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想到!这些风湿病,一不小心就攻击肾脏......

 板桥胡同37号 2021-01-07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干货满满,快转发朋友圈!


风湿免疫病是一种侵犯全身多系统的疾病,常会累及人体肾脏,引起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肾内坏死性血管炎,并可发生急性与慢性肾功能衰竭[1]。临床上,类风湿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pSS)、强直性脊柱炎(AS)等风湿免疫病患者常常会有水肿、蛋白尿、血尿、肾衰竭等表现。笔者今天就好好地盘一盘风湿免疫病对肾脏的损害有哪些?



RA



提到肾损害,RA绝对是不得不提的一种。RA患者常表现为关节畸形、类风湿小结节、系统性血管炎等症状,是一类自身免疫型的疾病。而RA相关的肾损害主要有三大类别,分别是:与RA相关的肾损害、RA药物引起的肾损害、肾脏中淀粉样变性。


文丹等[2]的研究表明,大部分RA肾损害病例可能与RA自身免疫性病变有联系,RA免疫功能紊乱与肾损伤紧密相关。RA患者较多的血尿表现为肉眼血尿,其临床发现肾功能进行性进展,与RA相关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为血尿和蛋白尿。RA肾损害病理的类型是很多种的,其形态学改变主要有小管间质损害肾小球硬化比例高和血管病变的特点。



SLE 



SLE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肾脏是SLE的主要靶器官。有数据表明,几乎所有SLE患者伴发不同程度的肾损伤, 病程严重者危及生命,其中狼疮肾炎LN是SLE最主要的系统性损害之一。

LN病变可累及肾小球、肾小管和肾间质。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管型尿乃至肾功能异常。肾功能测定早期正常,逐渐进展,后期可出现尿毒症。LN病情高度异质性且病程长,仍有高达30%~60%的复发率。目前临床治疗LN的常规疗法是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后者属于细胞毒药物,能够有效抑制体液及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从而防止肾小球硬化及瘢痕的形成,因此能够有效防止或推迟发生肾功能衰竭[3]


pSS



pSS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除影响眼部、口腔等外分泌腺外,还累及肾脏、肺、神经系统等。其中pSS肾损害的诊断包括以下两方面:


①临床确诊pSS的患者,若合并有肾脏损害的临床表现及肾小管-间质损伤的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应考虑pSS肾损害。

②行肾活检术发现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及大片的淋巴细胞浸润等,则可确诊,若以肾小球损害为主者,临床需注意除外继发于其他免疫系统疾病所致的肾脏损害。
本病肾脏损害较常见,临床上可突出表现为肾小管酸中毒(RTA,并发低钾性麻痹 、肾结石和或肾钙化。与SLE不同,pSS肾损害以肾间质病变为主,肾小球损害相对少见且轻微。部分患者肾组织免疫荧光染色可阳性,但以IgG为主,而C3、Clq沉积少见。而对于存在pSS肾脏损害的患者,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有高球蛋白血症及及肾小球病变发展[4-5]


AS



AS是一类以中轴脊柱受累为主,常表现为下腰痛,其特点为夜间静止时疼痛明显,活动后可缓解,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时好时坏,容易被忽略。AS的肾脏损害并非少见,发病率报道不一,约占AS患者的4.3%~21.4%[6],可表现为肾淀粉样变、IgA肾病、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相关性肾损害等,当发现AS患者出现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异常时, 就应考虑是否AS合并肾脏损害。肾脏穿刺活检有利于明确病因并了解肾功能的进展,从而确定肾脏的病理类型。治疗上,仍以原发病为主,根据不同的肾脏病理类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痛风



痛风常表现为大脚趾关节肿痛且疼痛剧烈,呈刀割样,常伴有血清尿酸升高。痛风反复发作可出现痛风石、关节畸形及肾脏病变。痛风性肾病患病率在逐年升高,当血尿酸>505.8 μmol/L时,发生肾衰竭的概率是血尿酸为正常值的8倍7。人体产生的尿酸进入循环后大约2/3的尿酸由肾脏原型排出,因此肾脏为尿酸清除的主要器官。

痛风患者发生肾损害是因为尿酸盐不断沉积于肾组织,从而可引起进行性间质性肾炎,导致肾小管发生萎缩,进而发生纤维化和硬化,随着病情加重,损害肾小球功能,后可发展为尿毒症,最后约有1/4的患者会死于肾功能衰竭89尿酸为肾脏疾病发生和肾功能恶化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10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是以肌无力和肌萎缩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的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肌酸激酶(CK)水平和肌电图检查,有条件者应行肌肉活检以确诊,同时应排除可能的恶性疾病。


与其他结缔组织病不同,PM/DM患者肾脏病变较为少见。肾脏的表现可以是肾病综合征,也可以是少量蛋白尿或镜下血尿。一般不累及肾功能,但可以发生血肌红蛋白升高,阻塞肾小管导致的急性肾衰竭。文献报道偶有肾功能衰竭,且多由于持续严重的肌红蛋白尿所致。

然而近年来一些研究报道证实PM/DM可合并肾脏损害,且不罕见。Couvral Desvergnes等研究[11]发现,150例特发性炎性肌病的患者发现肾脏受累病例达到35例(23.3%),中国学者报道显示146例PM/DM患者中,有3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发生率为20.3%[12],其临床表现主要为镜下血尿、蛋白尿,轻度肾功能异常。与国外报道相当。这些研究揭示PM/DM肾脏损害并非罕见。

小结  



风湿免疫病的危害不只疾病本身,还来自于它所产生的并发症。面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风湿病患者最应做的就是尽早治疗,不要以为一点点不舒服就不用去医院。很多疾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后可以避免更严重的后果发生!

参考文献:

[1]黄炜.风湿病的肾脏改变[J].河北医药,2004,26(10):821-822.
[2]文丹,张金早,柯红.类风湿性关节炎伴肾损害的临床分析[J].疑难病杂志,2004,2(3):33-34.
[3]张璐璐.霉酚酸酯和环磷酰胺治疗30 例Ⅳ型狼疮肾炎疗效对比观察[J].吉林医学, 2012, 33(30):6557-6557.
[4]任红,王伟铭,陈晓农,等.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肾脏损害与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的相关性分析.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8,12(11):735-738.
[5]张卓莉,董怡,王燕.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发肾小管酸中毒的预 后与治疗.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1,5(2):80-83.
[6]张广莉,薛勤,王锋, 等.强直性脊柱炎继发肾淀粉样变性一例并文献复习[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7,33(5):388-390.
[7]顾勇,谭乔静.高尿酸血症肾病的临床处理策略[J].中国社区医师,2011,27(12):17.
[8]刘红,岳华,赵红娟,等.尿NAG、mALB、β2⁃MG、α⁃1⁃MG检测对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J].西部医学,2011,23(2):239⁃241. DOI:10.3969/j.issn.1672⁃3511.2011.02.014.
[9]赖馨,陈丽芳,万彦彬.糖尿病肾病4项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36(11):1593⁃1594. DOI:10.3969/j.issn.1673⁃4130.2015.11.050.
[10]李雨璘,王凌,李静,等.尿酸与肾脏疾病发生和预后关系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11,50(7):555⁃561. DOI:10.3760/cma.j.issn.0578⁃1426.2011.07.007.
[11]Couvral-Desvergnes G,Masseau A,Benveniste O,et a1.The spectrum of renal involvement in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myopathies[J].Medicine,2014,93:33-41.
[12]钱莹,张文,任红,等.以肾脏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四例l临床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09,48(11):930-932.
本文首发丨医学界风湿与肾病频道
本文作者丨不二
本文审核 |  陈新鹏 副主任医师
责任编辑丨风禾  卡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