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来袭,气温骤降 何以暖身? 当然是痛痛快快地吃上一顿羊肉! 古人以为“羊大为美” “美”字的本意,便是体大而肥的羊 人们出于对羊的重视和喜爱 赋予羊许多美好的象征意义 如“美”、“善”、“祥”、“羲”等 都以“羊”字为其组成部分 表明古人心目中的羊确是 美好、善良、吉祥的象征,并且是知礼义的动物
在中国,根据遗址中出土的家畜骨骼来判断 羊的驯化大约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到了商朝,青铜四羊方尊中的羊 肉髯和须看起来和我们熟悉的山羊几乎没有差异 可见那时这种家畜已经被普遍养殖,并被人熟识 羊肉具有滋补温热的效用 所以提到冬季驱寒的食材 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羊肉 然而中国的幅员辽阔 不同地域羊肉的打开方式自然也不一样 宁 夏 手 抓 羊 肉 贺兰山、黄河、戈壁、鄂尔多斯台地、荒原 中国十大牧区之一的宁夏黄河沿岸 无疑是上等的天然草场 辽阔的贺兰山东麓地势平坦,土质坚硬 属暖温性干旱草原 尤其是黄河东岸的盐池县滩羊 按当地人所说这里的滩羊是 “吃着甘草、喝着矿泉水”长大的 因此肉质壮而不腻,不膻不腥 贺兰山东麓是宁夏滩羊的重要产区 在这里检验羊肉是否美味的方式也十分简单 即用清水炖煮 将羊肉切成大块,仅加入清水、葱姜等调料炖煮 手抓羊肉的部位是肋排,基本是四瘦六肥 煮熟捞出后用斩刀斩成条状即可 一口唆下吃到嘴里,肥美的肉汁在口中四溢开来 羊肉的口感顺滑细嫩,吃不出任何调料的味道 有的只是本身的鲜香 同样的吃法在内蒙古叫手把肉 一手攥着,一手用刀切割着吃 这种带有原始风趣的吃肉方式 最大程度上符合了西北人豪爽自由的性格 陕 西 水 盆 羊 肉 西北地区自古牛羊肉交易繁盛 盐碱地中特殊的矿物质 以及羊群在寻食过程中的运动量 都是羊肉美味的来源 所以精心熬制的羊肉汤自然成了人们离不开的美味 过去经营者煮肉用的器皿形似脸盆 顾名思义叫“水盆”,所以水盆羊肉也因器得名 吃水盆羊肉讲究的是豪迈与酣畅 用心的师傅会先用滚汤烫一遍水盆 浇上一大勺翻滚的热汤,轻轻搅动 把碗里的汤重新倒回锅里后再盛滚汤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粉丝更加绵软,羊肉的香味更浓郁 光是喝汤当然满足不了西北人的胃口 刚烤出来的月牙饼外壳酥、里面软、中间包热气 还要配上辣椒酱、糖蒜和解腻的小菜 这才是水盆羊肉最经典,也是最美味的吃法 在北风呼啸的冬夜里 来上一碗水盆羊肉驱寒再正常不过 但在炎夏,陕西人也喜欢用水盆羊肉来消暑 羊肉汤下肚后,酣畅淋漓地流一身的汗水 或许这是他们特殊的“以暑消暑”的方式 贵 州 羊 肉 粉 贵州人爱吃粉,尤其偏爱羊肉粉 这里山高坡多,苦涩的药材、荆棘丛生 造就了肉质细腻的矮脚黑山羊和麻羊 气候环境适中、雨水充足 又为米粉提供了细腻润滑的口感 贵州种植的水稻 其中有名的羊肉粉包括 遵义、水城、金沙和兴义羊肉粉 尽管口味存在些许的差异 但辣香味浓的汤底始终是这碗羊肉粉的灵魂 贵州地区嗜辣 我国最早食用辣椒的记载就是康熙年间的贵州 “土苗用(辣椒)以代盐” 这里的油辣椒是用羊油熬制而成的 与肉汤一起裹挟着飘香的米粉 新的一天就这样被暖暖的唤醒了 不仅如此 许多远行的贵州人也会在离家前带上一罐油辣椒 专门用来缓解对家乡的思念 广 东 羊 腩 煲 夜宵文化繁盛的广东,夜晚有太多的选择 而秋冬季节吃羊腩煲 绝对是迎接降温最俱仪式感的事情了 羊腩煲的原料多是产自海南万宁的东山羊 具有“海南第一山”之称的东山岭 是东山羊的理想栖息地,遍布的山崖、石洞 为羊群们提供了天然的健身运动场所 山上茂密的灌木、野草、树藤以及清泉水 则为东山羊提供了丰富的绿色食粮 大火滚小火焖,直到皮烂肉酥 羊腩煲放在炭火上“咕嘟咕嘟”地煨着 散发着带有浓郁酱香的热气 煲里的羊腩皮肉相连 中间那层筋膜拉扯成网状,欲断未断 韧度适中而又胶质满满 一口咬在口中汁水蹦现,幸福感爆棚 吸满了汤汁又自带酥脆感的炸支竹(腐竹) 绝对是羊腩煲的最佳CP 待羊腩肉见底,来一份支竹 再浇上浓浓的汤汁,绝对下饭 四 川 简 阳 羊 肉 汤 简阳人养羊烹饪羊的历史十分悠久 在汉代已有“户户具鸡豕,十里闻羊香”的记载 简阳羊肉汤之所以不膻有奶香 因其原材料选用的是当地盛产的一种大耳羊 它是美国“努比羊”和四川本地“火旮沓羊”杂交的后代 它们生长在龙泉山脉一带 这里平均气温为16℃,植被旺盛且水源好 以至大耳羊的肉质绵软、脂肪少 四川龙泉山 制作方式也与其他地方不同 简阳羊肉汤需要先用羊骨和鲫鱼熬至色白汤浓 然后再将羊肉、羊杂加羊油炒制 再分两次浇汤,使其在最短时间内沸腾 这样的制作方式使得羊肉保持了带干香的口感 不像“纯煮”出来的那样湿软 历经数百年发展、精华尽存的简阳羊肉汤 以汤白如乳、香味浓郁、肉质脆嫩的特点 为食客们带来了冬日里幸福的味道 ![]() 北 京 涮 羊 肉 对老北京人来说,冬季开始“数九” 就意味着要吃“涮锅子”了 “涮锅子”是北京、天津等北方地区人们对火锅的称呼 在各式涮锅子中,尤以北京的涮羊肉最为知名 羊肉最好是苏尼特羊 它们的主产地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 多是由丘陵、沙地和湖盆低地构成的荒漠草原 这种羊因为耐寒耐旱,又被称作戈壁羊 其肉质紧实,味道浓郁 巴彦淖尔 涮羊肉的核心在“涮”上,把羊肉在沸水里滚一遭 通常只需四五下,肉一变色即可 肉也不要夹得太紧,否则筷子的接触点很难涮熟 与其他知名火锅相比 涮羊肉不论是汤底还是食材的品种都相当简约 这是因为它的吃法更讲究“技术” 炭火铜锅、清鲜汤底、秘制小料、火候精确…… 这一套完整的规矩都出自“清宫御宴”版的涮羊肉 在清末流入民间后盛行至今 尤其是特制的带烟囱的铜锅 就是为了既能调出猛火让羊肉鲜嫩 又能保证蔬菜的品相完好 ![]() 锅烧开后要先放几片羊尾油,而后才开始正式涮肉 蔬菜是等肉涮得差不多了才上场 此时锅里已经充满了羊肉鲜味的汤汁 正好可以被这些素食吸进去,吃起来既鲜又爽 最后,再来一个芝麻烧饼垫底 在麻酱、椒盐和小茴香的香味中 这顿地道正宗的涮羊肉才算圆满结束 新 疆 羊 肉 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 但在吃货眼中,这句话可能要改成 不到新疆,不知羊肉之美味 若要细分的话,新疆的羊也分南疆和北疆 南疆的羊主要是戈壁滩和高原放牧 在茫茫的戈壁滩上,它们吃的是红柳、甘草、胡杨叶 喝的是塔里木河盐碱水,每天行走20公里以上 因此肉质较为精瘦,更有嚼劲 ![]() 塔里木河 相对来说,北疆水美草肥、水气大 羊群们大多生长在草原上 因此肉质更加肥嫩,适合炖着吃 ![]() 那拉提草原 但无论是哪种羊肉 新疆人总能找到一种吃法诠释出羊肉的美味 缸子肉是新疆传统早餐 将羊肉切成大块,单独放入缸子里 纯天然的原汁原味就在这种 介乎于煮和煨的熬制过程中产生了 羊肉汤汁鲜美,将馕饼掰成小块放入肉汤之中 等待着馕饼与汤汁融为一体 一整天的精气神,全在这碗缸子肉里了 ![]() 烤包子肥瘦相间,薄薄的皮兜着满满的肉馅 掰开之后还冒着热气 咬上一口,外皮酥脆,满嘴流油 ![]() 手抓饭里面颗颗分明的米粒充分吸收掉了汤汁 呈现出晶莹剔透的黄色,入口甘甜 搭配咸香的羊肉,层次丰富而又分明 ![]() 还有羊肉焖饼、囊坑烤肉、架子肉...... 毫不夸张的说 新疆的味道,有一半都是藏在羊肉里的 ![]() 地域有南北,但美食没有界限 在寒风呼啸的夜晚,或煲、或涮、或清煮 美美地吃上一顿羊肉,岂不快哉? 参考资料: 草原五畜羊为首 《中国国家地理》2012年10月 北京涮羊肉 《博物》2014年02月 涮羊肉丨寒冬里的火热情怀 《中华遗产》2018年01月 话题 留言区见 - END - 编辑 | 尹诗画 图源 |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