一代的教育创新者,他们在实践中找寻到了“一条通往幸福的教育之路”。是他们教育思考、实践后的结晶。

他们提出,这条幸福教育之路,是适合每个家庭和每个孩子的;是通往幸福,而过程也是幸福的。

这本书破解了应试教育的魔咒。字里行间隐藏着让孩子快乐成长的幸福密码。有趣,有用!

作者针对中国的国情,给出了一条让孩子能快乐成长、自我驱动的教育之路。帮助父母们消除重重焦虑与压力,学会根据孩子自身特点,发掘孩子的内在驱动力。他们的观念和方法对中国家庭教育实践具有深远的意义。

《通往幸福的教育》是由三川玲、白滔滔用四年时间所著。他们是一对夫妻,儿童教育作家、出版人,创办了微信公众号“童书妈妈”,拥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万精准读者。

“童书妈妈”于2013年创立,读者以城市中产家庭父母为主,孩子年龄为0~14岁。如今童书妈妈逐渐成为了中国家庭教育颇具影响力的媒体。

他们为了帮助乡村留守儿童,2014年5月童书妈妈与中致社会发展促进中心联合发起的乡村幼师培训计划(简称CKDP项目),如今已经解决了5万余名留守儿童的教育和陪伴问题。

从关心自己的孩子到关心成千上万的留守儿童,童书妈妈用善良与爱,开启了这段公益创新之路,解决乡村儿童精神匮乏的难题。

三川玲不仅是著名童书出版人,还是《华尔街日报》儿童教育专栏作家、中国教育协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成员。《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特聘专家,TEDxKids智库专家。

白滔滔,学机械转经济专业,自学写作进入媒体,历经《新周刊》,《南方报业》后创业,从事数字出版。喜欢钻研教育思想,是北京中智儿童关爱基金会副理事长,负责治理乡村幼儿教师(简称CKDP项目)等项目。

他们夫妇被称为中国最接地气的教育作家。四年多时间,他们发起了大量读书会、家庭营地、创意写作课等等亲子教育活动。他们用身体力行的教育实践和总结分析,汇集成这本书。

三川玲、白滔滔关于“幸福的教育”的实践,未必适合每一个家庭与每一个孩子,但却足以引发每一位父母思考:

到底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解决教育过程中的种种问题,走上属于自己孩子的“幸福的教育”之路。

《通往幸福的教育》全书分为四大主题:“教育的光芒”“成长的思考”“学习的秘密”“教养的方式”,由宏观到微观,从观念至行动。

深度地剖析了中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种种症结所在,提炼了中国家长普遍关心的100 个问题的精粹,并给出系统有效的解决方案。

完整呈现了多年来对中国家庭教育问题的深度实践和反思。让每一个家庭,每一位最普通的家长,都可以做到属于自己孩子的、通往幸福的教育。

让你在审视自我和孩子的过程中找到乐趣,这样孩子在长大后才有可能将幸福感传递给下一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