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药企如何转型大分子新药研发

 宋社吾 2021-01-08
最近十年是中国生物医药飞速发展的十年,大分子新药研发几乎是从无到有建立起重要地位。在国内的生物制药行业中,有三股最重要的势力:创业企业如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等,CRO转型企业如百奥赛图、药明生物、睿智医药等,传统药企转型大分子新药研发。本文重点介绍传统药企的转型之路。
不同于一些创业药企先天的大分子新药研发基因,传统药企在转型中往往遇到制度和组织惯性问题,尽管资金不是主要问题,但转型仍有诸多障碍。到目前为止,能顺利建立起高效大分子新药自主研发体系的传统药企,仍在少数。从实现路径上看,收购可以同时建立起团队与研发管线,引进项目更容易快速建立研发管线。对于自主研发,建立独立的子公司也是更快整合大分子新药研发基因的方式。
恒瑞医药、齐鲁制药等的转型相对成功,恒瑞医药始终坚持自主研发,且能快速建立起高效的自主研发团队,在管线布局上以Fast Follow为主,策略上则是不断前置保证细分赛道的领先地位。齐鲁制药建立了自己的MabPair技术平台,开发多种复方抗体,可以对标联合疗法或双抗。此外,齐鲁制药韩建立了QLB、QLSF等子公司,开发多种肿瘤免疫疗法(包括双抗)。
收购与引进项目是更多传统药企选择的创新路径,如正大天晴与中山康方合作(PD-1)、与药明生物合作(CD3/CD20双抗等)。石药集团收购了友芝友(双抗YBODY)、津曼特等,还成立子公司Alamab转化华人科学家的Cx3抗体项目。誉衡药业与药明生物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开发PD-1、LAG-3抗体等。青峰药业实控人创立迈威生物,收购泰康生物、德思特力等公司。施慧达药业实控人很早就入股康宁杰瑞、丁孚靶点,为其大股东,近年来又创立长春钻智研发EGFR抗体等。桂林三金收购宝船和白帆,并引进天演药业的PD-L1抗体等。
退一步,战略投资也是一些传统药企切入大分子新药研发的常规模式。如中国生物制药,除天晴外,还投资多家生物技术公司,如荣昌生物、中国抗体等。昆药集团5000万入股维立志博,占股6%左右。

总结

传统药企转型大分子新药研发并不是件易事,除恒瑞外,近年来大分子新药领域的光芒几乎都被创业企业和CRO转型药企所掩盖。尽管如此,传统药企仍有一些资金与渠道上的优势,相信未来几年仍将在大分子新药领域成为一股更重要的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