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部六病 急性六病和慢性六病的关系】

 昊晟堂 2021-01-11

病因作用于机体,则会破坏机体三部气血的平和状态而成为偏逆状态。根据气血偏逆来势的快慢缓急,将疾病分为急性六病和慢性六病。

急性六病即突发性疾病,具体讲就是突发的寒热虚实证。大多是新的外邪突然侵入机体而发病的,其中以自然因素侵入为多。

慢性六病是三部气血长期的反复的较规律固定的慢性偏逆。先是出现三部的功能性病变,久则易由量变发生质变而出现器质性病变。

急性六病和慢性六病关系密切,主要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当一个人患急性六病时,疾病的整个过程是病邪对机体的损害和机体对病邪的抗损害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疾病对机体的损害和消耗是急剧的。

如果机体的抗损害是有力的积极的,病性就是阳性的实热证。实热证证状激烈,也易痊愈,但是如果抗损害消耗过大,或误治,或调理不当就易转为慢性六病。如果机体的抗损害是无力的消极的,那病性就是就是阴性的虚寒证。虚寒证证状严重,病程较长,难以治愈,如果加之治疗不当或者调理不当,则大多转为慢性六病。这样急性六病就成为造成慢性六病的原因了。在社会全面进步的今天,这种因果情况较少,而多见的是由慢性六病造成急性六病。

急性六病的病因是以自然因素为主,慢性六病的的病因是以社会因素为主,先天因素是共同基础。自然因素对机体的损害大多是突然的急剧的;社会因素对机体的损害大多是点滴的逐渐的。正如张仲景所说,那些“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的人,正是被社会因素点点滴滴地逐渐积累地损害的人。当然,当时那些饥寒交迫流离失所饱受权贵欺榨的百姓,从不同角度也被社会因素点点滴滴地逐渐积累地损害着。在今天,虽然社会已经很先进很文明,但社会因素仍时刻点点滴滴地折磨损害着人们的机体。如果按三部六病的理论和方法做一下健康普查,那40岁以上的人会有很大一部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慢性六病,处于亚健康状态。慢性六病的存在就给自然因素的侵袭造成了机会,给急性六病打下了基础。这正是仲景所说的“悴其内”。这些人“卒然遭邪风之气”,就会“婴非常之疾”。这个邪风之气就是自然因素,这个非常之疾就是急性六病。原先是慢性六病的什么病,就容易发生急性六病的什么病。

当然,外邪的强度也是造成急性六病什么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强度很强就容易造成阴性病,强度弱就容易造成阳性病。但总以原来的基础为主。所以就机体的内因而论,平素没有慢性六病的人,被外邪侵易患急性阳病;平素存在慢性阴病的人被外邪侵袭易患急性阴病;平素有慢性阳病的人被外邪侵袭易患急性阳病,但由于慢性阳病毕竟是病,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所以常常形成难辨急性阳病阴病的并病。

比如就普通感冒而言,一个有慢性表阳病,平素就头痛头晕的人,一旦感冒首先易出现的证状就是急性表阳病的头痛头晕;一个平素里有里阴病胃胀胃痛消化不良的人,一旦感冒首先易出现的是胃胀胃痛消化不良加重的急性里阴病;一个平素有慢性枢阴病心慌气短恶寒肢冷的人,一旦感冒首先易出现的是恶寒肢冷心慌气短加重的枢阴病。这些病人有时会同时有发热恶寒鼻流清涕等所谓的感冒证状,有时根本就没有这些所谓的感冒症状,所以往往被病人和医生不承认是感冒。这些病人实际是原有的慢性六病特别是慢性阴病,由于外邪的侵犯而急性发作。因为是外邪引起,故可看作感冒,否则找不到病因。《伤寒论》里的急性阴病大多是这样的,其次是误治和调理不当以及疾病的发展而来。

这样看来,慢性六病是急性六病发生的根据,外邪侵入是急性六病发生的条件,慢性六病是急性六病发生的相对内因。弄清这个关系,给诊断和治疗带来许多便利。所以当一个医生接诊急性六病的时候,不仅要从各方面诊查现证,还要从各方面诊查病人的既往史。一定要诊查清楚病人的基础体质,即病人平素是否有慢性六病,是什么病。这样看来,急性六病与慢性六病互为因果,治疗调理得当则为良性循环,若治疗调理不当则易成恶性循环而加重病情。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推陈出新,缺者创新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三部六病学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