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日谈写作组:一位江西人在宁夏的一生——写在父亲十周年祭/舒梦

 银川史记 2021-01-11


   每当车缓缓驶上银川黄河大桥时,看着桥头奔腾的骏马雕塑,我就会想起父亲,脑海中浮现出修建银川黄河大桥期间,父亲在桥上来回巡检的身影。还有通车典礼时,父亲站在主席台上,向各级领导和在场干部群众汇报银川黄河大桥施工建设过程发言的情景。

  时光飞逝,转眼间父亲离开我们十周年了,但凝有他的心血的路和桥上仍然飞驰着车辆,为南来北往的人们和物资提供便捷的交通。

  我曾在父亲所在单位的下属工程队工作。因我自小在老家长大,对父亲不大亲近,更多的是敬畏。父亲的墓碑上,镌刻的是姐姐的评语“和蔼可亲的父亲 ,技术精湛的专家”。而我作为父亲单位的职工,对父亲是“技术精湛的专家”,有更深刻的认识。

  我一向是低调的人,分到单位,除了队部的人知道我的家庭情况,分队的职工都不大清楚。有一次我参加月检,听见一位技术员跟另一技术员说,“哇,张局长太牛了,刚到桥上,看了几眼,就说桥东那边少了根钢筋,我们过去一数,果不其然。”另一位问:“哪个张局长!”“当然是老张局长呀!”接着两人皆赞叹不已。我默默地听着,与荣有焉。

  我所在的基层单位,只要听说我的父亲会来检查指导,技术干部们都会极谨慎地先自检现场及资料,生怕有纰漏。还有许多人,会把工程上遇到的疑难问题罗列出来,好向我的父亲请教。

  父亲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不管是在基层,还是在机关,都经常深入现场,蹲点跑面。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奋战在公路建设一线,足迹踏遍了宁夏山川,为公路建设事业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为公路与桥梁的专家,中国公路学会道路工程学会理事,即使在退休后,父亲仍继续发挥余热九年,为宁夏路桥的建设发展出谋划策,为宁夏的公路建设事业而工作!


  


   印象最深的是,父亲主持修建银川黄河大桥和银古一级公路时,作为副指挥长,总负责沿线各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当时指挥部就在离家仅有十公里左右的银川郊区,但父亲都很少回家,总是吃住在工地。母亲休息时,会去给他整理清洗并做些好吃的。

  父亲的思维敏捷,记性好,对数字极其敏感。给他开车的冯师傅说:“你爸爸连20多位数字,看上几眼就能记住,真是神了!”我听了很惭愧,年轻的我都没那本事。因为这好记性,父亲对于工程上的细节把控的很好,出纰漏的机率微乎其微。

  我曾经看到过父亲的施工日志和工作笔记,一本本都是字迹整洁,条理分明。每一天的日志都是日期无缺,记录详尽。工作笔记也是年月日清楚,当天做过的工作,已完成的工作及下一步要做的工作都是井井有条,统筹规划。由此可见,我的父亲的工作作风非常严谨。

  父亲爱读书看报,思想意识与时俱进。他主抓技术,在条件允许和必须的情况下,及时引进施工设备。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出国考察,先后去了德国和美国,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出国回来都会认真撰写考察报告,向组织汇报,并与兄弟单位交流。

  

   父亲还将自己在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方案,撰写出许多论文,发表在公路与桥梁方面的杂志上,与同行们交流。

  父亲,还有一个让职工称颂的特点是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不是先批评施工单位和责任人,而是根据自己多年的施工经验,提出整改意见,解决问题。

  父亲作为知识分子,极尊重知识,相信知识。作为单位负责人,总是鼓励年轻人进行继续教育,经常让人事部门利用冬闲办各种培训班。支持有能力的职工参加成人高考,函授或脱产学习。           

   父亲还常对我们姐弟四人说“好好学习,只要你们能考上大学,砸锅卖铁也供你们上”。我们姐妹出嫁时,父亲对姐夫和我的夫君说:“她们的陪嫁是毕业证。”

  父亲作为技术干部,惜才爱才,他走上中层领导岗位时,也适逢文革后的一批批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到来,父亲对他们都是呵护有加,并毫无保留地传授他的多年经验积累。所以父亲有了一群把他尊为老师的忘年交同事,这些人把我的父亲当成“良师益友”,有事有困惑都会找我父亲倾诉、反映,寻求解决办法。还有些人时不时便跑我家蹭饭。

  父亲去世后,追悼会送别时,各级领导和兄弟单位的同志及与父亲有交情或受到父亲帮助的人,从殡仪馆的大厅排到了门外,送别仪式相当隆重。


  我的父亲叫张福田,江西会昌人,是1961年湖南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的,响应国家号召支边,与其他三位校友一起分配到了宁夏。先在宁夏交通局公路工程处第一工程队任技术员,因工作出色,技术过硬,渐渐地赋予他的工作就越来越重要了。他于1979年6月至1985年12月在宁夏公路局第二工程队任副队长、队长,1986年1月至1987年5月在宁夏公路局工程监理科任科长,1987年6月至1988年10月在宁夏交通厅计财处任主任科员,1988年10月至1989年3月在区交通厅质监站任主任工程师,1989年3月至1996年5月在宁夏公路工程局任副局长、副局长兼总工程师,1996年退休。1996年退休后到2005年患重病前一直被交通系统返聘,以专家的专业精神继续为宁夏交通发展出力。

  父亲自大学毕业来到宁夏,一直奋战在宁夏公路建设事业上,从事公路与桥梁施工44年。主持了109国道89公里二级公路改建,青铜峡、银川、中卫三座黄河公路特大桥的新建,银(川)古(窑子)及汝西运煤二级汽车专用公路等重点大中型项目的建设。在宁夏第一条一级公路银古公路建设中,担任指挥部副指挥长,负责协调指挥和技术工作,如期完成任务,工程质量经竣工验收被评为优良,受到交通部和自治区的表彰。并被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专家大辞典》 第五卷收录。

   父亲的一生是筑路架桥,造福子孙后代的一生,他主持建设的青铜峡黄河桥、银川黄河桥、中卫黄河桥,银古一级公路和109国道的改建,都是福泽塞上的永久性桥梁和道路。他踏遍塞上,福泽永留。

  与父亲一起参加建设的路桥人有许许多多,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他们每到一处都是荒凉,但当他们每离开一个地方,留下的是路或桥梁。“要想富,先修路。”他们为塞上的繁荣,铺了条条大路!

   我的父亲,一位江西籍路桥专家,在宁夏的一生是没有虚度的,也是精彩的!


                                      以上图由宁夏路桥公司提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