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胜得起,更需败得起

 道藏研究 2021-01-10
百家讲坛的名师王力群教授有句话,说的颇有意思:

“小人物怕政府,大人物怕历史”。

意思是说:小人物怕权势,大人物怕史笔。

平日不看电视。除了道与其他传统文化古籍相关的读本,或者,与活150岁无关的事,我早已不关心了。

近几天出差。突然降温。长长的毛大衣和过膝皮靴也挡不了寒风,再用围巾连同口罩一裹裹,再裹裹,一圈两圈三四圈,整个人儿缠得跟木乃伊一样的,依然冻得嗦嗦抖。晚餐后,即回酒店。果然温暖如春。窝被窝里,经意不经意地打开了电视。本是练练听力而已,没想到,印象中,有着强大纠错机制的美国居然乱成了那样儿。川普的支持者们开始进攻国会。有人甚至为此丧了命。正所谓“物伤其类”,这些虽与我们无关,但同为人类,看到一个鲜活的生命突然终结,不免遗憾与伤感。死者也必是谁家母亲的心头肉吧。不愿直视画面。

一惯不喜政治,不关心政治,亦不谈论政治。更不愿意以写热点的方式吸引眼球,以博取无缘的关注。学术性公众号,本身就是要经得住枯燥,耐得住寂寞,眼前飘过繁华,关窗即是宁静的宇宙,或,丰富的内心世界,饱满的灵魂。哪怕那颗心是孤独的。

道,讲归一。佛,讲无二。一个意思。

但既然看到了,今儿,打算记录下内心一瞬间的想法。《圣经》说:

不要论断别人,以免被别人论断。(《马太福音》)

但真正的生活中,又哪一个人不去论断别人?又有谁不被别人论断呢?但愿这不是论断别人。至少,我本无心。确实不懂政治,请君不要理解为我妄谈时事。我对时事实无兴趣。只是出差偶尔看到的电视画面与我从书上读到的这个仅有200多年历史,但却有着旺盛生命力的国家形象,不大合拍。所以疑问。写作,即是思考,只是闪念即过,不思对错。

权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毒品。只要有人尝过它的滋味,就立即上瘾,并终生会难忘。戒大麻易,戒权力难。

历史经验表明,权力的交接,多是残酷的,血腥的。古今中外皆如此。哪怕是家天下的江山(比如,唐太宗杀死兄弟、逼父退位;比如赵武灵王让位给儿子后觉得不自在,想再夺回权力,被他儿子关起来,活活饿死了,等等),更不要说公天下的体制了。

那些掌握国家权柄的人物,能在权力交接过渡时,保持国家的平稳和康健,不能不说,他们是非常有智慧的任何一个国家领导人如果能做到如此,都应该给予和平奖。特别是那即将卸任的人。毕竟,交出权柄,即是结束政治生涯。对于政治人物来说,政治或许就是生命。

没有痛打落水狗的爱好,只是就事论事。川普身为现任总统,为了一己原因,而让给予了自己无上荣耀和尊贵的国家遭受如此的伤害,其人智慧到底何在,无从知道。而让那些给予他无限支持的民众身处险境,甚至为了他送了命,他余生的灵魂是否安宁,不得而知。既然是川普是民主制度下选出来的国家总统,那么在他的治理下,美国应该更加民主和法制,民众的智慧和是非价值观应该更加大体趋同,为什么经他治理几年后就乱了套?无论谁是谁非,他的历史责任都不可推卸(不管他有多少理由)。这与一家公司治理不好,董事长、总经理不可推卸责任,一个家庭管理不好,家长不可推卸责任一样,无论有多少理由,没治理就是没治理好。

如果他自信自己治理的好,就应该自信后续可以通过正规的法律程序去解决他认为的不公。如果他不相信自己治下的国家是公正的,那么他应该知通过闹腾是无用的。骚乱,伤害的只是自己的国家和民众。川普在位期间,对世界上不少国家造成过情感和经济上的伤害,他是为了他认为的本国利益,想想他的背景,我们或许可以理解,但如今对自己的国家造成伤害,真不知道他的脑子是有由什么组成的。难道他真的天真的以为历史就此止笔了吗?

只要人类存在,史笔便不会停止。历史就是历史,真相就是真相。不要说信息化的现代。就算在古代,也是如此。不禁想起中国历史上“崔杼弑其君”的历史事件:

崔武子见棠姜而美之,遂取之。---庄公通焉,骤如崔氏---乙亥,公问崔子,遂从姜氏,姜入于室,与崔子自侧户出。公拊楹而歌。侍人贾举止众从众而入,闭门。---公逾墙,又射之,中股,反队,遂弑之。


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大意是:催杼在丧礼上看到死者的老婆棠姜长得漂亮,就娶回家了。没想到他的国君齐庄公也看上了棠姜,就与她好上了(这是历史上绿帽子的由来)。

(注:男人喜欢女人的原因一般不外乎三个原因:1漂亮;2漂亮;3漂亮;历史事实说明,说女人心灵美可以让男人倾心的,全是谎言;说女人有才华而衷情的,更不靠谱。)

有一天,国君正在催杼家和催妻棠姜私会,催杼联合朋友和家丁把国君给杀了。于是史官就写了史上著名的一句话:“崔杼弑其君”,这句话就是千古定罪,崔杼杀了国君,即有弑君之罪。崔杼当然不愿让自己背这个历史罪名,于是把史官杀了;史官的弟弟接哥哥的工作,接着写了同样的一句“崔杼弑其君”, 崔杼又把他给杀了。于是又来一了一个弟弟,同样写“崔杼弑其君”,这下子,崔杼实在下不了手了。只好算了。于是,事实就是事实,历史就是历史。

历史,是用生命写成的。古今中外皆如此。

值得一提的是,崔杼的愤怒和委屈是事实。绿帽子起杀心实可理解。任何一个有血性的男人可能都会如此。但弑君就是弑君。这是不可更改的事实。可能后人觉得他弑君可理解,但连杀史官就太过了。这也许就是后来的史笔中没有人替他报不平的原因吧。任何一个有点头脑的大人物,都明镜儿一样的清楚,史官,最是不可得罪的。

清朝的雍正皇帝,为了收拾那个风光了一辈子,当了所谓盛世之主的老爹康熙留下来的烂摊子,不得不直面可能的“身后骂名滚滚来”,但他却实在的告诉了儿子乾隆帝一句真理:“永远不要得罪读书人”,原因是,他们会写字,他们会写历史。

这种不得不讨好读书人的价值观,其实并不是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精髓,而是满清最明显的自卑心理。中国历史中,史官的风骨就是“写史,写实”,最早的史官就是那样的。“崔杼弑其君”这句话之所以有名,并不仅是弑君的事实,而是史官对写实的坚持,用生命的代价来捍卫史书的尊严。

那么,诸子百家,哪一家才是写史的呢?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褔、古今之道。(《汉书 艺文志》)

《汉书》说道家是史官出身。这是事实。

这其实是刘歆给最早分类定位的。古代学术界都认为刘向父子(特别他的儿子刘歆)的分类非常正确,于是班固在《汉书》就这么抄录下了。后世的历史学者皆认同这一观点,包括近代的吕思勉先生。因为道家的鼻祖老子,就是周朝的史官,看到周王室腐败(居然公然索贿),就知道这个朝代要玩完了。于是他思索天地宇宙,总结祸福存亡、成败之道,留下《道德经》,西出函谷关,“不知其所终”(司马迁,《史记》)。

老子去哪里了,成了千古之迷。于是冯友兰先生,在给百家分类时,却借此发挥进行了一点微妙而深远的变动,他说:“道家者流,盖出于隐者;”,他这么说,有太深的用意了。看以是总结历史,有些道理,但却是把道家划到了正统的史学之外。这一招是比较狠的,他基于一些事实,但如果道家不写史,全由儒家写史,那么我们的史书就逊色多了,这倒不是儒士无才华,没文字功底(历史上儒家的饱学之士多如牛毛)而是因为不得已的本位主义无奈。普调显示,所有的通史中,哪部最好看?不用说,当然《史记》,鲁迅盛赞《史记》道: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这一夸赞,一点都不过分。

司马氏写史,独步千古!

《史记》之后,再无《史记》。

难怪司马迁写完《史记》后,骄傲地说:“藏之名山,传之后世”,他觉得他的时代根本读不懂他的文章和思想,赶紧藏到山里去,留给后人读。这才是,文化自信。所以,司马氏不朽!

为什么呢?司马迁(包括他的父亲司马谈)为什么能写那么好的历史呢?因为道家往往置身政治之外,成天思考宇宙人生,有相对的思想自由、独立的观念不受束缚,阉了他,他也写真、写实。这就是史家的风骨,这是史书的尊严所在。读《史记》的人都知道,最有嚼头的是文章中、故事后的“太史公曰”,司马迁的议论,是他的价值观,才是影响我们传统思想的道家思想。只是很多人不深思这一点而已。

历史经验表明,阉割器官并不是最可怕的,阉割思想才是

到了后代,多是儒家写史。读史的人都能感觉到,笔锋就少了很多风骨,多了些许媚骨。有些所谓的正史资料相互矛盾,为了一个统治者需要的历史形象糊灯笼一样补来裱去,靠谱度连野史都不如。《资治通鉴》算是了不起吧,但处处“臣光曰”说明了,那是司马光写给皇帝一个人儿看的,不是给我们老百姓看的。文中哪哪都透着一种苦口婆心的期待,以及不得已的臣本主义观点,看着看着就有画面感,眼前的司马光是跪着写的,恐怕也是跪着思考的,写好了也是跪着呈给皇帝的。

什么时候,我们这个民族不再跪着思考了,我们就真正的强大了。

南怀谨先生说“几十年来始终认为,现在的世界就是春秋战国的放大,这个前途就可想而知”,而南师这一说话并不孤独,同样,季羡林先生也认为未来世界会走向统一。

我引用这两位国学大师的观点,是因为,我也相信世界早晚会走向统一。至于哪一个国家将统一世界,读读春秋战国,就大体知道结果。实在不知道,可以看看《过秦论》、《六国论》,可以猜着玩儿。

秦始皇统一中国,可不是他一代人的努力。更不是单单军事上的的原因。早在统一之前,秦国早就在文化方面准备好了,统一的文字、统一的度量衡、统一的法制等等,各国的人才都纷纷赶往秦国求职,这些都是前兆。

当年,项羽和刘邦争天下,张良为什么选择去辅佐刘邦?因为黄石公传给他一部书,书中指明了谁可以统一天下:

国将霸者士皆归,邦将亡者贤先避;

山将崩者下先隳,国将衰者民先弊。

(黄石公 《素书》)

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似乎世界大同的影子。英国曾是日不暮帝国,全球各处都有其殖民地,但英国终究没有统一全球的野心。网上有一句话说英国的特点,很逗:

英国只当搅屎棍,但不炸茅坑。

不知道谁给这么简明扼要的概括了一下英国。差点把人给笑死。

确实,欧洲前些前也尝试过统一,申根国家政策等等,欧元虽然还在使用,但英国又闹着要脱欧,这意味着欧洲的统一还远未作好准备。上世纪的日本也曾生过统一东南亚的野心,要成立“大东亚共荣圈”,但德性太差,最终被原子弹给轰趴下了。

胡扯到天边去了--

回到白宫事件。相对英国的政客,川普不但当了搅屎棍,临走还要炸茅坑。而他白宫智囊团的智商,也令人高度怀疑起来。这样的智囊团居然可以运营着全世界最风流的国家,不得不说这个机制中令人思考的某些优势。国家机器如果是健康的,放个臭虫在总统位置上也无所谓吧。记得多年前听说,太平洋一个小岛国,人口相当于咱们国家的一个乡镇,他们选总统的方式,就是在大广场上,脱了衣服称体重,谁最重,谁就是总统。多年过去,我一直很难忘,觉得这是历史上最公平的选举方式了。只要国家机器强大,总统的智商几何并不重要,只要选举方法公正,没有猫腻,社会就会太平。这似乎与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治”差不多的理念,老子说“太上,不知有之”,最好的君王,人们根本不知道他的存在,国家就运行得好好的。这才是好的国家机制,这才是当君王的境界。

不记得在哪里听说过一位学者的说法,大意是:劝美国的敌国千万不要去刺杀美国总统,因为杀掉他们的总统没意义,他们的体制立即会选出一位新的总统,而对他们的国家造不成什么伤害。

忽然想起去年一件事,当川普在推特上伤害我们的国家形象时,我当时也是揪心的难过,屈辱甚至愤怒,但却看到很多国内的爱国民众亲切的称呼他:川建国!还盛赞他是中国的卧底。当时没太明白,不关心政治的人,也没多想。现在,忽然有点似懂非懂的感觉了。

不得不说。网友确实高!

互联网,确实是个好东西。但确实也是个可怕的东西。可以成就一切,或许,也可能摧毁一切。

敬畏知识,敬畏历史,敬畏一切平凡和良善!

但愿我们每个人,都好好的活着。

活过病毒的变异升级,活过邪恶的权力游戏;

活过不公正的消失,活过这冰冷的寒冬。

等待春暖花开,等待正义的到来;

等待柔软的心灵,等待乾坤的清平;

等待可以拿掉口罩,人人可以自由的呼吸。

照例,两首道情送给你:

《古今一片天》

道隐不可见,经书藏万千;

身历三万劫,薪火代代传。

三洞有真义,四辅别有玄;

道心无分别,古今一片天。

YZ.2012.8.25

《静坐》

我有紫霞志,踯躅在人间;

常颂清静经,无心万事闲。

高楼横琴坐,悠悠看青山;

长空走行云,日落明月还。

阴阳有定时,尘心古难全;

一静度万劫,观空云罩天。

YZ.2020.10.7

《亲》

遭难莫寻亲,寻亲必伤心;

休怪亲薄情,重情有几人?

YZ.2020.8.11

   《情至深则无言》

道家入深山,逍遥不知年;

穿云行古道,坐听石上泉。

草低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道路非天途,得悟心自全。

我有神仙友,相识在云端;

莫问道何在,至情是无言。

YZ.2020.10.7

《坐望》

坐望山海增离忧,此身常作不系舟;

不解冬日南飞雁,排空越云故乡愁。

梦思湖边茅草堂,不恋巍巍双子楼;

年年九月悲黄叶,纷纷落落心上秋。

YZ.2019.9.8 

《神仙睡》

月下举杯花前醉,仙人赐我八千岁;

我问天人福何来,俯耳授我密中慧。

少思寡欲心清静,莫要无止贪富贵;

富贵场中多虚情,贫困才识真滋味。

不求显名情不辱,不登高台身不碎;

太阳缘何落西山,天道功成必身退。

休为嫁衣星夜奔,吟诗作赋折兰桂;

提笔只是随心意,不为圣人避名讳。

冰天寒冬孤心冷,静看庭前花含泪;

大雪纷纷封闲户,一片洁白示祥瑞。

至诚常为多情苦,多情不如无心肺;

十分美色何成就,三分营养七分睡。

虚空廖阔任仙游,闭目玄关云点缀;

还阳功,混元对,梦中只往龙华会。

杨子 2021.1.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