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始感觉很好的通鼻药,男子使用大半年后被确诊为“中毒性鼻炎”!

 李玉民_图书馆 2021-01-10

鼻炎看似小问题,却严重影响着日常的衣食住行。

穿衣不能少、食物不能刺激、居住环境要求高、出行环境也严把关,不然鼻子塞、鼻涕直流,形象差、睡不好精力差。

鼻涕能擦,鼻塞却睡不着,到医院排队挂号花半天,似乎每日开的药都差不多,于是不少人开始自行购买'效果快'的血管收缩通鼻药。

用血管收缩药滴鼻,开始感觉很好,一滴就鼻通气,继续用药,则慢慢感到了效果减退了,再继续用药,鼻塞却日益加重。

广西李先生也是“鼻炎自治”群中的一员,自行购买并使用滴鼻剂大半年后,家里附近药房的滴鼻剂都试过了,通鼻效果越来越弱,鼻子越来越塞,还干痛,实在没法子通鼻了,到医院检查发现已患上了药物性鼻炎,本想鼻炎早点好,却因自己的“贪快”离健康的鼻腔越来越远。

什么是药物性鼻炎?

药物性鼻炎是因长期使用鼻黏膜血管收缩药(如萘甲唑啉、麻黄碱)和其他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等滴鼻药,引起的鼻黏膜的慢性中毒反应,因而又称为“中毒性鼻炎”。

用血管收缩药通鼻,作用于鼻粘膜的神经、血管,黏膜的小动脉立即收缩,血管壁上的小动脉也会随之收缩,可产生鼻通气的效果。

如持续滴鼻,血管持续收缩,因缺氧、局部的血管收缩疲劳和反应减退、血管舒张代谢产物的蓄积,可产生逆转反应,出现继发性的血管扩张,腺体分泌旺盛,以后黏膜纤毛停止运动甚至脱落,粘膜下层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血浆渗出形成水肿,有淋巴细胞浸润。这样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日久形成药物性鼻炎。

药物性鼻炎有什么症状呢?

药物性鼻炎症状主要为双侧持续性鼻塞,可有鼻内干燥不适和烧灼感。

药物性鼻炎患者的鼻粘膜外观从充血到苍白不等,典型者黏膜呈暗红色,双侧下鼻甲肿胀,触之柔软,对麻黄碱棉片反应不敏感,鼻腔狭窄,有大量黏液性或黏脓性鼻涕,有时在鼻前庭皮肤上可见到湿疹会浅层溃疡,严重者鼻黏膜呈橡皮样。

晚期可出现萎缩性鼻炎、鼻息肉及中耳炎等并发症,并可能伴随全身性不良反应,如高血压、蛛网膜下隙出血、脑出血、脑血管痉挛、肾动脉狭窄、下肢动脉栓塞、精神病及中毒反应等。

看到这里,有鼻炎的小伙伴可能就慌了,如何预防药物性鼻炎呢?

药物性鼻炎,简单来说就是滥用血管收缩药通鼻,所以预防药物性鼻炎的重点的是别滥用血管收缩型通鼻药,有鼻炎要选择科学的处理方式,到专业的机构进行诊治。

另外,除了选择正确的调理方式,平日里一定要加强预防。

少食辛辣、油炸属热性食品,多食含维生素较多的蔬菜水果;少熬夜、多喝水、及时添衣,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避免与感冒患者接触;对尘螨过敏的鼻炎患者,平时就要注意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少到尘螨多的环境,出门戴上口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