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526篇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探秘辽河流域史前文明

 寂寞红山 2021-01-09
第1526篇 <wbr> <wbr>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探秘辽河流域史前文明X

《中华文明起源展》展品彩绘陶罐。
  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记者提前一天抢先探访了于5月18日正式开展的《辽河寻根文明溯源——中华文明起源展》。
  该展览是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展览,也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辽河流域史前文明研究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展。一进展馆,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刘宁首先就辽河史前文明在中华文明版图中的地位给记者作了一些知识普及。她说,2004年正式启动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发现:辽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早在距今8000年前,这里就已经出现了龙的形象和成熟的玉器,红山文化的“坛、庙、冢”宗教礼仪性建筑群,更是5000年前“古国”的象征。以后,这里又经历了以夏家店下层文化为代表的“方国”时代,最终汇入统一多民族的秦汉帝国。辽河流域由古国—方国—帝国的文明起源与发展历程,是中华文明起源多源性的生动体现。
  8000年前的“偶像崇拜”
  走进展览的第一部分“家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套石磨盘和石磨棒。刘宁介绍说,这是8000年前的先人用来为谷物脱壳用的。旁边那盘同时代的、已经炭化的谷物也足以证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有了原始农业。
  “这上面刻画的是龙。”刘宁指着一块红色陶片说。陶片不大,但残存的部分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类似龙的图案。这说明,早在8000年前,辽河流域已开始出现龙的形象。
  一尊十分不起眼的女性石雕“独居”一个展柜,显示出其不凡的身世。据刘宁介绍,它出土时立于室内中央火塘后面,是一尊与原始宗教密切相关的女神像。刘宁笑言:“这可是8000年前的偶像崇拜哟。”据了解,女神崇拜现象在辽河流域的原始居民中流行已久,女神像其实就是神灵的人格化形象。她往往被赋予“生殖女神”、“家庭守护神”、“灶神”、“火神”等多重神格。从学术的角度看,从万物有灵为核心的原始宗教发展到神被人格化阶段,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神秘微笑的红山女神
  其实在辽河流域的史前文化中,女神的形象一直贯穿着。在展览第二部分“古国”中,著名的红山女神头像就是不能不看的展品。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曾说:“她是红山人的女祖,也就是中华民族的共祖。”
  展柜里,这尊女神头像带着一丝古拙而神秘的微笑。头像出土于牛河梁女神庙,年代距今5500—5000年,弥足珍贵。她接近真人大小,用黄粘土掺草禾塑成,外表打磨光滑,面部涂了红彩,双眼用玉石镶嵌而成。她是神化了的祖先形象,这一时期的原始宗教已经由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发展到了祖先崇拜。世界各地区的民族也都经历了女性地位显赫的历史阶段,在欧亚非以至中南美洲都有女神的发现,但形体较小,像牛河梁女神庙出土的这批真人大小的女神塑像,还是首例。
  除了女神庙,考古发掘还在牛河梁发现了规模宏大的“坛庙冢”祭祀礼仪性建筑、成组的女神像和以龙、凤、人等为题材的玉器群,毫无疑问,这里已形成一处史前宗教圣地和政治中心,表明红山文化以高度发达的原始礼制与神权,跨进了古国时代。
  红山文化为世人熟知的代表性文物,恐怕要属玉猪龙、C形玉龙了。但在展厅里,记者惊奇地发现,这里还有玉凤。常见的红山文化玉鸟多为正面展翅造型,但这件却为侧面回首卧姿,卓而不群的造型,显现着百鸟之王的不凡气度。刘宁说,几千年来龙与凤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而牛河梁遗址同时发现了玉龙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