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双鞋子 / 李社峰

 初夏矢车菊111 2021-01-08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481期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rary journal



「一双鞋
     
文/李社峰


它伴我走了几百公里,夏日流金铄石,冬日雪虐风饕,不离不弃。今天它退休了,要被扔掉,我不忍。


我弹去它身上的尘埃,洗得干干净净,晾干后装入盒子,放进衣柜。


它是一双鞋,五年的时光里,我们一起跨过许多山,穿过许多林,越过许多河,留下许多记忆,记忆定格成照片,照片牵出回忆,回忆连成线,在脑海里织成故事。


2014年3月8日,晴天间多云,蓝田县的厚镇——渭南市,行程37公里,这是我第一次徒步。


2014年3月29日~30日,晴空万里,蓝田县的上寨村——商洛汽车站,两天,行程68公里,夜宿黑龙口镇,第一次翻越秦岭。


2014年5月17日~18日,大晴,宝鸡的观音山村——凤县的凤州,两天,行程64公里,夜宿红花铺,一路风景如画。

2014年6月7日,万里无云,蓝田县城——老家,行程15公里。女儿第一次徒步,坚持了下来。

2014年7月12日~13日,骄阳似火,华阴山口~洛南县的石门镇,两天,行程60公里,夜宿黄龙铺。崖壁如削,白仞千尺,路如行石缝间。

2014年11月22日,细雨菲菲,宝鸡兴龙寺——太白县,行程38公里。秦岭山顶,大雾弥漫,白雪飘飞。

原来,有了徒步的想法,我就去买鞋。我买东西有个习惯,心里预设个价格,像招标设个拦标价,这样不至于性价比太差,因为现在商品价值不见得高,但价格常高得离奇。

我在商场的体育用品区转了一大圈,世界名品皆有,翻看鞋底黏贴的价格,远超出心中的预设值,自己不禁感慨落伍,现在的年轻人,无论工作如何,也无论是否喜欢运动,常一身的名牌。实际用品本身不值钱,印制的那几个字母值钱。有位朋友,秋天说要去看红叶,买了一身阿迪达斯的运动服,绒绒的那种,裤子的屁股后面贴着“ADIDAS”六个字母,花了近两千元。后来因故没有去山里,他就穿了上班,半个月后一天,我发现两个“D”字母都掉了,告诉了他,他再也没穿过那套衣服。

挑来试去,我最终锁定“TOREAD”品牌,大小合脚,底厚,走长路脚心不会疼。土黄色,不起眼,接地气,符合我的心里。鞋底狼牙纹,防滑减震。最重要的是其在做促销,半价优惠,四百多元,便宜。

2014年12月7日,晴,朝霞如血,宝鸡福临堡——交口村——县功镇——金河镇,行程36公里。沟壑纵横,层层梯田画出条条等高线。

2014年12月28日,晴,蓝田火烧寨——蓝桥——水陆庵,行程30公里。漫步蓝关古道,路如丝带,缭绕山巅。

2015年1月24日,阴,冷风嗖嗖,太白县——太白县的鹦鸽镇,行程42公里。红腹锦鸡,一种绚丽的动物。

2015年2月1日,宝鸡福临堡——六川河——北庄——宝鸡,乌云密布,行程26公里。天地银装素裹,黑白两色。

2015年3月8日,阴,秦岭——嘉陵江源头——大散关,行程38公里。点绿初生,春味渐起。

2015年3月22日,晴,商洛的黑龙口镇——蓝田县的蓝桥镇,行程25公里。步行牧护关隧道,有车驶过,震耳欲聋。

自然的事物简单,就是存在,存在在那,无欲无求,不迎来送往,不承欢献媚。徒步的过程是路过,一种阅历,风里来,雨里去,有时走在公路,有时走在乡道,有时穿过密林,有时爬过悬崖,春夏秋冬,四季变换,景致不同,比如一棵柿子树,春芽夏花秋果冬枝,各有各的美和内涵。一路上心随景动,用眼欣赏,用心体会,思绪在景物间穿梭,也变得简单,简单就是快乐。

徒步,我将自己融入自然的一段段时光,过程不同,感受不同,每次总有发现和惊奇,美好得不得了,最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2015年4月25日,晴,蓝田县的蓝桥镇——野竹坪——辋川溶洞——王维手植银杏树,行程32公里。有幸碰到秦岭山里的蜥蜴,长背鳍,长脚趾,美极了。

2015年8月16日,晴,周至县的厚畛子镇——老县城——厚畛子镇,行程37公里。奇花异草,一路芬芳,拍花最多的一次旅途。

2017年7月17日,晴,一个人徒步合阳县徐水河红旗水库,行程24公里,黄土高原,沟壑纵横。

2017年10月21日,韩城龙门渡口——梁家山村——桑树坪——韩城龙门镇,行程28公里。一人一双脚,翻沟越岭,捡到一个野生西瓜,香甜可口。

2017年10月28日,晴,韩城上景峰村——香山村——鹞子村——牛心村,行程24公里。看香山红叶,层林尽染。

走在路上,用脚步度量路的长短,鞋就是量尺。那是个数字,从1开始累加,有相同有不同,每个数字都不简单,是一片剪影,一段光阴,一个故事。四十度的酷热让叶子蔫了,天空熔了,公路上的柏油泛了油光,如胶一般黏在鞋底,咯嘣嘣响。镜头切换,大雪纷飞的日子,千里冰封,世界惟余莽莽,踩着没过脚面的落雪,行在真实的山水国画里,我就是画中的两三点笔墨,或是樵夫或是炭翁,或是一行者或是一钓翁,实际我是个过客,从画前走过,踩得雪咯嘣嘣响。

路上总有磕绊,手划破了,脚崴了,指甲撞出了血。有时脚上磨出了水泡,没关系,找根细枝,掰折,挑破水泡,挤净脓水,撕条创可贴贴之,继续上路,路上有风景,路上无忧愁。

2017年11月18日,阴,蓝田县的灞源镇——洛南的洛源镇,行程22公里。灞河、洛河,发源于秦岭,一条流向北面汇入黄河,一天流向南面汇入长江,一巅之隔,差之千里。

2017年12月23日,晴,蓝田县的清峪——箭峪——灞源镇,行程24公里。野山野景,美不胜收,幸运碰到了野猪。

2018年1月6日,大雪,蓝田火烧寨上蓝关古道,行程13公里。山披白毯,树开梨花,枝头冰凌倒挂,如生翼翅。

2018年1月28日,蓝田县洩湖镇——巩杨村——冯家村——李家湾,大雪,行程25公里。漫天飞雪,雪中豪饮,快哉!

2018年5月13日,旬邑县的龙高镇——程家川村——返回,大晴,行程24公里。歪打正着,游历了周人发源地,泾河峡谷,雄伟壮阔。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生的一种境界,身心的陶冶和净化。对于我,书读得不多,路行得亦不多,生命之路平庸,生活的琐碎和工作嘈杂应接不暇,心情如山里的河水很难平静下来。但在平庸的生命里,我尽力去读书,尽力去行路。


鞋是我完成一次次徒步的保证,它包裹着双脚,给予温暖,让整个身体减震,减少关节的冲击。它让双脚免受棘刺的伤害,它避免了我从石上滑下,它阻止了泥水的侵入。出行时,穿上它,就有了力量和勇气,一身的轻松。

每次归来,人疲惫了,鞋疲惫了,身心得到短暂的满足,鞋则浸满泥土或污水。每次归来,我把鞋晒到阳台,总会默声说句:谢谢!

2018年7月14日,阴,去流峪寺村——梨洼村——高山草甸——返回,行程20公里。山形如潮涌,气势磅礴。

2018年8月4日,晴,爬鸡窝子山,往返15公里,山顶竹海如涛,突遇大雨,彻底淋透。

2018年9月9日,阴有小雨,爬东梁,来回25公里。雾锁群山,云游四海。

2018年12月30日,晴,再走蓝关古道,行程16公里。偶遇冰花,奇幻无穷,美轮美奂。

2019年3月9日,晴,蓝田县小寨镇——岱峪——汤峪河,行程24公里。初春乍到,花染冰雪。

2019年5月2日,晴,蓝田县赛峪——二岔,返回,行程28公里。风和日丽,山清水秀。

2019年6月8日,晴,蓝田县赛峪——蓝桥镇蓝河风景区,行程25公里,一路山高水长,水长山高。

完成赛峪的穿越后,鞋的前面裂开了嘴,它的使命完成了,只有退出战斗序列,退休吧!

退休,即一种休息,这种休息就是终结,不免让人伤感。曾经的过往在心底留作记忆,一路的奔走,奔走一路,恰似现在的我,只是为十年后的回忆积累些素材吗?真的到那天,素材又有多少留下来?

谁逑知道!



关于作者
李社峰:男,高级工程师,陕西蓝田人,喜欢徒步、摄影、用文字记录生活。

往期作者精彩文章回顾






滋水美文
汩汩清泉流过     倾听心灵声音
长按二维码关注订阅
主编微信:mxy2722801
声明︱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投稿邮箱︱865909186@qq.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