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220.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譫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二阳并病,指的是太阳阳明并病。太阳证罢,表证解了,才能攻里。大便难是里证的典型症状,热逼迫津液外泄而汗出、热扰心神则谵语,从症状来看,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譫语,属于阳明腑实重症。症状急迫,所以用大承气汤攻下。
推荐:大承气汤证的有燥屎在胃中,怎么理解?
推荐:许叔微大承气汤医案
来自: 大爱无疆寻易堂 > 《新的收藏》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12)《伤寒论》第二百二十五条解密
《伤寒论》第二百二十五条原文:二阳并病,太阳证除,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文意:二阳并病:太阳经和阳明经并病。并病的含义是:一病起病不久,因内伤或治...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二五二)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宜大承气汤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二五二)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宜大承气汤。《伤寒论》第220条辨:“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 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原文解释】太阳、阳明两...
伤寒广要,阳明证,应下脉证。治伤寒,欲下之,牢脉,手足濈然汗湿者
治伤寒,欲下之,牢脉,手足濈然汗湿者。伤寒广要,阳明证,应下脉证。伤寒广要,卷五,阳明证,应下脉证[伤寒论]224 阳明病脉迟,虽汗...
攻下需谨慎也要果断-《伤寒杂病论》学习笔记200
攻下需谨慎也要果断-《伤寒杂病论》学习笔记200.病人即使还没有燥屎(严重便秘),但是潮热,手足汗出,大便难,谵语都出现时,只有已经没有感冒症状,就要当机立断,用大承气汤攻下,截断阳明病继续发...
正邪相争话伤寒(201~230)
我们一般认为调胃承气汤主要针对胃中有热,小承气汤是针对胃中燥实,大承气汤则是治疗热而且燥实,既有潮热又有大便硬。热性的便溏为热邪逼迫胃肠造成的,如葛根芩连汤证,黄芩汤证等,还有葛根汤证虽...
[卷八?阳明经症] 潮热
[卷八?阳明经症] 潮热。必潮热。潮热属阳明。乃为潮热。非潮热也。将发潮热时之脉也。有潮热。有潮热者。大承气汤主之。可与小承气微和胃气。潮热者实也。则知潮热当下无疑矣。可与小承气微和其胃气。...
中医外感病全书阳明病(上)
换成现代,就会用第一种阳明病,第二种阳明病,第三种阳明病或A阳明病,B阳明病,C阳明病来称呼了。第三种阳明病叫少阳阳明,这种阳明病亦属外感病中的阳明病,不过是由它病转属而来,比如由太阳病转属...
【《宋本/伤寒杂病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原文释文
注:阳明病,谵语,发潮热,反而不能进食的,是肠中燥屎已成,宜用大承气汤攻下燥屎;注:太阳阳明两经并病,太阳表证已解,仅只见发潮热,手足微微出汗,大便解出困难而谵语的,是属阳明里实,攻下里...
伤寒论解读(连载四十)
2、阳明病表示患者处在“阳性病”阶段。本条还说明了阳明病尽管是阳性病,但也存在“里寒” 的症状。1、“阳明病,法多汗,”说明阳明病的常规,或者说是阳明外证的常规症状。4、在阳明病里实的状态下...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