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百万医疗险的4个问题

 昵称73334443 2021-01-11

在保险从业者眼中,4年一次的世界杯,远没有一年4次(甚至更多)的行业规范更重要。大力神杯花落谁家,是别人的事;6月30日之前把客户通知到位,才是自己的事。

所以,那些吹着空调看世界杯的保险从业者,除了谈资多点以外,并不值得羡慕。在烈日下坚持拜访的傻瓜们,才是最可爱的人。

6月底的每一天,都显得弥足珍贵。最后的时刻,咱们再谈谈「百万医疗险」。只讲4个问题,希望能改变你对百万医疗险的认识。

你得病了,谁会借给你钱?

曾有位讲师,为了向大家证明「大多数人社交都是无用社交」的观点,当众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让听众在纸上写30个名单,现场挨个打电话通知,就说自己现在患病了,急需50万治病,看看有几个人愿意帮助掏钱帮助自己。

不测不知道,无论是曾经在酒桌上搂着肩膀说好一辈子的兄弟,还是说愿意缠绵一生的异性朋友,都含含糊糊的拒绝了,一大堆理由。

只有测试者的父母和兄弟姐妹,表达了支持和关心,愿意马上把钱打过来。其余的朋友、同事、同学,很少有人经得住这轮考验。

讲师很高兴,因为他的观点被验证了。而我却看到了保险的重要性。当一个人有病了,第一时间不去想依靠别人,而是依靠保险,这个社会才能真正的稳定。

别人愿意借你,是你的幸运。谁挣钱都不容易。那些愿意在你需要时伸出援手的人,必然要珍惜。别人不借给你,也要体谅他的苦衷。

也许,是时候坦然面对现实,考虑病了之后,谁愿意借给你钱这个问题了。

身边人得病,你会借钱给谁?

角色互换一下,再考虑这么一个场景:你有50万存款。突然有一个月,朋友、同事、同学、亲友纷纷打电话来,需要你这笔钱治病,你会借给谁?

这就比较蛋疼了对吧。可能有人会说,这要看和谁的关系好。关系好的就借多点,关系不太好的就借少点。其实我很赞同这个观点。

但是你在做济世菩萨的时候,家人知道吗?有没有想过他们的意见,这50万是否你自己能决定借出而对家人没有影响?自己家人需要这笔钱吗?

有人说,非亲戚不借,这个方法也很好。虽然说板凳腿、板凳面都是木头,但多数情况下还是有偏有向的,自己的父母要用钱,和爱人的父母要用钱,有谁能把这碗水端平?

《流感下的北京中产》作者就挺伟大,他为了岳父把家底都掏空了,差点把打拼多来得来的房子都卖掉。现实中,又有几个人有这样的觉悟和条件?

即使这样选择让你问心无愧,那位作者还有个担忧你该如何化解:岳父患病已经尽力了,所有钱都掏出来了,但是岳母、妻子、孩子、自己,可能就没条件进ICU的门了。这种选择到底是对是错?

我们很多时候会觉得保险是给自己买的,其实不是这样。保险更是为了自己身边的人买的,有了保险就不会因为自己的不幸而连累到别人

不能续保的百万医疗,要不要买?

据说近年来网险的投诉率创新高,银保监会不断接到用户投诉才开始整治百万医疗险,整治的重点就是做不到‘保证续保’,却以‘终身额度’作宣传噱头的百万医疗险。

那做不到保证续保,停售了就没办法续保的百万医疗就是垃圾产品吗?不一定。你要看百万医疗能给你带来什么?

做不到保证续保的医疗险,简单来说就是‘一次性的’。有可能赔过一次后,就不能接着买了,看起来很亏是不是?但你仔细想想,重疾险能赔几次?赔完以后再买重疾险还好买吗?

应对大额医疗支出的保险无非就重疾险和医疗险两种,我也多次强调过,即使你买不起重疾险,也要买份百万医疗,收入损失的顺序可以排在治疗费用之后,连初期的治疗的费用都拿不出谈什么治疗期间的收入损失,所以医疗险的优先级要大于重疾险

好的重疾险能多次赔付,最多也就3次(非轻症);但好的百万医疗险,却可以赔到99岁,不管理赔了多少次;单以治疗费的目的来讲,百万医疗险比重疾险保障范围更广,额度更高,价格更低。

即使你买的是不能续保的百万医疗,只要它能突破社保,保额够高,你也是绝对的赚到了,毕竟它的保费在那呢,便宜的简直看不起人。最起码做到你现在有百万医疗险可报销,以后遇到可续保的,或更好的再换就是了。

我的客户/代理人在哪里?

6月30是百万医疗最后期限,这样的时刻,作为保险从业者,你有没有通知客户,能反映出你的对这份工作的重视态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