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话青城山

 让快乐伴你一生 2021-01-07

青城山地处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部,群峰起伏,林木葱茏,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传说轩辕黄帝时有个叫宁封子的人在青城山修道,曾经向黄帝传授御风云的“龙跻之术”,黄帝筑坛拜他为“五岳丈人”,因此后世又称青城山为丈人山,并建观(丈人观)纪念。 

西汉末年,被称为“蜀中八仙”之一的阴长生进入青城山修道,但真正奠定青城山为道教名山地位的是张道陵。东汉顺帝初年,张道陵进入鹤鸣山(今成都市大邑县境内)修道,创立了五斗米道,亦即天师道。东汉汉安二年(143),在写毕二十四道书两年后,张道陵到达青城山,在此结茅传道,并最终羽化于山中。

晋朝以后,山中道教逐渐兴盛起来,极盛时有道观70余座,胜景108处。晋隋时期,北天师道南天师道相继兴起,一些新的教派产生,青城山所传属于南天师道的正一教派。

隋唐统治者对道教的支持,使青城山成为“神仙都会之府”。隋唐时期道教兴盛,青城山宫观遍布,高道辈出。天宝之乱后,中原不宁,唐玄宗、僖宗先后入蜀避难。唐僖宗命青城山修灵宝道场举办罗天大醮,设醮位2400个。唐末五代,道门的一些著名人物也都出入蜀中,如彭晓、陈抟等都曾游览青城山,杜光庭、谭峭等皆终老于此。唐末五代著名道士杜光庭长期隐居青城山白云溪,整理和撰写了大量道书。后人在白云溪畔修建了“杜光庭读书台”,供人凭吊。北宋三十代天师张继先曾来此朝拜,在常道观再兴天师道脉。

明朝时,青城山道教所传属于全真道龙门派。明朝末年,战乱不断,道士四散。清康熙八年(1669),武当山全真道龙门派道士陈清觉到青城山主持教务,使局面得到改观。

青城山现存主要道观有:常道观(天师洞)、祖师殿、上清宫等。

常道观坐落在丈人峰下,始建于唐开元十八年(730),经过历代多次修复,现仅存两殿三院。现有大殿三重,分别奉祀道教名人和诸神,殿内柱上的394字的对联被赞为“青城一绝”。建福宫筑于峭壁之下,气度非凡。其左侧是明庆府王妃遗址,西行一千米,即至岩石耸立、云雾缭绕的“天然图画”。宋代诗人范成大曾在此为皇帝祈祷,皇帝特赐名为“会庆建福宫”。

祖师殿位于天师洞右后侧山腰间,出了天师洞过访宁桥即到。祖师殿又叫真武宫,创建于唐朝。唐代诗人杜光庭、薛昌,宋代张愈均曾在此处隐居过。唐睿宗的女儿玉真公主也曾在此修道。该殿环境幽静,殿内有真武祖师、吕洞宾、铁拐李等神仙塑像及八仙图壁画、诗文刻石等。

上清宫位于青城山的第一峰、距峰顶约有500米的半坡上。上清宫始建于晋代,现存庙宇是清朝同治年间所建,上有“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等摩崖石刻,宫门“上清宫”三字由蒋介石题写。宫内祀奉道教始祖太上老君,有老君塑像和《道德经》五千言木刻,还有麻姑池、鸳鸯井等传说的遗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