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究发现空气污染增加流产死胎的风险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21-01-11

研究发现空气污染增加流产死胎的风险

来源:北京大学 2021-01-11 11:34


顺利分娩是每个准妈妈的共同愿望,关系到家庭幸福,乃至国家命运。然而,怀孕导致女性剧烈的生理变化,使其对周围的不良环境暴露格外敏感。根据全球疾病负担2019的报道,室内外空气污染暴露通过诱发早产等不良出生结局,间接导致了全球每年约48万的婴儿死亡。然而空气污染是否与妊娠失败(流产、死胎)等更早期的、更严重的不良妊娠结局有关,目前缺乏科学证据。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朱彤教授、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生育健康研究所薛涛副研究员团队,分别对全球流产发病率最高的非洲和发病人数最多的南亚地区开展了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孕期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的暴露显着增加了妊娠失败的发生概率,研究成果于2019年5月和2021年1月先后发表于《柳叶刀》子刊《柳叶刀-星球健康》The Lancet Planetary Health。《柳叶刀-星球健康》为这两篇论文分别发布了评述文章和新闻报道。

相比于传统的观察性研究,朱彤、薛涛团队的研究采用了更为严谨的流行病学设计。文章的第一作者薛涛表示:“在我们研究之前,关于空气污染和妊娠失败,尚未有针对一个大陆的人群研究。来源于不同国家的调查数据可能高度异质化,为了小心求证空气污染与妊娠失败的关系,我们采用了个体自对照的方法。通过对比同一个母亲在正常和发病的两次孕期之间空气质量的差异,推断暴露和疾病之间的关联。由于病例和对照来自同一个母亲,很多可能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例如基因等都是相同的。因此,我们的方法能够有效规避这些因素对研究结论造成的混杂效应。”

加州大学Sandie Ha等专门就朱彤、薛涛团队关于非洲的研究在《柳叶刀-星球健康》发表评论文章,指出该研究的主要优势在于应用了个体自对照的方法,为探索中低收入国家空气污染对于妊娠失败的影响提供了实际的解决方案。

在非洲研究的基础上,朱彤、薛涛团队不仅在南亚地区验证了之前的发现,而且进一步评估了该地区室外大气细颗粒暴露相关的疾病负担。研究指出,如果南亚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能够达到印度的国家标准,年均值40 μg/m3,妊娠失败的风险能够降低7%。文章的合作者之一、协和医学院关天嘉副研究员表示:“我们知道流产会影响女性的心理、生理和经济收入,增加产后抑郁和后续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概率,并且进一步增加女性怀孕的经济和时间成本。因此,减少流产能够带来促进性别平等的连锁反应。”

朱彤指出:“近年来我国全力治理大气污染,空气质量得到迅速改善,这对保护我国妇幼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我国人群基数大,社会发展不均衡,仍会有很多孕妇暴露于空气污染中。针对我国人群的空气污染和妊娠失败的暴露反应关系尚不清晰,应尽快开展类似的人群研究。”(生物谷Bioon.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