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国策是重农抑商,为何商人的地位如此之低?

 好了明理 2021-01-12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但并不是五千年来商人的地位都非常低下的。商鞅这个人,可说是改变商人地位的分水岭。在商鞅变法之前,商人的社会地位并不低下……

在中国漫长的古代,商人的社会地位是非常低下的,甚至说是达到了歧视的地步。“士农工商”,第一个是当官的、读书人,第二个是农民,第三个是工人,第四个才是商人;九流之中,甚至老百姓还有这样一种排法: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商人也是排到末位。商人“卑之曰市井,贱之曰市侩,不得与士大夫伍”,充分说明了商人在古代一个相当长时期的囧况。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商人的社会地位经历了由高到底的发展历程,而后又由低向高发展,直到现在成为社会尊重的一个阶层。

中国古代国策是重农抑商,为何商人的地位如此之低?

古代市井生活

商鞅变法是商人社会地位高低的分水岭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但并不是五千年来商人的地位都非常低下的。商鞅这个人,可说是改变商人地位的分水岭。在商鞅变法之前,商人的社会地位并不低下。

商人的由来,可追溯到夏朝时期。先秦时中国也有大一统的王朝,夏、商、周,这三个王朝长达近两千年。商人的由来,与商朝有关。一般人的理解,商朝是代替夏朝而来的。其实这是个误解,早在尧、舜、禹时期,就有商部落了,商部落的始祖,叫做契。自契开始十四世,传到成汤。成汤代夏,建立商朝。也就是说,商朝是从商部落发展而来的,只不过到了成汤时期,成汤王成为各部落或称各诸侯共同尊奉的天子。

中国古代国策是重农抑商,为何商人的地位如此之低?

古代街市

契的六世孙王亥,是个商人历史上不得不提的伟大人物,他生活在夏朝时期的商部落里,商部落最专长的,是伺养牛马。而王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驯服野牛的人。“相土作乘马,王亥作服牛”,契的孙子相士驯服了野马,王亥驯服了野牛,因此王亥被称为“中国畜牧业的创始人”。当时王亥驯服野牛,发明了牛车,其历史功绩和现在发明汽车、飞机差不多。王亥不但是牛车的发明者,还是一个杰出的商人,他率领商部落成员带着帛、黍、粟以及牛、羊与其他部落进行商品交易,因为买卖公平而赚了大钱,成为当时的首富。有一次其他部落受了灾荒,愿意以两倍的价格与王亥进行交换粮食,但王亥坚持以原有“汇率”进行交换,因此赢得了各部落的尊敬,受到了各部落人民的欢迎。王亥等人一来贸易,大家会欢呼“商人来了,商人来了”,这就是商人的由来。王亥去世后,被以“祭天之礼”祭祀,“祀典之隆”,说明他的地位之高。

中国古代国策是重农抑商,为何商人的地位如此之低?

商鞅变法

商朝时期发明了海贝、石贝、骨贝、蚌贝、绿松贝等货币,晚期还发明了铜质货币,商人交易的地方叫做“市”,店铺叫做“肆”。“商邑翼翼,四方之极”,在商朝甚至早于商朝的夏朝,商人的地位实际上很高的,商人的贸易很受部落首领重视,所以有“殷人富贵”的说法。直到周灭商,还在跟善于贸易的人叫做“商人”,而这个称呼,一直流传至今。

周朝取代了商朝,商族人沦为奴隶或平民。但商人的社会地位并没有因此有多低下。春秋战国时期,商人的社会地位一度很高,《左传》载“晋将伐楚,随武子曰:楚‘商、农、工、贾不败其业’,不可伐。”,在楚国,商人的地位被列于首位。战国时期的吕不韦便是个大商人,后来成为秦国的丞相,帮助越王勾践复国成功的大功臣范蠡,不当上将军,而更名换姓当了商人,还成为全国首富,儒商鼻祖。孔子的弟子端木赐,就是一位杰出的商人,也成为全国首富。秦始皇最尊重的一位女首富寡妇清,也是一位经营水银矿的商人。可见在春秋战国时期,商人的社会地位一点也不低,甚至还很高。各诸侯国都在“招商引资”,提高国力呢。

但商鞅变法,大大改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商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耕战体制,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当时处于秦国与六国交战时期,第一需要的是军粮,第二需要的是将士的勇敢,第三需要的激励政策。秦国统一全国后,未来得及及时调整耕战政策,秦国就灭亡了。

长达两千年的商人郁闷期,但商人地位在缓慢增长

自商鞅变法之后,开始了商人长达两千多年的郁闷期。这两千多年,中国商人的社会地位是很低的,他们可能会赚到钱,但在政治上却失去了很多。“士农工商”的排名就是从这时侯开始的。比如秦朝规定禁止商人穿戴丝绸衣物、乘坐华丽的车驾,商人及商人子女不得做官。你挣钱可以,但挣了钱不准你摆谱,更不准因为有了钱做官。这叫“有钱不让花,挣了也白搭。”,文言人名曰“虽富无所芳华”。你说商人郁闷不郁闷;到了汉朝,百代皆行秦政法,商人的地位并未得到提高,商人不但不准做官,还不准用个人名义购买田地。有了钱不让“光宗耀祖”不说,还需要向朝廷申报财产,交财产税。如果隐瞒不报,处罚极重,要全部没收财产的。所以在汉朝,商人的财产安全并不能得到有效保证。最有名的财主邓通,最后竟然被活活饿死,就是个鲜明的例子。

中国古代国策是重农抑商,为何商人的地位如此之低?

古代农业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时期,商人的地位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商人仍然不准做官。商人的地位提高,是从元朝开始的。元朝因为是少数民族政权,国土直达亚欧大陆,见多识广。而这么广阔的国土,自然需要商业交流。元朝实行民族等级制,商人大多属于“色目人”,在等级上仅次蒙古人。明清时期商人的地步得到了更大提高,出现了红顶商人胡雪岩这样的优秀人物。商人终于可以做官了。

长达两千多年的商人郁闷期,并没有杜绝商人,反而激发了商人向外拓展的勇气。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不管是陆上的,还是海上的,都是在这两千年商人郁闷期发展起来的。陆地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外国的贸易。中国的许多产品,其实是从外国进口来的。而外国在两千多年前就用上了中国的陶瓷、茶叶、丝绸等商品,可以说没有商人,就没有世界的融合。商人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可以说功不可没。

商人社会地位低的文化分析与现实要求

为何中国有长达两千多年的商人郁闷期,这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大家知道,中国自秦朝开始,长达两千多年都是封建帝王制。而中国是一个深受儒学影响的国度,儒家讲什么?讲仁义礼智信。而商人做生意,常常缺斤短两,这与儒学思想形成矛盾。当然,我们也不排除儒商的存在,比方孔子的徒弟子贡,还有那个有名的陶朱公范蠡。但这样的儒商,在历史上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商人,是“无利不起早”,是“无奸不商”,如果说秦朝重农抑商是战时要求的话,那么汉武帝之后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接受哪个文化的事情了。在中国的文化基因里,不管是道家文化,还是儒家文化,亦或是后来中国化的佛家文化,都没有重商的文化基因。孔子虽然并没有反对经商,但他的“君子取财,取之有道”思想,与“无商不奸”是格格不入的。

中国古代国策是重农抑商,为何商人的地位如此之低?

古代商业街市

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属于农耕文明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农民最好管理,因为可以利用土地把他们束缚。而商人最不好管理,因为他们走东串西,住所并不固定。而且,商人拥有巨大的财富,如果这笔财富用于造反,将对维护封建统治造成很大威胁。三国演义里,刘备哥仨打造军队的第一笔钱,就是一个姓苏的大商人捐献的。从历史上看,商人资助军队的事例比比皆是。所以从国家的利益上,皇帝除了防藩镇割据的将领,比经济上就是防商人。从秦代到明清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商人不得为官,就是为了防止商人与政治勾结起来,维护政权的稳定。

西方的大炮打开中国大门后,西方的重商思想也同时进入中国。也就是说,中国的商人真正在政治待遇上站起来,是从清朝开始起步的。改开以后商人的社会地位才开始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那是现代的事情了。(陆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