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选官制度

 欢喜坚固 2021-01-08
元代选官制度
蒙古族是我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在历史中也拥有灿烂的文化。1206年,成吉思汗在大漠建立蒙古帝国开始,历经窝阔台,蒙哥、忽必烈,南征北战,东征西讨,建立了横跨亚欧大陆的庞大帝国。成吉思汗孙忽必烈主要经营大漠以南地区,1271年改蒙古为元,1279年灭南宋,建立了一个的统一的多民族王朝——元朝。

元代统治崇尚武力,在马背上取得天下,所以在选官制度上,与前朝有比较大的差别。换句话说:隋唐宋以来的科举制度在元朝统治眼中弊端百出,根本不受重视。据有关资料记载,有元一代,科举取士之实行了45年,16届(元朝也是三年一届),总共录取人数在1200人左右,这应该是科举制度实行1300年时间录取人数最少的。所以,在元朝,科举制度的特点就是:时间短、规模小、录取低。

一、科举取士

虽然实行的时间短,不受重视。但元代的科举自有其特点。

在考试的层级方面,继承了宋代的三级考试,乡试,会试,殿试,只不过将唐宋以来的省试名称改为了会试,明清时期也沿用元代的这总称呼。

由于元朝实行名族歧视政策,根据征服的顺序分为四等人制。蒙古人自为第一等;中亚西域那地区为色目人,为第二等;称呼征服的辽金地区人群为汉人,为第三等;称呼征服南宋等黄河以南地区人口为第四等,为南人。基本上可以这样分,蒙古、色目人为上类,人权较大,汉人南人为下类,权利较小。在科举考试中也能够体现。

首先是考场:蒙古、色目人一个考场,汉人、南人一个考场。当然,考试科目也会不一样,但是考试内容大多数仍然出自四书五经,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第一关,乡试,每年八月。蒙古、色目人只考两场,而且题目还比较简单;而汉人和南人要考过三场,题目还比较较难。录取的人数上也有规定,四等人共录取300人,每个等级录取75人。同时:要是蒙古、色目人主动参加汉人、南人的考试并且通过的话,中举者加官一等。当然,汉人南人是不能参加蒙古、色目人考试的。

在这里,元代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无疑。从考场的布置来说,元代统治者将自己民族与汉族等其他民族分开考试,这就是一个不公平的政策,这是其一;为何蒙古、色目人能参加汉人南人的考场,汉人和南人为何不能参加蒙古色目人的考场呢?,这是其二。从录取人数来看,汉人和南人参加的人数是远远大于蒙古和色目人的,最后录取人数都是75人,看似公平,其实汉人南人要中举,犹如千军万马去过独木桥,通过的概率极低,这是其三。

有学者认为:蒙古色目人参加科举,犹如我们现在少数民族参加高考,他们对于我们汉族文化的了解程度低、理解能力低,是应该适当的给与优待政策,我们现在也不是给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一定的优惠吗,所以不能说是民族歧视。这个我想说的是:我们现在党和国家给优惠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而元代的“优惠”是抑制汉人的发展,就这点目的而言,元代的政策是歧视汉人无疑了。

第二关是会试,乡试第二年的二月。同样,蒙古色目人只要考两场,第二场的时务题,字数要求500以上;而汉人南人的考试则需要三场,而且第三场的字数要求在1000以上。蒙古色目人可以参加汉人南人的考试,而汉人南人则不能参加蒙古色目人的考试。会试的录取人数,各人种25名。

第三关,殿试,时间为三月。在元代名叫殿试,其实皇帝基本不参加,让其他殿试官出席,皇帝只是名义上的主考,并不算重视。殿试过程在《元史·选举制》中有详尽的记载,这里就不多说。但是,元代的特别之处在于,殿试同样分种族进行排名。蒙古人作一甲、色目人一甲、汉人南人作一甲。最后还是分左右榜进行公布。蒙古以右为尊,所以蒙古色目人为右榜,汉人南人为左榜。

这就是元代科举制选举的大概过程,其中很多细节不尽详解。这里有个特别之处,元代是没有武举的。武举从唐抑制延续到宋,元代却不作参考。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与大家探讨。元代统治者尚武,蒙古贵族中不需要通过武举来培养军事人才,比如在成吉思汗时代就有的怯薛制度(皇帝的贴身护卫),培养大批人才,这是其一。蒙古人不希望民间习武,拥有尚武的风尚,引发汉人的起义,威胁统治。

总之,科举考试在元代不入主流,一个是元代统治者的传统。一个是因为科举到了宋代,弊端太多,考试选取的官员大多是卖弄词藻,空谈误国的书生,毫无实践能力。所以,在元代,选官主要靠的是“吏员出职”。

二、由吏升官

所谓“吏”,在古代是辅佐官员的办事的低级人员,官府中有大批这样的人存在,享受一定俸禄,地位较低。而在元代,吏却迎来了“短暂的春天”。“吏员出职”成了元代主要的入仕途径,元代史料中说道:“我元有天下,所与共治,出刀笔吏十九。”

吏充斥在元朝各个部门,主要的有:案牍吏员、翻译吏员、传达吏员、其他吏员。

案牍吏员主要负责政府中公文、册表、和档案等事物的官吏;翻译吏员自不用多说,元代面积广大,民族众多,对外比较开放,所以要求翻译的人员也会比较多;传达吏员只要是在政府中从事上传下达的事物的办事人员。出上面三种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办事人员,都是属于吏职。

吏的来源主要来自四种。

第一,地方上的推举。在元代,百姓成为“白身”,地方的耆老、上户人有权推荐地方上有德、有才之人做地方的政府的吏,这样选官制度又成了类似汉代的察举,不失为一种倒退。

第二,来自于吏的助手。在元朝,存在大量辅助吏的工作人员,他们经验丰富。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很多吏的助手,也可以通过推荐成为吏。

第三,儒生作吏。因为科举制度已经堵死,很多儒生改弦易张,从事其他行业。但是大部分儒生还是选择学优则仕的理念,想尽办法通过关系进入吏这个阶层。元代有“岁贡儒人”制度,每年向中央和地方推荐人才的制度。在中央的国子学和地方的官学的儒生,也可以通过考试从事吏职。

第四,职官充吏。在元代,有些人已经取得官职,也去充当高级吏,为他们升职做铺垫,通过做高级吏变成高级官职。

元代吏的来源主要是以上四种,吏的来源比较广泛,文化要求不高,也就是说门槛相对较低,所以元代统治者对吏的管理和升职是有一定要求的。对于想升职的吏,必须经过一定的考核期,元初和元末的要求是120个月,自成宗时期曾经改为90个月,后又改为120 个月。其次,出职的最高官职也是有规定,为了防止吏员当官后腐败,对吏员出职后又严格的等级规定,元代一直遵循吏员出职最高官职为四品。

除了科举取士以及吏员出职外,元代还有怯薛入仕。怯薛是皇帝的贴身护卫,早在成吉思汗时期就已经存在,在元代也一直贯穿始终。后期怯薛中的人员经过皇帝的任命,可以充任中央和地方高级官职。所以在元代,贵族很多想尽办法进入怯薛,为子孙某得高官厚禄。

在元代,还有以往的荫叙入仕制度、納栗入仕制度等常规入仕方法。

元朝在马背上立国,崇尚实用,要让蒙古人相信科举,通过考试入官,好比张飞绣花,这也就决定了科举选官制度在元代不可能受到重视。没有文人治国,元代的命运也不会太长。

科举再不济,选出的文人大部分都是高素质,高涵养的文人,对元代的封建统治是有一定帮助的;而通过吏员升官,这种方式虽然能够选出有经验的人才,但由于其素质不高,造成大部分官僚贪污盛行,再加上民族歧视政策的实行,对于蒙古统治更为不利,导致其国祚不长。这段后代明清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满族清王朝的统治。不管怎么样,存在即合理,元代统治者也对其制度不断地进行修改完善,但是也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在近百年的统治中走向解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