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一首爵士

 HRoot 2021-01-09

少年时期,古典作品鉴赏是音乐课主旋律。

女高音老师费尽心思传授,从协奏曲到歌剧,一样没落。

(无奈我这个音盲囫囵吞枣之后,一点也吸收不了。

依稀记得若干词汇,像是“声部”“音域”“多调性等等,全然不知其涵义,更懒得去查。

有些肤浅了解,古典音乐曲式节奏严格,乐器种类繁多,演奏起来阵容庞大。一场演出动辄几个钟头。

汤玛士学长送的交响乐唱片,我从来没能听完过。

(做了人力资源工作之后,常会忍不住思考,交响乐团里这么多人拉小提琴,有没有减员的余地,打击乐手一场下来累计工作不到三分钟,有没有可能实现外包?

我排斥古典音乐,一如排斥少年时期的种种课堂纪律。以及成年以后的社会规范。

前人传下,奉为神圣,冗长枯燥,模棱难懂。不明所以,不想遵守,若要违反,需要非一般的勇气。

(我这样的胆小鬼做不到。同龄人也做不到,如今,他们争相送下一代去上钢琴课,无论孩子们是否有天分。

接着,就到了青春期。

木鱼在教室放磁带,崔健的『一无所有』。于是,一切都变了。

(我心里所有的郁结,都穿越了音符,嘶吼着迎向太阳而去。

改革开放加快进程,副成果是能有更多音乐口味选择,之前未曾发掘的心理需求,有了被满足的可能性和现实感。

大学里,听黑豹乐队的『Don’t Break My Heart』等等。

工作后,听国外乐队,Nirvana,U2,Joy Division等等。

攒够钱就去看现场演唱会,和数万人一起狂欢迷醉,出神失声,点亮打火机,留下男儿泪。

(找到志同道合者的愉悦感,难以形容。像是某个足球俱乐部的球迷歌唱的『永不独行』)

摇滚音乐,是青年时期种种梦想的替代。直接从心底出发,摒弃了装饰的考量,质感粗糙,形式质朴,符合摧毁一切的暴力美学。

配器简单,突出了摇滚乐的平民性,也造就了人只要不懈努力就可以成就理想的青春迷思。

反越战和民权运动等重大社会事件里,都有摇滚乐手积极参与,几乎是一种必然。

(做了顾问之后,常会忍不住思考,组织要推动变革,没有破坏式创新的摇滚精神,是做不到的。

直到再度在舞台上看到何勇时,无法跟着他唱了。

何勇精神有问题,生活几近赤贫。我精神未必健全,房贷则早已还清了。

再扯着嗓子喊『买不起房』,实在太虚伪了。

人生历练让我明白,摇滚音乐一味发泄情绪,冲撞体制,短时间过瘾之外,很少能真正解决问题。

(我意识到,自己老了。不仅是自己老了,连我觉得还很年轻的人,都已经老了。

于是我听起了爵士乐。从迈尔斯·戴维斯开始。

欣赏古典音乐是和作曲家对话,试图领悟其创作意图的过程。

就像那些在组织内的朋友们,需要随时揣摩上级领导心思。

欣赏摇滚音乐是和乐队成员畅饮,试图更快找到嗨点的过程。

就像那些在创业中的朋友们,需要不断自我和互相激励。

欣赏爵士音乐是泡茶自斟,随心所欲、放松脑筋的过程。

就像我从事自由职业,需要自主决定、独自承担。

(爵士乐手常有遁世倾向。无需否认,在摆脱中年困顿选项卡上,这一项有其吸引力。

即兴演奏 (improvisation) 是爵士乐的特色。

古典音乐听众手拿总谱,不会放过乐团的任何一处瑕疵。

摇滚音乐听众尖叫狂喊,根本听不出乐队的任何一处瑕疵。

爵士音乐听众觉得,没有了瑕疵的演奏,反而不是完美的。

斯图亚特·李写过一个场景,发生在切尔滕纳姆音乐节。

在埃文·帕克(萨克斯)和彼得·埃文斯(小号)表演期间,剧场屋顶开始滴水。

剧务在舞台上放桶接水,回声反而更大了,让表演难以为继。两人灵机一动,按照水滴声的节奏和音色,开始即兴演奏。

完场后,全体观众起立喝彩。

他们知道,如此精彩不可能再现。

(演讲时,我无法控制观众会有什么反应或者问题,只能尽全力自我调整应对。这条也适用人生所有阶段,所有事件,所有人。

读自己喜爱的书,写自己喜爱的字,讲自己喜爱的话,去自己喜爱的地方随意走走。

此刻,我的人生,精彩不会再现。

人力资本管理公众号的读者们,

你们都在关注什么呢?

哪些方面的内容是你们感兴趣的?

请在“留言”中尽情评论吧!

说不定就看到您关心的话题呢~

《人力资本管理》致力于传递全球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最新的思想、观点、方法、技巧和资讯。

立即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