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乘着课改的翅

 木香草堂 2021-01-08

吕晶晶

伴着灵宝教育发展的步伐,我们乘着课改的翅膀,我们坚持不懈地追求着自己的教育梦想。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在教育界任事的人,如果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我们灵宝市第一小学的全体教师正是这样一支敢于在课改路上进行创新的生力军。

一、“课改”,让我们的队伍更加精锐

作为一所全新的小学,年轻的天小犹如一个蹒跚学步的两岁半孩童,在课程改革春风的吹拂下,凭借全校老师的敬业、创新和奉献,我们学步了两年多,也成长了两年多。如今,我们从以前的“土八路”变成了课程改革的生力军,已经开始独立行走在新教育之路上,我们的队伍不再粗糙,不再渺小,不再幼稚;相反,是那么得充满生气,充满追求,充满潜力。

二、“课改”,让我们的实验更加丰富

打造“常态课”下的“精品课”

我们教师上课不因循守旧,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富有个性的孩子;因为,教育理论的发展必将带来教学行为的变革;因为,课堂中无法意料的生成必然会改变既定的教学流程……

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师面对每天平凡的课堂,都能开始崭新的思考:思考今天的孩子已经知道了什么,最想了解的又是什么;思考怎样的教学设计才能促进可持续的发展;思考相同的问题,不同的学生会作出怎样的、个性化的回答;思考还有哪些学生需要教师特别的关注……充分利用学校先进的硬件设施这一资源,充分作好上课前的准备,上网查找资料,制作课件,资源共享,重视日常教学,上好每一节课,打造“常态课”下的“精品课”。

搭建平台,让教师迅速成长

如果说,在诸多教学活动中有一个令人瞩目的亮点的话,那就是公开课;如果说,有一种课型能使各种教学观点相互碰撞,能引发上课教师、听课教师深入思考,广泛讨论的话,那就是公开课。公开课的现场观摩不仅仅是活动的展示,活动的结果,更重要的是活动的过程;教研组遴选做课教师的过程,就是组织全组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过程;教师做课的过程,是从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

分享他人的智慧

分享,是双向的沟通、彼此的给予和共同的拥有,教师通过外出听课、学习,不断地吸纳他人的先进理念,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我们教导处非常重视教师的外出听课等活动,不放过一个学习的机会。作为我们语文教研大组的老师也不甘落后,每次总要利用业务学习的机会,分享自己从教研日活动上迸出的火花,我们说课,我们评课。我们还分享大师的风采,让外出学习的老师把学到的经验,自己的感受毫无保留地和盘托出,使更多的教师通过分享,一次次的得到了新课程理念的洗礼。

利用网络,让教师智慧灵动起来

有人说:“一个善于读别人日志的人,才是一个善于学习的网人”。的确,每一次阅读,每一次跟贴,既是自己的读书感悟,又是与他人的交流;既在别人的文字里取暖,也在洗涤自我的心灵与情感。

同时,我们还利用网络,将每一次教研日活动的教案、说课和评课材料上传在校园网上。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要求每位老师半个月上传教育教学叙事一篇,并让组员明确学校每次评选叙事的具体做法,包括评委、优秀叙事的产生等,积极投稿。

当然,我们还做课题研究,共同、科学地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着所立项的课题,不把课题研究当成一种花架子摆放在一边,而是扎扎实实地做着。只要你一点击我们校园网上的“课题管理”,我们语文老师围绕课题所撰写的或案例,或随笔,或论文以及下面的评论总会吸引你的眼球。平时的公开课,我们将课题成果推广课、汇报课也列入进去。 现在一种崭新的、动态的、开放的、互动的网络教研模式已经在我们学校初步形成,有力地推进了我校课程改革的发展,更为我们的教育教学生活积累了丰富的、极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大家在彼此的交流中分享智慧,收获快乐,从而加快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三、“课改”,让我们的果实更加丰硕

我们课改,是诚心的;我们课改,是潜心的;我们课改,是用心的。 对于我们一小的全体教师来说,结下了一串串丰硕的果实,因为,这些果实里饱含了他们对课改的真情和深情,洒满了他们的汗水和心血。

我们一直坚信:有梦想就有希望,有行动就有收获。于是,我们会在新课改的路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