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玉记载着惊天动地的历史

 新用户99079681 2021-01-08

  清代乾隆年间,中国玉器发展达到顶峰,这和乾隆皇帝喜欢收藏玉器密不可分。乾隆二十四年平息了回部大小和卓木的叛乱,次年新疆即开始贡玉,每年春秋两贡竟达2000千克玉石,为皇 家玉器工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由于历代制玉工具在形状、质地、效能、精准程度等方面上的不同和具体操作上的差异,各个时期的古玉上形成了不同的工艺特点和制作痕迹。如在新石器时代就不应当出现纤细利落的砣痕,而应是以各类硬石质磨具反复研磨成的毛糙状态。现代工艺相较史前至清代者之差异尤甚,辨别真、伪古玉便由此入手。

  通常氧化较重则腐蚀越重,目前用酸类物质腐蚀伪造而成的古玉,其表面通常呈大面积凸凹不平的腐蚀,蚀孔、蚀斑明显,可以说砣工化尽,这样处理的古玉,其蚀孔常常是外大里小,无结晶体,呈斑驳状。这里需指出的是,有很多人利用自然腐蚀严重的玉石料加工成伪古玉,这种伪古玉的特点是通常腐蚀严重,加工痕迹处无氧化现象。

  多数玉器长时期埋在各种土壤中都会有腐蚀的现象出现,特别是酸性土壤对玉器破坏较重,玉质较软的,氧化严重的玉器受腐蚀最重。其特点通常是出现蚀孔、蚀斑现象,有的蚀孔口小腹大,在放大镜下可观察到孔内经化学变化而形成的闪亮结晶体,这一点是目前任何方法都不能伪造的。

  在中医学中证明,佩戴古玉对于平和心率、降压和稳定情绪有着良好的功效,这是因为古玉可以作用于心脏,可以帮助稳定心率,降低浮躁,缓解压力,提高记忆力。当然还有女性更关心的话题,佩戴镶金的古玉不仅可以调理气血,还能够延年益寿哦!

  此种方法仅 限于新近出土或近期出土的玉器,对于鉴别那些伪造出土古玉特别灵验,它们不仅没有墓葬气味,相反,有种刺鼻的化学气味或单纯的土气味。此种方法要求我们多实践、多对比,才有所收获。但有一点需注意的是:带有泥土杂物的玉器,不论早晚出土,必须有墓葬味,用水一浸或呵气气味更大,反之,无味则必假。

  关于制造古玉的设备工具与材料,我们从古玉的磨制精度、研磨质感、磨制效果、切割痕迹、研磨力度等方面进行实物分析。以战国、汉代古玉为例,可以看出这种加工设备的精度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并且在这一水平上延续到各个时代。随着时代的变化,工艺风格也在变化,这种时代与设备工具的不断改进和演变,产生了古玉工艺的时代特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