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的目的:我们跑偏了吗?(三)| 教育评论31

 怀众心理 2021-01-09


作者:九九

人类学博士

1872年1-3月,尼采在德国巴塞尔大学做了5次演讲,题目是《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尼采时年27岁,他24岁即被聘为巴塞尔大学的教授)。此前一年,他刚出版了《悲剧的诞生》;此后一年,他又写了《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我们可以推测,那个时候希腊文化是他心目中理想教育的典范和故乡,构成了他教育思考和教育批判的出发点(周国平,2011)。

既然是以希腊文化为出发点,尼采的教育观就难免带有“少数人的教育”、“高贵的教育”等色彩,与《理想国》一致。这从他五次演讲的题目可以看出一点端倪:

现代教育的两种倾向

人文教育始于严格的语言训练

教育的使命是使天才得到养育和支持

教育机构与生计机构的对立

衡量大学教育的三个尺度

在演讲中,尼采指出当时德国教育的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扩大倾向,即教育沦为谋生的手段;另一种是缩小倾向,即教育沦为学术分工的工厂和国家利益的工具。尼采认为,教育真正的内涵,应该是对于精选的少数人,施以哲学、艺术以及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教育。

尼采主张抵制以谋求职业和服从国家利益为目标的教育体制。他自己在中学时代就是这么做的。

他说:“当时我们压根儿不去想所谓职业的问题。国家要尽快为自己培养出合用的公务员,通过负担过重的考试保证他们的绝对顺从,为此频繁地剥削中学生的年华,而这一切被我们的自我教育拒于千里之外;任何功利的考虑,任何飞黄腾达的意图,都不能支配我们。”

显然,尼采有些理想化了,他主张的教育也许只适合类似于他自己那样的“天才”。但是,他对教育的思考仍然可以给今天的我们很多启发:

1

 教育不能只着眼于“职业”

职业教育只是教育的目的之一,而且可以说是较为次要的目的。急功近利的教育必定造成种种问题,比如目前的“内卷化”,剧场效应、军备竞赛,以及其带来的普遍焦虑,就是教育功利化的必然结果。功利化加上应试教育的唯分数论,是造成目前教育怪象的原因。

2

不能以“国家”二字压倒一切

 显然,对人类而言,“国家”不是唯一价值,更不是最高价值。把“国家利益”置于崇高地位的,往往居心叵测。德国就曾经深受其害。

为此,1976年,德国教育家们齐聚博特斯巴赫,达成了政治教育的最低共识——《博特斯巴赫共识》,包含三个原则:

第一, 禁止灌输;

第二, 保持争议;

第三,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维护个体利益的能力。

3

教育真正的内涵

除了职业发展与国家利益,尼采说的哲学、艺术、人文修养等等,是更为重要及根本的东西。对于人生而言,这些是可以解决根本问题的东西。思考世界是怎么回事,人生是怎么回事,应该怎么度过人生,这才是教育真正的内涵。

THE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