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我劝你不要自学

 十四笔画0619 2021-01-10

模考成绩下来了,A又一次地在名单靠近末尾的地方才找到自己的名字。其实在考完当天已经有预感,但结果出来依然难受。这已经是A连续第4次考试不理想了,眼看高考一点点临近,过去长久的努力却没有让成绩获得满意的提升,A开始慌了。

A想努力更想改变,可这样的念想总让人感到复杂和矛盾。其实,

自己也知道应该针对学科有的放矢地查漏补缺

可每科的老师都在拼命抢占时间

制定好的学科突破计划一次又一次被打乱;

自己也知道要刷题、总结、复盘

可时间总是被各种不得不交的作业塞满

买习题册时的信誓旦旦只能变成有心无力的无奈叹息;

自己也知道要静下心来和问题死磕

可水平欠佳的老师、不求上进的同学、喧闹浮躁的环境

要么成为了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要么干脆让一心上进的你显得格格不入

不甘心所以更想努力,毕竟那种一定要做点什么甚至都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可就是被环境束缚着施展不开拳脚的困境持续激发着改变的决心。

“都是因为这个恶心的环境束缚了我,要是能跳脱环境的影响甩开手自顾自地拼一次,我觉得我一定行。”

类似的想法开始在A的心中萌发,紧接着他意识到:

“继续被学校、老师赶鸭子上架已经看不到希望,只有自学才能彻底贯彻自己宏伟的逆袭计划,而回家自学更能将自由和自主拓展到极致。”

A以为这就是他最想要也最需要的。

好在A并不莽撞,他开始在网上提前为自学做准备——查遍知乎寻找学习方法,逛遍网课平台收集精品网课,过程中又看到许多讲述自己自学甚至回家自学成功逆袭的经验分享。

A越看信心越足,越看越觉得:

“刚看的方法简直是救命稻草,自学这条路根本就是为我铺设的,只要我把那个逆袭前辈的故事重演一遍,下一个创造奇迹的人必须是我。”

一切看起来都无比美好,仿佛万事都已俱备,就差坦荡荡地回家了。

但,慢着!不知道你是否有过和A同学一样的心路历程,或者A干脆就直接是你本人。在你真正收好东西走出校门前,希望你能听我说两句,我想泼点冷水给你发热的头脑降降温。

自学,尤其是回家自学,选择本身不好不坏,但它不适合绝大多数人。这个绝大多数,不是百分之九十九而是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甚至是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如果说创业九死一生,那回家自学的残酷可能更甚——你看到也只想看到成功的那1个,你没看到也不想看到那1个成功的逆袭故事背后多到数不清的惨痛失败。

的确,有人回家自学收获了常人不敢想象的回报,像是一百天二本逆袭985、50天提高150分等等。就算这些故事全都真实发生过,也根本无法证明“回家自学”对你是一个好选择。不是也许无法证明,而是完全不能说明问题,因为“高风险对应可能的高回报”是一个简单的道理,而所有“回家自学”的奇迹故事都有一个最关键的前提——你必须得是那千里挑一甚至万里挑一的天选之子。

也许此刻的你会毫不怀疑地认为“我就是那个万里无一的天选之子啊!”自信固然是好事,但真实的世界从来没有任何义务按照你预想的方式运行,所以你对奇迹的坚信和真实情况几乎总有差池。

综上,回家自学这个选择是一把双刃剑,自主的背后是孤独,自由的旁边是迷茫,逆天改命的可能性对应的是全盘皆输的风险。所以,我不想也不能斩钉截铁地告诉你“回家自学”到底是好是坏,而是希望从一个曾经在临考2个月选择过完全自学并且带过近千名学生的过来人的角度跟你聊一聊“选择的坑”。

人和人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所以“回家自学”这个选择本身并没有对错,但你在选择坚信它对时所使用的依据很可能是错的。因为你的判断大概率受到了下面几种最常见的认知偏误的影响。

 01. 

自利性偏差

出了事尤其是不好的事,都怪别人,这是人之常情。心理学家对此有个专门的名词,叫“自利性偏差”。自利性偏差是说:

如果我做一件事没做好,一定不是我的问题,肯定是因为别人的、外界的、不可控的、或者是意外的缘故。

在对大量行车事故进行的统计研究中,当事故涉及到至少两辆车,91%的司机认为是对方犯错和自己无关。就算事故只涉及一辆车,也有37%的司机能够找到别人或者环境的原因。“事儿出了,甭管事实上赖不赖我,反正我都认为不赖我。”这种态度的确会让你感觉很好,可它第一会让你无法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其次会让你养成推卸责任以自保的思维惯性。

考试考差,成绩不好,怪谁呢?我已经端正了态度、更新了方法、付出了努力…所以怪谁都可以,反正不怪我——怪老师教得差、怪同学不上进、怪班级氛围太浮躁…归根结底,既然不是自己内部的问题那就一定是外界环境的原因。倘若再意识到“个人难以改变大环境,要避免环境的影响只能主动脱离环境”,那离校回家自立门户就变成了自然而然的选择。

可当我们回头审视这个选择,你并没有权衡利弊,而仅仅为了把“甩锅”的戏码演下去便顺水推舟般找到了那个所谓的解决方案。在这个维度上,你想回家自学可能并非为了成绩精进,反而更像是为了保护自己那连承认自己不行都不敢的脆弱的自尊。“甩锅给环境”是权衡“是否回家”的第一个不稳定因素。

 02. 

幸存者偏差

“幸存者偏差”简单概括就是一句话“死人无法说话。”二战时,美军授命统计学家研究如何降低战机被击落的概率。他们对从战场返回的战机进行了全面调查,发现飞机的机翼最容易被击中,同时座舱和飞机尾部的弹孔相对较少。

那在不影响性能的前提下到底应该先用钢板加厚机翼还是座舱和机尾呢?当时的作战指挥官认为,既然机翼最容易中弹,当然应该增强机翼。但统计学家的看法则与之相反,他们认为之所以调查数据显示机翼更容易中弹是因为战机即使被多次击中机翼,依然能够安全返航。至于机尾部分发现很少中弹,并不是因为该部位真的很少中弹,而是因为它一旦中弹可能根本无法返航,所以应该先加固座舱和尾翼。后来,美军遵循了统计学家的思路,结果战机被击落的的比率果然显著下降。

“无法被看见的弹痕才最致命”有时候,我们要关注的不仅仅是幸存的是如何活下来的,我们更应该关注那些未能幸存的究竟是如何死去的。问题是,死去的人是无法开口的。同时,大量死去的人又反过来让幸存下来的人显得更加的幸运、光鲜和耀眼,以至于你不仅更容易听到他们说的话你也更容易基于他们的经历以偏概全。

同样的,选择回家自学的人中总是既有成功也有失败,但乐于在知乎等平台分享学习经验的几乎都是高考成功的幸存者,毕竟焦虑的高三党最渴望的就是通过看逆袭故事收获方法、热血和希望,而更多的点赞和关注又让“幸存者们”的经历在互联网上更广泛地传播进而让他们的话被更多后来的人听见。

到这个时候,那些曾经失败的人真心的建议和劝诫,无论说不说意义都已经不大,因为那个受人瞩目的舞台上早已没有了他们的位置更没有了麦克风。

当你看着满屏的“逆袭分享”“自学经验”,我希望你能想起“幸存者偏差”这五个字;当你一次次被过来人们“胜利的喜悦”鼓动得跃跃欲试,我希望提醒你“除了幸存者的获奖感言,失败者的衷心劝诫是否也值得被你听到和看见呢?”明知正反两面同时存在,却甘愿被清一色的生理麻痹,由此爆发出来的激情不能叫动力只能被称作盲目。倘若你心中想要回家自学的迫切期待正是来源于此,“幸存者偏差”便是权衡“是否回家”的第二个不稳定因素。

 03. 

确认偏误

“成功备受关注,失败无人问津”的“幸存者偏差”已经让呈现在你面前的有关“是否应该回家自学”的信息中“赞成”和“反对”的声音形成一边倒的形式。这还远远不够,另一个更为普遍的认知偏差还会将你的决策置于更为危险的境地——“确认偏误”。

确认偏误的意思是说,我们平时观察世界并不像科学家一样以事实为根据,然后以事实为基础通过逻辑推导产生观点——事实上,我们大多数时候是像律师一样,先有观点再不断寻找事实去支持自己的观点。理想情况显然应该是通过事实形成观点,这叫理性;但人总是不喜欢被证明出错,于是一旦“喜欢”上某个观点,我们便走上了为了证明某个不一定正确的观点拼命寻找片面证据只为让观点显得正确的道路。

“确认偏误”非常可怕,因为它会让人把自己封闭到自我感觉最良好的虚拟世界里无法自拔,自我安慰、自我感动、自我高潮,直到那个初始的观点被强化到无法撼动的地步为止。具体表现在一旦你认同某个观点,便倾向于更加关注甚至主动去寻找更多能够印证那个观点的证据,并自然而然对那些与观点相悖的事实视而不见。更进一步,你还可能对与观点相悖的事实进行扭曲的解读和归因,以达成“反向事实”竟然能够间接证明“正向观点”的目的。

网上“自学逆袭”的经历看多了,你开始相信“自学是可行的”“回家是正确的”“他行我也行”…接下来为了验证信念的可行性和正确性,你开始在网络上寻找更多回家自学的成功案例,看得越多自己越爽,“看吧!我就说这个思路可行吧!这么多人都做到的事情能有什么问题呢?别人都能做到我肯定也行啊!”

过程中,即使偶尔看到了失败的经历,你也不会动摇已经形成的看法而是变着法儿进行“合理化”——要么是认为失败是少数成功才是多数,要么是认为他失败一定是因为他不如成功者勤奋,肯定比他刻苦,所以他不行但我一定行…

不难发现,一旦掉入“确认偏误”中,从头到尾你其实都没有做出任何理性的选择。唯一发生的事情不过是一个不一定靠谱的信念侵入大脑,然后被你不断强化直到你对它深信不疑罢了。这意味着不管初始信念本身是对是错,最终你都会认为它是对的。可是…万一它是错的呢?

往小了说,这叫“自我封闭”,往大了说这干脆就是彻头彻尾的“自我欺骗”。请问,把高三所剩不多的宝贵时间托付给这样一个其实根本算不上是你自己做出的选择之上,你真的不担心不害怕吗?显然,“确认偏误”对“幸存者偏差”的强化,也是权衡“是否回家”的第三个不稳定因素。

 04. 

自我认知偏差

人对自我的认知总有偏差,不是高估就是低估自己的水平。并且高估和低估完全不对称,我们尤其喜欢高估自己。说得严重一点,人不仅喜欢高估自己更习惯高估自己。

美国有一个针对汽车司机的大规模调研,结果显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司机都认为自己的驾驶水平在平均水平以上。平均水平是百分之五十,显然有相当一部分司机的自我评价都显著高于他们的实际水平。不难想象,对于开车这样一个相对简单的技能我们的自我认知尚且偏差如此巨大,对那些更加复杂的技能更是如此。

这样的现象相当普遍,普遍到什么地步呢?据说只有抑郁症患者才能在大多数时候客观准确地评估自己的真实水平,而这种广泛存在的自我认知偏差显然会对决策产生巨大影响。这还没完,还有更可怕的。

罗素有一句名言“这个世界的麻烦就是傻瓜非常自信,而智者总是充满疑虑。”这话背后的道理叫“邓宁-克鲁格效应”,说的是——能力差的人,自我评估能力也差,他们往往更容易高估自己的真实水准。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很简单。我们常说“不知道不可怕,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才可怕。”换言之,你以为自己很厉害,是因为你根本没见识过什么叫厉害。更令人绝望的是,倘若你现在不厉害,你很可能根本就看不懂什么叫厉害什么叫不厉害——因为想要看懂,你首先得比较厉害才行!

举个简单例子,“逻辑表达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它体现在一个人思考的深度和说话的条理性上。现在假设你自己逻辑表达能力的真实水平是50分(满分100分)。可如果有人让你自行评估自己的逻辑表达能力,你可能会给自己打80分。之所以你会明显地高估自己,一个很大的原因可能在于你并没有见识过逻辑表达能力真正出众(比如90分)的人到底是如何说话的——未曾体会过“人外有人”,的确很难学会谦卑。

那是不是只要见识了90分的人,你就能顺利修正对自己的高估得出一个客观合理的评价呢?并不是。因为强大的逻辑表达需要你有强大的逻辑能力才能听懂并欣赏——倘若90分的表达需要听者至少70分才能体会其中的妙处,那么以50分的能力去听90分的话,你可能根本听不出来他厉害在哪,甚至可能根本都分不清他到底厉害与否。

正是因为能力差的人看不见、即使看见了也看不懂差距,这才导致能力不足的人更容易自我感觉良好地高估自己。

理解了“天生乐观”和“邓宁-克鲁格效应”,我想问,作为一个人,同时作为一个学习效果并不足以令人满意的人(如果已经在考虑回家自学,说明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足够满意的效果),你怎么能确定自己在考虑“是否回家自学”这个问题时没有显著高估自己的能力呢?

我们知道,回家自学这个行为本身并不困难,但却要求你必须在极其自律的同时拥有极其强大的统筹安排能力以及克服万难的执行力。并且经验告诉我,自学对上述几种能力的要求不仅高,而且可能高到超乎你的想象。

现实一点说,在学校不算高效但至少有序的强制统一教学安排之下,尚且有那么多同学落下复习进度。倘若你自己没有统筹安排复习进度以及合理调整学习计划的能力,试问你如何才能保证接下来的复习稳步推进呢?过去两年,我见过不少同学回家自学,竟然出现了到高考前两周连一轮复习都没有全部收尾的情况。你怎么知道过去的他不是未来的你呢?

又,在每天紧锣密鼓的课程安排、班主任的强制要求之下,尚且有那么多同学溜号划水混日子甚至小说蹦迪泡网吧。倘若你自己没有令人咂舌的自律习惯和执行力,试问你如何保证在失去全部约束还面临更多诱惑的自由情况下长期专注于学习上呢?在带过的近千名学生中,大多数人第一周的新鲜热情刚过便回归平常,遇到挫折备受打击,最后相当一部分比在学校里还要颓废。你该怎么保证自己不会像他们一样呢?

上述的拷问显然并不能劝退你,因为我很清楚,正在考虑回家自学的你现在正铆足了劲期待着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作为然后逆天改命。至于那些失败的人嘛,当然还是因为他们行动不够拼命、计划不够周密、执行不够彻底、动力不够充足…反正是他们自己有着各种问题。

“有了前车之鉴,我当然能够做得更好。”所以现在的你笃信着“回家后的我行动绝对足够拼命,计划肯定无比周密,动力无疑十分充足,执行也只会惊人的彻底。”但我要提醒你的是,那些现在已经沦为反面案例的学长学姐当初在面对“是否回家自学”这个选择时的热血、激情和希望其实和现在的你没有任何区别。更讽刺的是,他们也曾嘲讽甚至鄙视过比他们更早一批回家自学的失败者,并自信的认为自己绝不会步他们的后尘…

“别人不行,我却行”的自我高估正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影响着一批又一批做选择的人,所以我想请你在不被尚未发生的美好结果冲昏头脑的前提下,真心问一问自己“我真的懂安排和筹划吗?我真的自律吗?我真的有超强的执行力吗?”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再问问你自己“依据是什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建议你不要向内找,而要向外找。也就是看别人对你的评价。如果在自己过去6年初高中的求学生涯里,你并没有很频繁地从别人口中听到对于你“很自律”“懂统筹”“会安排”“执行力爆棚”的感慨和钦佩,那么真实情况大概率就是,即使你的确可以算作是一个“自律”“会安排”“执行力强”的人,但你目前的能力水准距离走好在家自学的路还有很长的距离——回家与否要谨慎。

都说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不是放弃改变,而是在改变之前先接受自己的确就是一个普通人。面对选择,就像你无法笃定下一张彩票头奖是你一样,不要把主观当客观,不要把希望当现实,更不要从一开始就认定自己多么的独一无二。否则,“自我认知偏差”就是权衡“是否回家”的第四个不稳定因素。

 5. 

愿望思维

理清了上面4个决策时可能出现的认知偏误,你可能会心怀担忧“原来我们竟然这么不靠谱啊…”是的,非常不靠谱。若把各种不靠谱的原因归纳到一起,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字“愿望思维”。所谓“愿望思维”英语里叫“wishful thinking”,它说的是“人习惯把自己的愿望等同于事实”——因为我希望X是对的,所以我相信X是对的。

听起来无比荒谬,人怎么可能连愿望和事实都分不清楚呢?还真不一定,很多愿望和事实并不那么容易分清,并且我们可能根本不想分清。

比如某个男生一直在追求一个女生,女生已经多次明确对男生表示了拒绝,说我不喜欢你,你别烦我了,可男生却总是不依不饶。如果你问那个男生,人家明明不喜欢你,你干嘛还要锲而不舍地追呢?他的回答很可能不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她改变心意”,而是“她当然喜欢我,她只是害羞不善于表达,她拒绝我都是对我的考验,我如果放弃就是辜负了她,但她在内心深处是非常爱我的。”

看似是满腔热忱,其实是一厢情愿。对于这种陷入愿望思维的男生,那个女生会焦头烂额,因为想不出到底怎么做才能证明自己真的不喜欢他。

类似的事情在生活中经常发生,因为愿望总会调动人美好的情感,让你一想象这件事情就会获得一种愉悦感。为了让这种愉悦感保持下去,你非常希望愿望是真的,于是你索性就认为愿望是真的,而且你越想就觉得它越真。以至于你完全都忽略了它并非事实这个事实,甚至还深陷其中不愿意跳出来。

这种被愿望而非事实和逻辑驱动的思考对生活的影响不可谓不大。为了让自己真的将愿望信以为真,我们会不自觉地调用上述所有的认知偏误去协助我们把事实往符合愿望的方向上解读。

问问你自己,在看过各种成功案例之后,现在想到“回家自学”四个字你脑中的第一反应是不是竟然不是巨大风险、详细的规划和可能的困难?相反,满脑子都是自己已然获得成功的快意和欣喜吧?更进一步,这种思考模式相当于你认定“选择自学的自己在高考其实已经成功了”,那为了让未来那个注定发生的事情真的发生,现在应该做什么呢?没错,果断回家。

看吧,因为你对未来愿望一厢情愿的误判,导致现阶段面前最重要的选择进行得草率得不能再草率。只看到成功没看到风险,选择怎么可能合理?假定最好情况已经发生,再回过头倒推现在的行动,那选择还叫选择?

愿望不一定是错的,有愿望很好,但你不能事先就假定它是对的。实现愿望最好的路径是从现在开始做好每一次选择并努力行动,而假定愿望已经实现再倒推当前的行为往往并不是最佳选择。所以,渴望实现愿望可以理解,但一厢情愿地把愿望当成现实事实却只会让你离理想越来越远——请不要让“想当然”成为你权衡“是否回家”的第五个不稳定因素。

如果你是因为看到文章标题并且文章标题恰好切中了你心中或强或弱想要“回家自学”的想法才点开这篇文章,不知道看到这里你是什么感觉?如果我是你,我应该会在感到后怕的同时感到庆幸。后怕是因为突然认识了那么多可能影响自己做出真正正确选择的认知偏误,庆幸则是因为还好是在离开学校之前认识到了那些认知偏误。

写下这篇文章是因为一轮临近结束,近来很多同学向我表达了对学校环境的不满以及希望回家自学强烈的愿望。看着他们如此信心满满还言之凿凿,我突然意识到“一腔热血上头时,外人真的很难说服一个人放弃他其实已经做好的选择。”即使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过来询问我关于“是否应该回家”的意见,可从他们的言语中也不难发现,与其说是在征求意见不如说仅仅是希望得到一句符合他们预期选择的鼓励罢了。

所以对于一点,我异常心知肚明——如果仅仅是单纯的骂,无论言语多么难听,都有一个无比尴尬的事实,那就是听得进去的不需要被骂,需要被骂的根本听不进去。所以我索性改变了方式,既不骂人也不劝阻,而是告诉看到这篇文章的所有人,从人类普遍存在的认知偏差入手,你们在做出“回家”这个重要选择时可能犯哪些错踩哪些坑。

其实常见的认知偏差远不止前面提到的5个,足足有110多个,但全世界学、政、商三界普遍赞同的观点是——做重要决策时哪怕只是受到一个认知偏差的影响,最终结果都可能与最佳结果相差甚远。

“是否回家自学”是高三至关重要的选择,所以我真正想做的不是鲁莽冒进地骂街也不是不分青红地劝阻, 而是希望你们好好对照上面提到的5个有关“回家”的潜在不稳定因素,看看自己是否掉进了其中一个或者多个坑中。倘若果真如此,那便意味着你现在以为的最好选择并不一定真的是最好的选择。接着,在尽可能避免认知偏差的情况之下,坐下来好好考虑“我到底要不要回家自学?”这个问题。

正如开篇所说,回家自学这件事本身并不存在对错,并且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最适合他们的选择也理应不一样。所以这个重要决定必须交给最应该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也最了解你自己的你来选择。当你决定不再意气用事、自欺欺人,并希望尽所能为自己做一次正确选择时,你势必需要回答下面这3个问题:

“如果不回家,为什么?”

“如果要回家,凭什么?”

“成天希望奇迹发生在自己身上,现在的我配吗?

不要急着给答案,给自己留出一周的时间仔细思考,这一周也是你离开学校前的最后一段缓冲期——决定要回去的,不妨等一周;没想回去的 ,也请仔细思考一周。到下一周,不管你的选择如何,我都会从两个选择入手分析他们分别意味着什么、以及你应该怎么做。帮助你在谨慎选择出来的道路上,走得更顺利。

现在我还记得当初高三时我妈对我说过的一句话“读完高三你就长大了,长大意味着你要对自己的人生负全责。”学会选择无疑便是长大过程中关键的一课,对于那些影响未来的重要抉择——你得自己选,并且要认真选,然后为选择负责,最后好坏都认。

中国学生的前半生极少有为自己做选择的机会,也许“是否回家自学”正是你的第一次尝试——忘掉那些无来由的鲁莽和激情,尝试去全面考虑问题,细致分析利弊,重新为自己一次真正合适的选择。

你有一周的时间,慢慢来,不着急。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