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了解游戏规则,才能笑傲江湖

 HRoot 2021-01-09

在印度,有关饮酒的法律法规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各邦有各自的规定。

2018年6月17日夜间,OPPO印度公司的一名中国员工因饮酒而被印度比哈尔邦警方逮捕。自2016年比哈尔邦政府颁布严格禁酒令后,在比哈尔邦,饮酒或持酒行为成为一项不可保释的罪行,最高可判处10年监禁。

事后OPPO公司声明,OPPO在印度的商业活动完全遵守本土法律,OPPO员工的一些行为属于私人行为。这一事件折射出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合规风险。

中国企业“走出去”遇到的“坑”

如今,除了OPPO,众多民营企业,如华为,绿叶制药,阿里巴巴,纷纷走出国门,大力拓展海外市场。法制日报社中国公司法务研究院和律商联讯在第七届中国公司法务年会上发布了《2017-2018中国企业“走出去”调研报告》,这份报告总结了中国企业“走出去”可能遭遇到的几种风险:

第一,东道国或东道国政府相关风险。遇到过相关风险的企业中,东道国法律不健全、外国投资者受法律保护程度不足、产生争议后得不到救济的风险被企业提及最多,央企、国企中40%以上曾遭遇该风险。

第二,东道国政府审查风险。企业遇到的较多审查是东道国政府的环保审查和反垄断审查。

第三,市场风险。大部分企业都遇到外汇限制的市场风险,比例达80%以上。

第四,用工风险。61%的企业出现过个别劳资纠纷,其中央企、国企该特征较为突出。

第五,税务风险。对于曾遇到相关争议或问题的企业,不当的税务披露,如在税务稽查时未正确披露信息,导致多缴税款或受到税务机关的处罚是被提及最多的。

第六,知识产权争议。

第七,合同风险。六成以上受访企业表示,在涉外合同中遇到适用法律问题和争议解决问题,其中适用法律问题尤其突出。

和OPPO印度的遭遇一样,中国设备制造商格力电器集团也曾在海外违反东道国的法律。2016年,格力支付由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开出的1,545万美元罚单,原因是根据美国联邦法律,格力股份有限公司及旗下子公司“没有在规定的时间里向CPSC报告在其销售的13个子品牌的除湿器存在产品缺陷和引发重大伤害的风险”。格力集团表示,出现此事件,关键在于格力集团对美国法律缺少深入了解,并非故意违反当地法律。

OPPO和格力的遭遇反映出中国企业的合规意识较为薄弱,这大大增加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成本和风险,影响企业的雇主品牌。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曾对企业“走出去”提出了建议,他认为随着“走出去”的企业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走出去”应抱着合作共赢的目的,跟当地政府搞好关系,光政府说了不算,中国企业“走出去”还要遵守当地的法律和风俗。由此可见,合规经营是企业跨文化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了解游戏规则

“合规”一词是由英文“compliance”翻译而来。企业合规最初是仅属于法律、财务部门的热门词汇,现已逐渐成为人力资源、生产等各个部门的新关注点。

在《合规——全球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一书里,认为“合规”包含三层含义:

(1)遵守法规,即公司总部所在国和经营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及监督规定;

(2)遵守规制,即企业内部规章,包括企业的商业行为准则;

(3)遵守规范,即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等。

合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合规泛指企业在经营活动包括全流程各个环节中合规,狭义的合规则聚焦在反对各种形式的商业腐败。强化合规是一个企业走向规范经营的系统化过程。

众所周知,麻将是一种流行于华人文化圈的游戏,可是不同地区的游戏规则是不同的。一个天津人,一个广东人,一个成都人,一个武汉人凑成一桌打麻将,会有四种“胡”法。

在开始游戏之前,了解游戏规则是最基本的环节。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玩家必须遵守规则,时刻保持在游戏规则的框架内进行公平竞争,最后得出胜负。如果把企业“出海”比作一场巨大的博弈游戏,合规经营则是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

共享单车ofo“出海”一年,道路坎坷,由于各地法规要求不一,近期ofo海外业务出现了大撤退。美国的部分城市,要求车辆必须装车前灯,在坡路比较多的城市要求加强减震,增加变速装置;在澳洲,要求骑车者必须佩戴头盔;还有很多城市,为了市容的整洁,要求共享用车必须有桩;而新加坡更是频繁开出不按规定停车的罚单。ofo为了满足合规要求,付出巨大的投入,已远超过盈利带来的回报,因而很快入不敷出。ofo出海的失利,很大原因在于出海前,没有了解清楚游戏规则。

合规经营,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有助于减少中国企业“走出去”时发生违规情况,避免业务损失,为企业打造过硬的雇主品牌。 

合规经营应成企业自觉行为

《2017-2018中国企业“走出去”调研报告》主笔、君泽君律师事务所律师唐功认为,企业依法治企、合规经营应该成为自觉的行动。

他认为,企业的合规是由每个员工的具体行为所决定的。培养员工的自觉合规,首先要建立合规体系,制定合理、有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完善惩罚和监督机制,并通过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加强合规意识,让员工对合规的要求从最初的简单服从,到自觉约束行为。

在此过程中,管理层的有力支持和推广执行是合规文化培育的关键。企业要想实现这一点,可以从学习和借鉴优秀经验开始,《西门子:合规管理成就“百年老店”》一文就分享了西门子的合规案例。

西门子是世界电子电气工程领域的巨头,2006年,它因腐败丑闻迅速登上全球各大媒体头条,除了承担巨额罚款外,更为重要的是西门子历时150多年建立起来的商业信誉和形象面临崩塌。幸运的是,正是依靠合规,西门子走出困境,绝地重生,并且成为了在合规方面做得较为出色的公司之一。

在处理腐败丑闻事件过程中,西门子首先向管理团队开刀,开除违规高层领导,向全球所有员工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不合规的行为在公司是绝不允许存在的。

其次,西门子为了取得客观可信的调查结果,开启了德国历史上的首次独立调查,耗费数亿欧元聘请独立的会计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等外部专业机构进驻。在一系列有力的合规措施后,西门子尽快走出了腐败的阴霾。

在渡过腐败危机之后,西门子把合规融入企业文化之中。遵守法律和行业规则是商业活动的基础,为此,西门子制定了一套《商业行为准则》。这份《商业行为准则》随着市场变化随时更新,它是西门子所有商业决策的基础。

此外,西门子对员工进行大量持续性的合规培训,使员工充分理解公司的规章制度、流程和重点。如果员工不按期完成网上合规培训,系统将会发邮件提示,并以邮件形式告知直线老板。

为了培养员工的合规理念,使合规成为员工言行的第一标准,西门子管理层多次在重要场合提及合规,也经常和员工进行合规谈话,强调诚实的重要性。

并且,管理层自身以身作则,接受所有人的监督,比如出差时,被要求填各种各样的申请表格,说明要去做什么,以及要以什么样的标准做。 

西门子在落地合规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一个全球性的合规组织。西门子的合规组织由首席合规官进行领导,在各个业务集团和区域公司中,任命了各自的集团合规官或区域合规官。

并且,西门子还设了总部合规办公室,总部合规办公室由专家律师组成,负责管理公司上下所有合规相关的法律事务和所有重要刑事和行政的调查工作,以保护公司的利益。

另外,为了加强企业的合规建设,西门子还聘任外部特派调查官,为投诉提供受保护的沟通渠道。如果员工和第三方发现公司内存在不正当的商业行为,他们可以以匿名、保密的方式与这位中立人取得联系。

以上种种举措势必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但首席执行官仍会全力支持合规这一项的资金投入,因为完善的合规管理向合作伙伴传达出一个信息:和西门子打交道是低风险的,不会因为合规问题而埋下隐患。

合规管理有助于西门子赢得更多的订单,为西门子走得更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在管理层的领导下,西门子自上而下培育出合规的企业文化。

如今,“只做合规的业务”已成为每一位西门子员工心里坚不可摧的信条和底线。

西门子的故事表明,随着国际市场环境透明度的逐步提高,政府机构趋向于对商业违规行为施行更为严厉的处罚,因而合规管理已成为商业贸易的趋势,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

目前,我国“走出去”企业在合规经营方面缺少经验,有些地方做得不够完善,但是改变一直都在。

2018年5月4日,全国企业合规委员会在北京举行成立大会,并发布全国企业合规倡议。该项倡议向全国企业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跨国公司走向全球公司,诚信合规经营成为全球公司的首要责任。

中国企业走向世界,要想在已经建立起相关标准和秩序的全球商业环境中获得一席之地,需要按照全球公司的标准和要求来运营,才有可能生存和发展。

因此,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遵守本国以及经营所在国的法律法规。 全国企业合规委员会的成立表达出中国企业致力于合规经营的决心。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向全球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中国企业实力增强。不过,了解游戏规则,才能真正做好跨文化管理,笑傲江湖。

“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在“出海”前,充分了解东道国的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认真评估“走出去”的风险,这样才能少一些盲目,做出理性的选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